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形式的创新
——基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分析

2020-03-15朱超群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育人特色精神

朱超群

(上海电力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00)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鲜有从具体实现路径特别是形式创新的角度探讨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在论述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战略意义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形式创新为切入点,基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分析视角,探讨实现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从文化育人教育功能的学理层面剖析立德树人的实践形式。

一、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战略意义

文化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通过推进和实施文化育人战略,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更加充分地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自信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彰显出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展现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而正是这种信心让中华儿女发奋前行、努力进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41从长远角度来看,文化育人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是支撑一个民族内在精魂、提升一个国家发展品质的持续动力。“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确定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根本上都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合法性根基。为此,必须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持续的文化繁荣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自信是促进高校青年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精神脊梁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青年群体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青年学生是新时代优秀青年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亲历者、建设者甚至是领导者。高校青年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否树立客观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国家观,不仅关系到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要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育出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在于培育其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成为时代新人勇于实践、成就作为的精神支撑。”[3]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不仅要把培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重点内容,还应当在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视域下培育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不断向前发展,保证个人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经历住各种困难的考验。此外,青年学生也是继承、发扬、创新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主体。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既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又有利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高校文化育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文化,正面引领社会风尚

我国的社会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其它多样文化。”[4]高校是传播、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场所,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给青年学生。在对青年学生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策略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递给青年学生,不仅是促进青年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必然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形塑着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特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革命文化即是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以及中华人民建国史的集中写照,蕴含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奋斗的精神参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集中写照,蕴含着开拓创新的精气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价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理直气壮地正面引领社会风尚。

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指以某地区为依托,在历史长河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上海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它的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体现出了多重文化记忆,本文将以上海为例,分析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第一,上海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嘉定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第二,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曾历经多次战役,有着丰富的具有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第三,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出现了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发展典型,形成了以勇气、胆识和锐气为核心内涵的浦东精神,成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典型样态。当前,处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倘若能激发上述上海所特有的多重文化记忆的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上海多重文化记忆背后所蕴藏的育人资源,将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有效路径。

(一)精神根基: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与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供精神指引和价值导航。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和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尘封于历史尘埃中的过时之物,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为中华儿女厚植爱国情怀和铸造理想志向的精神源泉。“传统文化为青年树立理想信念注入精神内涵。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并不在于其外在的形态保留,更在于内在的精神传承。”[6]在上海,以嘉定孔庙为中心形成了丰富的儒家文化研究群落,“文化嘉定”的名片成为上海最具传统文化底蕴的生动映照,不仅赋予了上海这座城市以精魂气骨,而且塑造了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气质。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中,上海人格外重视现代社会文明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而现代社会文明的孕生和上海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任何形式的文化都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特质,需要放到具体的时代情境中检验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着的文化,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年学生正在经历巨大的生产方式调整和社会结构变革,面对理想缺失、价值真空、诚信滑坡等一系列负面社会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根基显得尤为紧迫。因此,必须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使之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

(二)精神气韵: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指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后期得到丰富发展的革命历史文化,可以从外在形式载体和内在精神意蕴两个层面理解。一方面,外在形式载体。主要指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历史遗存,以及后来修建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物品或空间。外在形式载体是革命时期留存下来的物品,不仅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而且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密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内在精神意蕴。主要指包括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等在内的革命历史记录及蕴涵其中的革命精神[7]。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非常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优秀精神宝藏,在新时代下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并且在近代历史上历经多次工人运动和斗争战役,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说,红色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奋斗、敢于革命的精神气韵。单单从历史事件和建筑物的关系来看,就包括: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于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石库门建筑)6号、《新青年》编辑部设立于环龙路老渔阳里(即铭德里,今南昌路100弄、石库门建筑)2号、《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出版于拉斐德路成裕里(今复兴中路221弄、石库门建筑)12号,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等等。这些历史建筑见证了中共党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历史文化内涵,需要新时代青年学生铭记在心。除此以外,从直接以人物名字命名的建筑和其他形式的城市空间来看,龙华烈士陵园、川沙烈士陵园、张闻天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也是开展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场所。无论是以正面人物典型还是以反面典型为参照物,都能够使参观者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韵。

(三)精神魅力:现代城市精神文化

现代城市精神文化是指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国,每一座城市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因素形成了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名片。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一直被誉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中国现代化程度和现代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因此,在上海的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中,现代城市精神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维度。特别是党中央在1990年4月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后,一直到今日,在三十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浦东改革开放精神。2007年8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针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提出“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8]的美好愿景。2019年8月,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将在浦东新区的临港地块正式成立临港新片区,这更有利于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我国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近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浦东人民攻坚克难的胆识。勇气、锐气、胆识是对浦东改革开放实践精神的最好提炼。讲好浦东故事,弘扬浦东精神对于培养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砥砺奋斗的精气神具有重要意义。洋山深水港、张江高科技园区、自由贸易区等场所资源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以来的重要成果载体,也是青年学生感受到上海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魅力的直接形式载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再生动也不如他们在现场直接感受到的发展情况更能引起共鸣。此外,浦东精神也彰显了中国积极倡导对外开放的主张。交流和对话是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渠道,倘若一味地把自己封闭在孤岛内,就要失去伟大时代创造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文化交流和文明冲突相互交织、重叠杂糅,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对待各种外来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倡导文明的“兼容并包”,为各种文明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行的样本,促使我们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通过文化塑造与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形象。

三、以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

文化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渠道。从实践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层面来看,以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育人机制和育人环节,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形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课堂教学的文化知识体系,加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知

课堂教学是开展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认知的主要场所。在高校系统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外,所有给青年学生授课的任课教师都要为文化育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文化有机融入到自己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将专业的文化知识传递给青年学生。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和文化育人相关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鼓励任课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把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多重表现形式和本门课程的知识学习相结合,完善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将文化育人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城市建筑、城市空间等为载体,深入阐述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密码,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目标。

(二)搭建全媒体文化教育平台,强化青年学生的文化体验

在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的时代,搭建全媒体文化教育平台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必然选择。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5后”特别是“00后”青年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有其独特的话语生产方式和话语表达体系,他们非常重视教学体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式取代内容成为影响文化育人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形式是全媒体背景下文化育人必须考虑的因素。就像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三重表现形式一样,即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文化的精神内涵再独特、再深邃,但是没有有效的表现形式,它们也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具备传播力的文化资源,不能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媒体传播形式综合推广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能够在多种形式的题材呈现中强化青年学生的文化体验。

(三)构建文化育人的校内外共同体,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融汇在整个城市机体中的无形财富,必须开启整个城市的有效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文化价值。高校文化育人不是封闭式的文化育人活动,而是和社会其他资源相互对接的开放式文化育人活动。构建文化育人的校内外共同体,能够进一步促进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在校内,发挥团委、学生会、校院两级社团的育人功能,开展以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等为主题“微党课”、“微团课”比赛,并选取优秀作品在易班、校园电视台等宣传平台上公开展示;邀请党龄时间久,理论水平高的老党员从不同视角来为青年学生授课,对第一课堂形成有效补充;将党支部建在学生宿舍区,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对接并定期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活动,实现文化育人的全过程覆盖。在校外,积极对接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堂、展览厅等城市公共文化部门,高校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理位置等要素,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独特地域文化资源,盘活校内外资源,自主开发构建文化育人的课程和活动体系。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促进青年学生的文化实践

实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授向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养转变,必须把青年学生引入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知和个人责任所系的具体情境中。在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把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文化在内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内化为青年学生内在的文化素质,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的转化才能得以实现。高校共青团和二级学院要紧密配合做好顶层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实践活动,促使青年学生直观地体会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精髓,深切感受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魅力。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引导青年学生将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与他们个人的职业规划、目标选择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结合起来,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实践中开眼界、提境界、做表率,达到了解内涵、明确责任、勇担使命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育人特色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医的特色
拿出精神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