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0-03-15宋传盛
宋传盛
(盐城师范学院 学生处,江苏 盐城 224000)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精准资助育人”[1]目标任务,这充分彰显了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为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赋予了更为宽阔的战略视野和深邃的育人价值。新时代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资助育人全过程,实现从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向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转变,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新人的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其价值意蕴、积极探索其实践进路有助于推动高校资助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
资助育人自20世纪末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早期的资助育人内涵并不丰富,研究者仅仅关注资助工作的经济帮扶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资助规模扩大,基于资助工作对象、属性、过程的特殊性,部分学者和高校一线资助工作者开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对象,探讨资助工作不只是进行物质帮扶,还应利用资助工作的特殊功能,促进受助学生良好品德形成、顺利成长成才。目前学界对于资助育人的内涵关注主要从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组合、资助工作中坚持育人导向、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偏于实践总结的研究。新时代资助育人赋予的更深层的内涵,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进行深化、拓展、发掘,应从全面、系统、发展的宏观视野把握资助育人的科学内涵。
(一)凸显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时代新人的培育要在“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2]六个方面下功夫。“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新内涵和新表述,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高度凝练的表达。高校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宏观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高度一致。因此,新时代高校的育人要凸显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一是新时代的资助育人着眼于培养受助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资助育人因其解决受助学生的经济问题的特质,能够将道德品质的养成、学业帮扶、就业指导、心理帮扶等有机融合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实现受助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能力等的完善和提高,既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甚至能助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实现育人目标;二是新时代的资助育人着眼于受助学生应具备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等的精神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形势的变化、资助规模的扩大,资助工作内容的拓展,资助育人的主体逐步扩展到全体学生、这些群体的精神状态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振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通过诚信、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聚焦学生诚实守信、自信自强、遵纪守法、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其精神状态饱满,摆脱一直以来家庭经济困难生容易出现的自卑、焦虑、孤僻、敏感、偏激等“标签”,实现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三是新时代的资助育人着眼于培养受助学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良好素质和精神状态外化于它的责任和使命,为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资助育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使他们认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中奋勇向前,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注重资助层面向育人层面自觉转换
资助育人由“资助”与“育人”组成,从词源构成可以解释为“资助的育人功能”“资助过程中的育人”“资助与育人的结合”等。回顾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资助工作的历史进程,高校资助工作初期主要凸显的是资助的经济功能,满足受助对象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物质帮扶,“育人”基本上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在资助主导下的存在,往往表现为资助工作者的情感关怀、口头激励、情绪开导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资助管理者的认识能力提高,在学生经济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资助的独特优势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逐步进入资助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但资助工作实践中资助与育人“两张皮”现象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资助育人还停留在制度层面,资助中的育人只是高校资助工作者的良心活,资助是规定工作,育人是附带工作,没有硬性的目标、要求、标准衡量,资助与育人没有形成自觉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育人体系随着“三育人”向“七育人”“十育人”深入,资助育人正在以一种独立的育人方式呈现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真正成为了一种育人自觉,育人目标、任务、对象、主体、内容、方法更加明确,育人成为资助工作的本质要义。资助育人实践中利用育人的理念指导资助育人政策的制定,指导资助育人工作。高校资助育人实现了资助层面向育人层面的实质性转变,学生资助聚焦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三)彰显传统向现代转向的时代特征
从时间和性质维度考量传统和现代的区分是研究者经常使用的方法。资助育人的传统和现代区分着重考虑从性质维度出发,笔者将改革开放后作为分界点,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的高校资助育人面临或所处的社会存在才真正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自身也逐步具有现代的特性和现代的趋势。如果做更精细的划分,高校资助育人从改革开放后的高度重视到2007年的我国高校已经建立起“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一体的资助模式,再到2017年的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纳入十大“育人体系”,到2020年5月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高校资助育人的现代转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要彰显传统向现代转向的时代特征。一是体现在整体价值部分。转向的实质是从“社会为本”转为“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和谐统一,着眼于实现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述求,从“完全依附于,从属于政治活动”的“权威依附性”资助育人,转为与政治权威保持一定张力与平衡的“相对独立型”资助育人[3];二是体现在具体资助育人实践成效方面。传统是现代的前提和基础,而现代是传统的延伸和发展。转向的实质是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在新时代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现代化战略下,育人的主体、任务、目标、内容、方法等充分结合时代特征,推动自身结构的现代优化,落实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立德树人任务;三是体现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教育领域的不平衡。资助育人正是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意蕴
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正视和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教育扶贫在促进教育领域的平衡、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公平,健全学生资助制度。”需要立足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强大育人功能,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新时代的高校资助育人是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助育人理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校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丰富高校资助育人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关于贫困问题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它涵盖了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思考、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理论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顶层设计,把精准扶贫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扶贫开发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对教育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役,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措施。高校资助育人能够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专业知识帮扶、价值观引领、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开展感恩教育、自强教育、奋斗教育、诚信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其一生成长培养良好的素质和精神状态。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以及精准扶贫的相关论述为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当前开展高校资助育人研究一方面可以从理论上探索通过资助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明确资助育人的内涵功能,明确资助与育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厘清高校资助何以育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的高校资助育人研究偏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一定的指导高校资助育人实践的理论,难以满足高校学生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高效开展的现实需求。
(二)实现高校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任务和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中心环节”,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实现这个“根本任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关键。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管理服务体系中提到了完善精准资助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将资助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战略性思考,凸显了资助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校资助育人具有道德品格塑造,理想信念引领,权责意识培育、精神动力激励以及素质能力拓展等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方式,促进学生思想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同时也为高校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提供了平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
(三)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新的含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但不限于打破了片面发展限制的全面发展——“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实现了与自由发展相协同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挥他的全部才华和力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普遍发展相结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等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他科学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包括自由的时间的增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空间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高校资助育人中“资助”就是为学生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实现学生各种需要的重要方式,“育人”则是实现学生的品德、能力、个性、社会关系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新时代,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高校资助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理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不断创新资助理念,拓展资助的内涵和外延,切实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进路
资助育人的提出标志着高校资助工作进入了新阶段,资助育人已经上升到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应加强对高校资助育人的顶层设计,以科学思维引领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推动资助育人创新发展,遵循高校资助育人的内在规律,促进资助育人科学化发展,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三全育人”格局,实现资助育人的协同发展。
(一)以科学思维引领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推动资助育人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5]新时代高校育人使命、育人环境的新变化,需要我们把握和运用科学思维引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升资助育人实践成效。首先,以战略思维统筹资助育人全局。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的思维过程,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努力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我们应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战略高度明晰资助育人目标;从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战略深度实现资助育人价值;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广度拓展资助育人内容;从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厚度健全资助育人机制。其次,以辩证思维狠抓资助育人重点。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辩证思维强调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本质、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主要是“资助”与“育人”两张皮、“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保障性资助”与“发展型资助”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影响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的因素,需要采用辩证思维来思考解决这些矛盾的思路和办法。再次,以创新思维激发资助育人活力。创新思维是指善于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和资助育人群体变化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面临很多的新困难和新挑战。要积极面对、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实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应对新困难和有效破解新问题,提升育人实效。从次,以法治思维提升资助育人规范。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资助工作中涉及的教育公平、受助学生的隐私保护等,资助过程中的资助资金管理、人员认定、评审机制、工作流程、监管责任需要在法治理念指导下规范程序和高效运行,实现依法资助,确保高校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公平。同时,还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到受助学生的教育体系中,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和法治素养。最后,以底线思维防范资助育人风险。底线思维是做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主动权的科学方法。[7]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处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必须强化育人者的底线思维意识和提高他们的底线思维能力,做到既能明底线又能守底线,确保高校资助育人的政治底线、意识形态底线、法律底线、安全底线等。
(二)遵循高校资助育人的内在规律,促进资助育人科学化发展
马克思强调,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列宁认为:“规律是现象中持久的东西。”哲学定义规律为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规律、认真遵循和自觉运用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只有遵循资助育人规律,才能达到资助育人既定的目标、任务。资助育人规律是资助育人者在学生资助实践中,发挥资助和育人两方面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体而言,资助育人的内在规律从大方面着眼,是置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之下,从小处着眼,又是与其他育人体系的规律有一定的区别,它是一个随着主体认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基于资助育人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可以从其鲜明的政治性、显著的教育性、突出的学生主体性特点等将资助育人的规律概括为: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育人过程规律、受助学生成长规律。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指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生,在资助工作实践中不断挖掘和利用资助工作独有的资源、载体和方法,坚定受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中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体包括:思想和行为相互转化规律;应对西方分化、西化挑战、坚守意识形态规律;不断创新和综合运用方法的规律;育人过程规律即是资助育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下,致力于培养受助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具体包括:保证育人者先受教育、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因材施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互动、资助育人中教育者和受助学生以及育人环境之间矛盾规律等。受助学生成长规律是在坚持学生自我发展和教育引导的互动下,学生成长的自然过程和社会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具体包括:把握受助群体特征、关注阶段性差异、实施精准滴灌、强调知行合一、鼓励自主构建等。只有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循资助育人的内在规律,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行之有效的育人服务,从而促进资助育人的科学化发展。
(三)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三全育人”格局,实现资助育人的协同发展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中提出在高校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这充分表明资助育人成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资助育人的过程中必须科学遵循“三全育人”的理念和方法,突出全员性、全过程性、全方位性。第一,全员性资助育人应包含高校党委、资助管理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一线辅导员、班主任、校园内各职能部门领导老师等。高校党委要把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要求,将资助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助力脱贫攻坚的格局中谋划和推进。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承担着全校学生的资助工作的管理和组织,是具体宣讲、落实资助政策、实施资助项目的专业人员,他们是资助育人的主体。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包含组织评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指导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做好学生困难帮扶等,辅导员是资助育人的主要和直接的主体,他们工作的投入度、优异度等对资助育人质量影响很大。教师兼任班主任在高校比较常见,他们是资助育人的重要主体。一方面,他们利用专任教师的优势可以在学生的学业指导、职业生涯教育、资助政策与课程结合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利用班主任实施资助举措的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奋斗精神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内各职能部门老师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重要任务,他们应为受助学生提供重要的外部支持系统,再如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和勤工助学岗位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敬业意识、人际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第二,全程性资助育人体现在把资助育人融入高校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一方面体现在时间维度的全程性,从招生宣传中的资助政策宣传、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入学后的各种奖助学金评比发放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毕业后的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资助育人一直伴随着大学期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在具体工作的维度上,资助育人的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教育、自强励志教育、劳动教育一直融入资助各项资助工作中,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受助群体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和精准性的教育,全面引领和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三,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现在把资助育人的场域和空间合理延伸和扩充,实现资助育人融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科研、服务、实践等其他一切育人体系中,形成一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一方面,资助育人应注重课内和课外的协同。课外是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主要场域,但绝不表示课内无法实现资助育人的有机融入。课内可以主动对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资源,将资助育人的内容有机贯穿到思政课程和相关专业课课程中,既避免了育人内容的重复,又可以将育人内容作为生动素材巧妙地渗透到有关课程中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资助育人还应高度重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让学生体会到日常资助工作的便利、快捷、高效。高校可以打造资助工作“一网两微”媒介平台、及时了解受助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思想变化,增强资助工作和育人的精准性。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将资助育人活动内容或政策的宣传内容制作成音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开展线上学生典型事迹介绍和资助育人活动,适时与网下资助育人活动形成互动,提升资助育人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