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涵育*

2020-03-15陈宏建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怀劳动育人

陈宏建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使命和担当,每一代人都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新时代召唤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劳动教育、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蕴涵着深厚的劳动情怀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夺取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具体要求。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意见》精神,将立德树人摆在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把青年劳动情怀的涵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一、新时代劳动情怀的意涵

要把握劳动情怀的意涵,必须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确和厘清新时代劳动情怀的内涵和外延,避免劳动教育功能弱化、认知窄化。无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抑或政治经济学语境,马克思主义都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人类一切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94这说明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创造价值和推动历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这些观点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还站在战略高度,把劳动创造价值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情怀,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劳动情怀意蕴丰富,它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劳动的认知、情感、精神、习惯、品质等因素有机结合的总称。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劳动形式都应该得到认同、所有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珍惜、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而劳动情感是在劳动实践中是否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如果在劳动实践中,拥有正确的劳动认知,满足劳动预设需要,就会对劳动投入热情,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3]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基础上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其核心内容为普及劳动最光荣、劳动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彰显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劳动习惯是经过持久的劳动技能、劳动就业等训练后养成稳定的劳动生活方式。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建立在正确的劳动认知基础之上,同时又促进劳动情感的强化。劳动品质是一个人在劳动实践中表现出的乐观精神面貌和稳定心理特征,它是劳动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劳动品质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在劳动实践中,当正确的劳动认知、真挚的劳动情感、昂扬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优良的劳动品质等因素有机结合,就能使劳动创造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自我价值自然也会得到体现。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情怀涵育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培养青年学生的劳动情怀。他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涵育劳动情怀为切入点,在劳动教育中端正劳动态度、培育劳动精神、培养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在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状况,更关系到今后走向社会的价值导向、就业意向和情感取向。

(一)端正劳动态度

劳动创造人、创造社会关系、创造财富和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当前不少大学生对劳动创造价值产生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如有些学生认同劳动创造金钱,金钱能买来劳动,把创造金钱作为劳动的唯一动力。也有些学生害怕“劳而无功”“劳而无获”,总认为付出的劳动就应该得到回报,否则就是有黑幕,就是世道不公,进而产生心理不平衡,消极怠工、不思进取、一蹶不振,甚至会走向厌世、报复社会的深渊。还有些学生把劳动者分为三六九等,对宿管员、清洁工、食堂师傅等体力劳动者存在偏见,漠视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对他们冷言嘲讽、恶语相加。凡此种种不正常认知和现象都是劳动态度不端正的表现。而劳动情怀的涵育有助于廓清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和阳光心态,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用积极健康的劳动态度去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目标。

(二)培育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

爱岗就是热爱和忠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恭敬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不仅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情怀和勤劳淳朴、拼搏奋进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5]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的涵育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继承艰苦奋斗、爱岗奉献、敬业乐业的劳动精神,把勤于学习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哨位”,把报效国家作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压舱石”。

(三)培养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

弘扬工匠精神,崇尚精益求精的品质,成为新时代社会前进的“风向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核心要义在于无论何种从业者都要干一行钻一行,注重细节,精心打磨,不断改进工艺技能,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精细化、多样化。尽管自古以来我国也涌现出像鲁班、李春、詹天佑等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大师,但长期以来重视人伦道德,轻视科技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使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难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颂,再加上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带来的浮躁、急功近利的气息,加剧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中式微地位。新时代工匠精神注重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紧跟现代技术的发展态势,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养成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劳动品质。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要勇于站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前沿,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踏踏实实、勤勉学习,以利天下的情怀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业之责任。这种责任担当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而是起而行之的躬行,是扎根实践淬炼出的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

(四)助推劳动习惯的养成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涵育不是局限于理论灌输,也不仅仅指涉思想、精神培育,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并得以固化,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助推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大学阶段本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实现青春梦想的黄金期,然而,有些大学生精神状态慵懒懈怠、无所事事;或像被打了鸡血一般沉溺于虚拟世界寻求片刻满足而不可自拔;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愿整理寝室卫生,不会清洗衣被,不想参加体力劳动,只想宅在寝室叫外卖、玩游戏、睡大觉。这些不正常的行为和现象对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而涵育劳动情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加强日常生活自理劳动,加大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创新学习等环节上的劳动付出,把劳动与梦想、劳动与幸福、劳动与责任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认艰辛、磨炼意志、实现梦想。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情怀涵育的逻辑进路

大学生劳动情怀涵育不仅有深刻的意蕴和价值,而且还需要通过目标导引、辐射带动、载体创新、实践铸就的逻辑进路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规划和设计。

(一)目标导引: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群建设

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涵育学生劳动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理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课程群。一是把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劳动元素,有针对性地定制不同年级大学生都能接受的劳动套餐,使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汲取力量,感知劳动的创造价值,感受劳动带给人的幸福感、使命感,在潜移默化中涵育大学生劳动情怀。二是劳动教育与其他专业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具体而言,就是实施“课程劳育”,即把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融入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元素,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劳动技能培训与专业实训、实验、实习相衔接,实现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劳动思想,专业课教育中凝聚劳动价值引领,在劳动教育与专业课协同效应中涵育大学生劳动情怀。三是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课深度融合。新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这就需要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上“既要充分考虑劳动教育中技术素养提升的内在序列,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技能培养的梯度结构。”[6]教育引导学生既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更要有善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寻求突破、推陈出新的批判思维,使青年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而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的深度融合中涵育大学生劳动情怀。

(二)辐射带动:注重舆论引导和榜样示范引领

涵育大学生劳动情怀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修炼内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也离不开外在舆论引导和榜样示范引领,营造涵育劳动情怀的时代风尚。第一,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宣传资源,利用校广播、校报、宣传橱窗、电子屏等渠道,宣传倡导“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传统美德;宣传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宣传倡导“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第二,挖掘学生身边榜样的引领效应。榜样是一种力量,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大学校园里不乏有诲人不倦的良师,有自强励志成才的同窗,还有那些默默守护的宿管阿姨,这些榜样人物就在大学生身边,他们的感人故事就萦绕在大学生耳边,他们的经历具有感染力和引领性,更容易被接纳、被效仿。第三,发挥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标杆引领作用。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是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全社会都应大力宣传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营造劳动最美、劳动最善、劳动最真的社会文化氛围。高校作为社会舆论引导重要战场,理应邀请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进校园,让大学生亲聆劳模故事,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用他们动人故事和宝贵精神激励大学生争做立足勤奋学习、立志创新创造、立身修德奉献的模范,涵育深厚劳动情怀。[7]

(三)载体创新:以“三全育人”为载体,实现劳动教育与“三全育人”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聚合、有机融合,而且需要以“三全育人”为载体,发挥各个教育主体、各个过程、各个环节的推动作用。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劳动教育与“三全育人”的有机结合,形成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真挚情感。

1.发挥全员参与劳动教育的推动作用。《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构建多元主体联动参与的教育机制。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政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都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承载队伍和实施队伍,都担负育人职责。学校要从学生需求、利益出发,调动全员力量参与其中,系统总结大学生在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等方面的不足和短板,有针对性设计劳动课程、组织劳动实践、制定劳动教育体系,同时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出汗,体会劳动幸福、体认劳动光荣、体味劳动美丽。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紧密结合,将大学生劳动情怀、劳动精神的涵育在依托劳动课程、校内外活动、后勤服务等领域而展开的课堂教学、劳动实践、劳动锻炼中水到渠成地完成。此外,家庭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向外延伸的链条之一同样不可或缺。要发挥家庭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父母在劳动认知、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等方面的自觉提升,能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和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更有利于他们养成追求品质、敢于担当的劳动情怀。毋庸置疑,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也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社会各界应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机会和必要场所,支持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和敬业风尚,支持学生把劳动光荣作为新时代实现人生目标的价值尺度。总之,大学生劳动情怀的涵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联动,打造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大格局。

2.发挥全过程融入劳动教育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成才的必要手段,在不同的成长和教育阶段,劳动都将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感知社会、理解生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高校劳动教育要在认真研究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规划大学入学初期、学业中期、学业末期等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都要体现持续性、系统性、针对性。如入学初期,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军事理论课等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寝室文明评比、校园文化活动、劳动技能竞赛,树立德技并修意识,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增强他们学校归属感和付出劳动后的喜悦感。学业中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既重视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学习,也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创造,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诚实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发扬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和面对突发危机事件中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学业末期,学校应注重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组织各类岗位操作实训以及面试培训、创业培训、交往礼仪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精准帮助。

3.发挥全方位渗透劳动教育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涵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求真精神,使学生在增长才干和磨练意志的过程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真挚情感。[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做到全方位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学资源之外,还要利用宿舍、教室、图书馆、餐厅、实训基地等场所,开展互动式、体验式劳动教学,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认可,将学生对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情感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劳动实践;同时也要将劳动教育理念和目标渗透到学生评优评奖、勤工助学、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育人载体,系统整合不同育人载体和育人资源,打通劳动教育到劳动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和目标。

(四)实践铸就:强化劳动的实践育人价值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融合以及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实践教育相衔接这两个方面具体途径强化劳动实践的育人价值。一方面,社区、企业、乡村、实习基地等校外场域蕴藏着丰富的劳动资源,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要组织大学生到校外场所开展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增长才干、锤炼品质,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里,在社会的大学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学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9]5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涵育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怀。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之外涵育劳动情怀,而应将劳动教育回归人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铸就真挚的劳动情感。大学阶段,需要让学生明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可取,只有事必躬亲,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问题,才能真正成长;也需要让大学生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深刻道理,引导大学生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自我服务做起,培养事无巨细的品质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概言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卫生评选、寝室装饰、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实践助推大学生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细微处涵育深厚的劳动情怀。

猜你喜欢

情怀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