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2020-03-15甘肃南举强
◇ 甘肃 南举强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了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化学试题也有所变化,选做题部分除去了对“化学与技术”的考查,相应地学生选做“有机化学”模块的概率有所增大,掌握有效的有机化学解题方法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高中阶段针对“有机化学”安排的课时较少,教学进度快,因此,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学科,相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是应用化学中的一大支柱.有机化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又应用于生产,教师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引导,可以让枯燥的有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为繁杂的有机反应找到着落点.此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也可以发现,以生产实际或应用广泛的物质为试题背景的有机试题更加普遍.例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36题题干: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中间体;2019年全国卷Ⅱ第36题题干: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黏结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学生看到试题题干便会清楚地意识到有机化学与社会生产,特别是医药、化工领域关系密切,实用性较强.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从实际生活、生产出发,把相关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烃和卤代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所熟悉的酒精、塑料、维生素以及目前处于科技前沿的导电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透气防水的薄膜等,都可以由小分子有机物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获得,而小分子的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是一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础物质.本章我们主要探讨的内容是烃和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这可是成为“科技大佬”的第一步,一起来探究吧!
这样的教学导入,既说明了章节内容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也意识到有机化学知识是“接地气”的,在意识上降低了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加顺利.
2 选择典型的实验进行分组操作
实验是探究化学知识的基础,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了解基本实验步骤是学生的必修内容.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实验的辅助,特别是对于有机反应的理解,学生经过实验观察到特殊现象后会更加容易记忆和深化理解.掌握有机物的结构是研究有机化学的基础,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对有机物结构的讲授,以便增强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实验进行分组操作,在实验中体会物质的结构特点,并把实验与物质结构进行融合,由实验现象理解掌握物质的结构特点.例如,在“醛”的相关知识教学中,用银镜反应验证醛的结构特征,且要在热水浴中完成实验.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为每个小组提供AgNO3溶液、稀氨水、乙醛、乙酸、乙醇、热水、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等,让学生先依照教材内容自主进行实验,观察乙醛、乙酸和乙醇分别与AgNO3溶液和稀氨水反应的现象.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对乙醛特征反应的认知更加深刻,此时为学生讲解乙醛的结构会言之有物,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3 指导有效的有机化学学习技巧
我们知道,由碳(C)所构成的物质是最为丰富的,想要全部掌握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庞杂的有机知识点,教师不妨重新整理教材内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它们串联起来,使得有机化学知识更加完整、有序.有机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分子到大分子,进而掌握越来越多的有机物.高中阶段的有机反应种类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相关反应进行分析,从反应特点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学习.例如,“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有关有机物及反应的特点后,引导学生总结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将烃的含氧衍生物依据一定的转化构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如此由点及面、由线到面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快速系统地掌握有机知识,而且也便于复习,学生对有机反应的应用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是有序可循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实用性,通过化学实验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有技巧地掌握有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