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2020-03-15甘肃
◇ 甘肃 王 斌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与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小组为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就高中物理教学来看,教师引入合作学习模式,降低学生对教材的依赖,使学生可以充分激发出自身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有效培养自身的自主思维能力.所以,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科学分组,高效合作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应用合作学习,首先应该科学地划分好学生的物理学习小组.对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基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教师才可以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的学习小组.
例如,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应该将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的原则充分落实.从同质分组方面来看,教师将学习情况相似的学生归在同一个小组中,然后对这一小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由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性格和思维特点等比较相似,教师可以向他们提出同样的学习要求,有利于提升整个小组的学习质量;从异质分组方面来看,教师可以将物理基础水平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的学生放入同一个小组中,通过小组学习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弥补,从而获得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在异质分组方式下,物理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带领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组内性格比较活泼的学生还可以充分感染其他性格内向的学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2 善用资源,高质合作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确保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还必须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例如,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教学充分地应用到课前导入等教学环节中,以此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物理合作学习.除了使用现代技术,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使它们在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进而促使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摩擦力”这一知识时,便可以展开合作学习.具体来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物理实验深入探究摩擦力.在结束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探究情况做出适当的补充,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耐心指导,充分参与
为了让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保障,物理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双方的有效配合下顺利地推进合作学习.就高中生来看,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合作学习中同样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在实际的物理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不能袖手旁观.除此之外,物理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明确地认识到学生合作学习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更好的指导和安排.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便可以展开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将一些平抛运动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然后,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准备好的小球和纸片放在桌边,将它们弹出去;当学生结束实验操作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如哪个物体的运动轨迹属于平抛运动? 基于这些问题,学生便可以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的,进而促使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不仅如此,在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想法和观点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在结束合作学习时,教师做出总结性发言,有效地评价和总结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如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身的问题;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优秀表现,教师也可以充分地鼓励和表扬,使合作学习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 总结
总而言之,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首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合理分组,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可以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进而促使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