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2020-03-15庞茜敏

人物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德育工作德育

庞茜敏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核心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也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化。小学德育不仅可以教学生学习文化,还可以教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实施德育。教育的本质被用来培养纯真,善良,和学生追求真理。

关键词:小学;德育

一、教导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学生。

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要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反映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纠正课堂上学生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是教师的责任,以便学生可以在保持“纯真”的同时帮助他们纠正不良习惯。例如,有些学生的言语和行为没有限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痛苦。教师应当针对个体或有共性的群体,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要求限制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学生经常边走边吃,边吃边扔,这给打扫校园的同学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清洁区域最初是干净的,学生走过去后,立即出现了新的垃圾。这种不良的日常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形象。因此,教师与他们交谈,并为他们制定了纠正不良习惯的方法:请学生在他们的手上画一个三角形。这个标志可以提醒学生每当他们吃东西时。他们会给学生心理上的线索,不要不小心丢掉垃圾。大约一个月后,这种不良的学生习惯消失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愿意学习和思考的学习者。

德育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这样不仅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还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仅会提高,而且会逐渐学习新的学习技能。例如,当我教学生德育时,要给他们学习良好教学方法的机会,我挑战学生并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通常,学生通过与同学讨论或在网上搜索信息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技能,因此他们需要掌握一些新的能力。因此,我问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研究性问题,它们与德育的内容有关。例如,要求学生研究学校附近社区中的老年人数量以及老年人的活动。学生还关注通过调查支持老年人的问题。他们还将带头帮助这些社区中的老年人尽其所能或在业余时间与他们聊天。掌握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后,学生可以将其应用于解决其他问题。这表明教学生如何教育也可以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得到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情感联系,培养健康自信的学生。

“身心健康”是我国发展中学生素养主体计划中提到的重要素质之一。健康的身心是保证德育发展的前提,特别是现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精神世界却逐渐荒凉,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心理疾病的折磨。对于当今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为父母的要求而生活,容易遭受挫折和磨难,并陷入不良情绪。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感情联系,做他们的好朋友,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与他们积极联系,关注课外生活,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寄宿生学生时,他们过早离开父母,是缺乏关爱的时候,尤其是融入不进集体的学生,教师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可以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并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前提。例如,我发现班上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睡在桌子上。在上课时,其他科目的老师批评了他的名字,但他的态度仍然非常恶劣。得知这种情况后,我正午,请他在我家吃午饭。他对我的举止感到非常惊讶。在轻松的气氛中,我了解了他的行为的原因。原来,他家有太多孩子,父亲认为他的学业不是特别出色,不想让他继续学习,因此,我与他父亲聊天,并说出利弊,父亲最终决定让他继续学业。在课堂上工作时,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建立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并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态。

四、基本素养指导学习并培养灵活的学习者。

教师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关键一环,对教育内容与手段有重要影响,在学校学生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主导者,还是学生生活的督促者,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班主任应全面理解“基础素养”,以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为课程发展的起点,明确不同学科,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不同学习阶段与学科点之间建立垂直联系,整合教育资源,渗透学生德育的发展。例如,学习汉语的目的是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认同感,形成高度理性,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在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中,继承了我国精彩的传统。文化;在阅读和评价文学作品时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除传统科目教学外,教师还必须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展一系列基于班级的德育课程或活动,例如教学生晨读经典汉语,交流文学阅读,心理健康活动等。丰富学校校长德育的形式和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基础素养。通过课程设计和活动管理,学校负责人在培养基本的学生素养,引导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社区充满热情,独立性和創造力的培养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总的来说,农村德育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人,其次,要传授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德育是一项长期不变的学习内容,对中国教育有着重要的期望。

参考文献:

[1]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2]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3]刘德芸.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德育工作德育
小学生命教育策略研究
《中国德育》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