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3-15简浩曾文宣严龙贵

人物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文化产业

简浩 曾文宣 严龙贵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变革,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如今的“教”与“学”都不同于传统,教育不仅是民生,更是国家战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很多行业造成了冲击,网课逐渐被大家熟知,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线上资源建设状况不佳。因此,通过在线课程建设研究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线上学习效率,使线上教学的优点具象化、数据化、模式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

1. 文化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助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该专业基本特点是文化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且在观察各高校开设的课程之后发现,大多是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是基础,应放在第一位,产业是商业文化,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三者看似毫无关联,却有共通之处。

2. 交叉性

在含义上,将文化产业管理拆开为文化、产业、管理;在划分上,有经济与文化管理系、历史系及人文系等;在称呼上,有的学校称为“文产”,有的则称为“文管”。不同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也就说明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以及高校教学方面也有所侧重,受交叉性教学的影响,学生将学习到多层面的知识与多角度的理解方式。

3. 创新性

该专业看重创意和产业化,文化产业的创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创新思维+现代化科技渐渐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线上课程建设的新趋势,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21世纪新兴专业,它的出现就是一种创新。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机遇

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市场之一,我国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一直很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居家隔离期间,教育部发布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示意见,要求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慕课教师团队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及教学服务。

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出现,新興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工作中产生不可分离的联系,而我国正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对于建设数字化课程有较为稳固的基础和技术支持。

3. 疫情带来的快速变革

中国互联网受疫情影响,倒逼教育行业数字化发展,从过去的“连接”到“赋能”,不仅是“数字化”,更是“数智化”,是补短板,扬优势,换思维的过程。线上教学是疫情之需,更是未来之需。与传统的“纯线下”或教学改革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同,这是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现状

1. “教”与“学”各行其道

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正常状态体现在“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做到教中有学,教学平等,及时反馈。而当前教与学分离思考,强调以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意见。教学是一种思考方式,如何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个人、社会、世界,这就是一个“圆”,教师和学生都应将圆画大,而不是局限于考试。

2. 教学资源利用率不佳

不同于国外的Udemy、Coursera、edx等优秀资源平台,国内线上资源学科较少,在资源运用上比较单一化,表现在学科的内在逻辑尚未理顺,教学规范有待加强。这会导致该学科在专业名称、归口院校、培养方案、模块区分、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千差万别,不利于教学交流也不利于学科地位提升。

3. 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当前授课过程中,缺少创新性、趣味性,导致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对该门课程没有兴趣,教学手法单一,只注重理论讲述,而没有与实用性结合。从教学手段上说,很多教师的PPT、教学资料老旧,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过程中很少借助于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考核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结合线上课程。

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对策

在建设过程中需明确思路:建设什么、谁来建设、怎么建设。

1. “师”与“生”高效互动

教师需秉承“因材施教”的宗旨,注重学生的可塑性,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上,进行某话题或热点的头脑风暴,积极探讨,交换信息,形成“观看-倾听-分享-写作-讲述-讨论-实践-反馈”这一良性循环。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或比赛、文化创意类赛事,将所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合作以及师生交流。

2. 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合作

在其他院校的基础上学习经验,结合自身地域特点进行改良。高效利用资源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将优秀资源“打碎”再“重组”的蜕变。较之静态的传统纸媒,数字化教学资源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对内容进行分解、提炼并重新整合成适合互联网需求的数字化资源,成为原创作者进行在线课程开发的起点,同时教师也转变为学习者。

3. 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对于教学方法的观点是,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动性上面,发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课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发自主推论;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建设社会共享的线上优质资源;加强课程实践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时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上升到新的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疫情带来的快速变革,致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经历着新一轮机遇和挑战,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行业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加快。

参考文献:

[1]网络时代大学课程资源建设[J].白灵,王小英,黄猛.中国成人教育.2014(04)

[2]高职院校英语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赵宇.才智.2020(02)

[3]信息化教学平台与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肖磊.科技风.2020(10)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文化产业
新时代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