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泛读课实践

2020-03-14邓春平

广东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词典笔者中职

邓春平

文/梅州市蕉岭县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多数学生厌学英语。如何对大面积的“学困生”进行教学是对英语教师的一个挑战。笔者认为,泛读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循序渐进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

一、泛读方式特别适合于中职学生

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较轻松的阅读方式,它主张“广”且“泛”地读,避免了大量识记、句型结构和语法分析这些让中职学生望而生畏的项目。泛读提倡快读,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掌握大意即可,它又能培养语感,扩大知识面,巩固精读中所学的语言点。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在泛读课程上下功夫,可以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当前中职泛读课堂不良现状与误区

(一)学生阅读不顺利

(1)缺乏阅读兴趣。由于基础差,在阅读时无法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而产生排斥心理。

(2)学生整体水平差,且参差不齐。词汇量和基础知识积累少,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低。

(3)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总能看见用手指比划着读的学生,还有学生边阅读边发音,也有学生老是查词典,这些不良习惯都阻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授课误区

(1)将泛读课当成精读课。教师将一篇精彩的英语佳作肢解成零零碎碎的句型和语法点进行讲授,却缺少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思考,也未能帮助学生把握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迫状态。

(2)将泛读课当成翻译课。学生根本无法感受什么是英语语言的美。

(3)课时无法保证,总是压缩泛读课时,这短、平、快的教学模式不得不演绎成满堂灌的模式,上课以学生默读为主,缺乏互动。

(4)教师意识到了学生是主体,却忽略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走向极端,未能起到教师应有的“授之以渔”的作用。这样容易导致课堂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三、泛读教学理念:合作探究,任务型泛读

美国心理学家艾贝蔓尔调查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三分之一是与他人合作完成伟业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习惯、动机、兴趣、情感及个性特征)、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控制因素(教师的讲授、指导等)。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教师应创设阅读情景,设计合理的激励性的泛读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探究、讨论来完成任务,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这就是任务型泛读教学。笔者根据学生性别、性格、成绩和能力的差异合理编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每组成员按成绩高低编号为①至⑥号。各组完成任务后,教师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随机指定各组同一号码的同学来发言,这样就避免了“活跃者”一言堂,“沉默者”一堂静的现象,而且同等水平的同学来竞争更有竞争价值。教师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和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泛读任务的设计讲究适度性和阶梯性,要由易到难,则表及里,环环相扣。当然,制订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四、如何把任务型合作探究的理念实践于泛读课堂

笔者以 A Changing Language为例,谈谈如何在泛读课堂践行以上的理念。

(一)自然导入,激发兴趣

笔者首先来了巧妙Lead-in,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blog(博客),发给每组一本词典,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词典里查到blog这个词,奖励分:10分。然后笔者让每组的⑥号展示答案(6号都是“英语盲”),结果有四个小组完成任务,三个小组无法在词典里查到blog,他们大声说不公平,因为他们手中的词典里根本就没有blog这个词。笔者马上回应,“如果能说出为什么你们的词典里没有这个词,同样加10分。”“因为这词典是老版本的,而blog(博客)是科技新词。”“对了,加10分!”笔者立马亮出主题“因为词汇不断产生,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边说边板书本课标题A Changing Language。这样,巧妙自然地导入了主题,学生的求知欲也被激发出来。

(二)自主略读,抓住梗概(Skimming Reading)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笔者要求学生限时进行第一轮阅读,设计的略读任务体现对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如发现哪组有“指读”“朗读”现象的要给予扣分。任务例如:

(1)The writer tells us ____ ways of getting new English words.(A.2 B.3 C.4 D.5)

(2)Which is the key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找出每段中心句)

明显地,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讨论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在大脑里有了文章的框架:“总—分”论述。讨论后由每组的⑤号展示选择题答案,④号展示中心句。

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和中学式的管理,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周详的学习计划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骤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二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忽视英语作为语言的交流功能,一些学生甚至不愿意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三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合理安排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考试时手忙脚乱,不考试时无所事事。因此帮助学生恢复英语学习兴趣,重拾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协助他们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大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合作寻读,获取信息(Scanning Reading)

寻读又称查读,这种阅读的目标更明确、更集中,以获取具体信息。为了帮学生提纲挈领,让他们有的放矢阅读,笔者设计了提纲式的查读填写任务:

(1)English can change by ____ from other languages.

(2)New words are made by ____ two words together.

(3)New words are ____ forms of old words.

(4)The names of ____ can become new words.

小组讨论后让每组的③号或④号上台板书答案,其他组员可更正、补充。然后比较各组答案,教师作出评价、评分。

(四)比较猜读,理清思路(Guessing)

中职学生词汇量小,阅读时势必遇到生词,而且对于长句、难句也难于读懂。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停顿去查词典,而是要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或构词法等线索去猜测单词意思,提醒学生注意代词(it,that,them等),关联词(because,so,nor等),从句引导词(that,which等)。这些词是连缀语篇的承接词,能帮助理解生词的意思。

猜读任务则由学生给出,每组给出1-2个猜词任务(学生板书到黑板上),其他小组以抢答的形式回答,教师适时评价,在学生抢答、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理解,不断章取义,不作过多分析,能沾边达意就行。这样,学生的问题由学生解决,达到了互励、互补、互助、互促、共赢的效果。

(五)分享悟读,深层理解(Realizing)

悟读就是领悟文章表层和深层意思,理解内涵。这一环节给出Talking任务:(1)Why are English words always changing?(2)Do you think that Chinese words are always changing? Give some examples.(3)Summarize the text.这一环节的任务较难完成,教师可给以适度的指导。小组要合理分工,如:两位同学负责搜集examples,两位同学负责摘出key words,两位同学负责记录和发言。小组讨论后由每组①号或②号展示答案。学生展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语法错误,教师不要打断他,不要纠正其语音语法错误,而要顺着他的思路启发他。同样,要有充足的时间给组员补充、组间辩论。

最后,公布各组得分,体现评价制度的奖罚。

任务型合作探究的泛读课堂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展示得淋漓尽致,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学生水平和参差不齐的现状,是一种成功的教学策略。笔者坚信: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猜你喜欢

词典笔者中职
老师,别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漫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