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及支持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为例
2020-03-14孙琳
孙 琳
文/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创新创业”目前成为中国各大高校的热词,这和时下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是分不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目标的课程教育在中国高校遍地开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仍需要提质增效,首先需要增强创新创业课程学科基础知识,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认知,这也是本文的基本逻辑。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英文是“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在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从而实践性地从事某项事业或商业活动。创新能力的表现是通过人的行为发现或发明某种事物。创业能力通常是指在个人素质的支持下,利用各种创新活动中的现有知识和经验,用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思想以及新成果后形成的力量。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复合型的能力,从而解决各种面临的实际问题,独立完成项目实践。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必然性
(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面临历史变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会加快经济的发展及推动经济的变革,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新形势的历史所需,一方面也是应运时代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因此,大学生创业创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成为未来大学生主要的社会实践选择方式之一。
(二)原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已经在创业教育方面开始了初步的项目探索研究。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创业人口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不足5%,这一数据跟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我国高校在近几年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力求在短时间内铺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发展势头之迅猛令人惊奇,同时也确实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成绩,但是在这背后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寻求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却忽略了质量,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之间出现“水土不服”;学校对应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成果收效不大等。当今,我国很多学校都以创新创业比赛为切入口进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普及度相对较小。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规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也是社会发展之所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走进了中国大学的校园,同时对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技术、资金扶持,提供支持和保护,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然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业是为了解决问题,创新则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而创新创业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敢想敢做。从敢想到敢做,从空想到理论实践是创新创业的实质,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实施逻辑是什么,它的实施模式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摸索来寻求答案。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国家的大力扶持,相关的部门和各个地方政府之间都在创新创业的设计上下功夫。以广东为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遵循以下文件及指示精神: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国家办公室发布的第36号)〔2015〕。该意见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导。首先,将总体目标明示世人:2020年,“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引导助人、文化引领创新与创业教育体系相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其次,明确了高等院校的九大任务及措施。最后,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督导落实。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广东教育大学(2015)16)。这是为贯彻国办发〔2015〕36号文而制定的,因而其在整体框架上与国办发〔2015〕36号文一脉相承。该意见结合广东实际,提出了十大举措,明确了“完善机制、健全考核、专家参与、加大投入”四大保障措施。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8 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20号)。在“200所示范校大胆探索实践,相关工作成效显著”的背景下,这一通知应时而生。通知明确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着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着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着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四、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一)已取得进展的相关探索
2019年,我院学生创业项目“哆咪音乐剧团工作室”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中获奖,实现我院在创新创业大赛中零的突破,荣获铜奖。一直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1)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同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课程的落地实施。
(2)已经形成了“校-系”协调推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当前的课程设置并不充分,接下来,我校拟在充分的试点后,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铺开。
(3)已经拥有“老中青”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兼职教师队伍。所谓“老中青”,并非年纪之大小,而是其企业经历(创新创业的经历)的丰富与否。目前,我校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兼职教师队伍。
(4)已经制定相关奖励机制、落实相关经费支持。双创工作事关全局。为此,我校积极地推进相关奖励规定的生成与落地,开展各类型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团体或个人参与。
(5)积极参与及举办相关赛事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创新创业的概念只有转化为实践才能创造更大的附加值。为此,我校积极组织参与相关赛事活动。例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赛事。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难题
目前,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正视,创新创业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实践难题,这些难题甚至是全国各院校的“心腹之患”。
1.认识上: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较为片面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社会民众、大学生乃至部分院校自身,多数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如何帮助学生成为创业者的教育过程。一组数据表明:40%的调查对象将创新创业理解为教学生如何创办公司、如何赚钱等。这样的认识无疑是片面的,以如此思想为指导的创新创业体系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制度上:未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管理、激励
此前,在创新创业课程如何开展的问题上,国内多数高等院校未能设置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部门,而是将工作职责分派给了招生与就业指导部门、学工部门(含团委)等。随着创新创业学院的成立,该问题似乎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创新创业工作需要系统的开展,因而配套的制度也应该逐步跟上,在这个层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及实践。
3.人才培养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尚需无缝衔接
如前文所述我校“在院(系)层面,各院(系)均在每学年的下学期开设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随着课程的构建,必然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如何调和、衔接。从教育成果上看,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无法分离,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4.师资上:创新创业方面专业的师资力量存在短板
创新创业课程既是理论课程又是实践课程。从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往往由校内专任教师、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专任教师往往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及理论功底,但在创新创业上可能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授课教师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难给予有效指导,这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制约。
五、“三全育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研究
(一)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依托学校、教师、行业、专家、政府五维一体的全方面合作,进行课程前端的课程开发、编写教材、教学方法确立、实践教学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打造一支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在岗能力提升等多种形式的延展学习,更好地为各大高校输送创新创业专职或者兼职教师。
(二)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
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二者紧密结合。打造创新创业基础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授课。
(三)以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同时也作为学校成果的量化指标。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任务,以创新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政教育必须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实行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使创新创业课程高效落实。
(四)以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通过创新创业等一系列专项比赛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以赛促学,从比赛中培养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通过比赛认识自己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问题和差距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赛促教,通过比赛带动课程改革,教学能力的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五)强化理论建设,推动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为例,学校在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中紧抓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这一主线,提高创新创业工作的规划性、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学校课题《构建校、企、行相融合贯通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获2018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通过课题科研提升双创工作的内涵,强化理论建设,指导双创课程改革,师资培育,建立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理论转化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体系,搭建一个学校、社会资源相融合贯通的在线开放平台,全面促进学校双创工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理论课程,更应该是实践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进一步创新。待理论建设成熟时,总结经验,出版双创教材,进一步指导双创工作建设。
六、总结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才改革;树立大学生主人翁意识,打破以老师为主的学习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还是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社会创新和创业的势头,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变化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创新创业创造动力”的提出体现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确的发展目标。作为高等院校,必须要立足于新时代这一背景,继续精准发力、砥砺奋进,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把质量关,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梳理、合理设计、长期规划、深化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增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