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践训练研究
2020-03-14代广辉
代 广 辉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与健康系,安徽阜阳 236015)
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行系统性的教师准入制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对教育事业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于师范生教育理论知识建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技能训练模式,在培养高素质师范专业人才上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师范生实践训练,进一步探索实现教育有效化和合理化的条件及途径,促进教育事业良好发展。
一、对教学技能训练的认识
教学技能是每一个师范生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师范院校对教学技能的训练也十分重视,从过往的教学技能训练活动来看,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职业性
如果想要让师范生真正承担起相应的教学职能,就要从教师这一职业入手,经过长期、系统的职业培养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提高其教学工作适应能力。对于师范生来说,其从事教师工作的适应性即是师范性,强调师德师表、学科基本功和职业素养。在教学技能训练中,要注重对师范生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学能力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关键,只有进行整合才能体现教学方法先进性和教学设计合理性。
(二)反思性
教学实践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师范专业人才,使其掌握教学技能,具有胜任教育实践的能力[1]。由于教学实践具有复杂性,在对师范生进行训练时不能使用一个固定模式,教育者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观察、分析后形成自己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主动实践,总结经验,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应深入反思,在反复实践中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技能培训效果的关键。
(三)实效性
在训练过程中,学校应为师范生提供实践训练机会,使其切实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其教学技能。同时,指导老师也应该及时更新训练内容,确保师范生自身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很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学技能训练有效性。
二、教学技能训练实施步骤
在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环节制定训练计划,在有效开展教学技能训练的情况下,促使师范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其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课堂演讲等能力。
(一)课前环节
课前环节是一堂课的基础,也是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技能训练中重要环节,对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意义重大。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环节的开展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完成教学技能知识的输出,而师范生在观看具体的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对本堂课程的教学技能形成理论上的认知。除了翻转课堂教学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微课教学等教学模式,来强化知识技能输出效果。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需求的学习计划。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如:阅读教材、完成测试、观看教学课件、技能模仿等。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设计要结合课堂内容、计划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可以完全吸收教学技能理论知识,为后续教学环节奠定基础。为了提高技能训练活动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师应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流程,明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安排多个训练任务,进一步组成自主学习框架,让学生按照训练顺序逐步完成即可[2]。同时教师要标记好重点内容和扩展项目,拓展学生技能培养渠道,同时可鼓励学生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指示等,根据教学视频进行练习,在反复实践、大胆尝试中,提高学生教材分析和挖掘、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进度控制以及知识学习等能力,使其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满足现代教育环境下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二)课中环节
课中环节主要是教学能力的整合阶段,师生要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在互动中加强技能训练。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教学项目,将课前环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的流程如以下三点。首先是对话式教学。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知识基础,使其具备合作能力和协作意识。教师可针对在课前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梳理理论知识,使其在获得大量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为之后的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其次是技能训练。教师在课堂中采取观摩案例视频的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分析视频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使学生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提高其技能水平。最后是实践展示。这一步骤通常采取小组教学训练模式,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缺陷,为其提供针对性指导,加深其对教学技能的理解。这种训练过程中贯彻了个性化教学思想,教师应将这一教学策略融入到训练中,确保基于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有序进行。训练开始前,教师确定具体的教学训练目标,提出内容范围、展示流程和时间设置等要求,结合小组技能演练特点,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单项技能训练等,确保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3]。总之,课中环节是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效果的重要阶段,应提高师生的教学参与度,提升学生教学技能和素质水平。
(三)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主要的任务是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也是促使师范生教学技能进一步熟练应用的阶段。通过对课中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明确自身教学技能的发展重点,并在进行知识归纳和模仿练习中,实现教学技能的有效整合,将理论知识内化成专业能力。另外,还可结合教师提供的扩展资料,由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以便落实个性化教学。教师还可将技能训练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中,便于学生技能训练,打造一个开放的训练环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会出现技能训练脱离教育工作实际要求的问题,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师范专业生。
三、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实习+学科教学法”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但是由于理论知识偏多,导致教学技能培训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教学训练效能。因此,高校应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程整合,提高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同时,针对教学设计能力发展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育课程的整合,形成有效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体系。在确定了基本的培养体系后,就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技能训练工作。
(一)课前准备环节
课前环节是理论输出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必须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师范生的发展,而且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能力主要包括合理制定教学方向的能力、科学选择教材的能力、分析学习者基础特征的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应用能力等。由此可知,教学设计能体现出教师的智慧和素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适当减少陈旧的、实践指导性差的知识,促使师范生快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为自身专业技能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还可组织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如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要收集相应的教学案例和理论知识,规范化具体的教学流程,在实践中加强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4]。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让课程项目实践和案例教学得到真正的结合,师范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帮助师范生对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有所了解,在案例讲解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设计理念,加强学生对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知。
(二)课堂导入环节
课件制作能力是师范生必须要具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使其认识到课件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应将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然后在教学导入环节中结合课件制作知识中的难点展开讲解,并且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制作软件,提高其课件制作水平。在实现这一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艺术修养和技术手段的培养上,结合课程特点,利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制定培养计划[5]。如对于音乐专业课或语言类专业课来说,学生的技能培养应以听觉媒体软件为主;而对于自然科学等专业课程而言,教师应侧重于动画、视频等软件的应用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在选择好制作内容和开发工具后,教师应进行课件整体规划,然后开始制作课件。学生要想具备课件设计和制作能力,则需要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确保课件设计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发挥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辅导作用。课件不仅要求内容丰富、实用性好,还要为教学服务。因此,师范生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协调好图像、视频、音频等要素间的关系;高校可通过开设美育课程,使学生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与课件制作能力。
(三)课堂教学环节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要求师范生具备一定教学方法创新能力,能针对教学实际选择教学方法,以便高效开展教学活动[6]。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加强师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当前,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教学法、微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通过技能训练,让学生充分掌握上述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其教学技能。在教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各个教学方法的特点、重要性进行详细说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其在实践中在已有教学法上进行创新,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发现教学法为例,教师要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关注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相关的扩展知识,鼓励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保证师范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做到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四)课堂总结环节
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教师要求师范生具备一定课堂演讲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环节上,对学生的这一技能进行训练,让学生以演讲的方式进行总结,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口语表达特点,增强训练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口语训练。第一,把握系统性。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要将普通话训练、职业口语训练和一般交际训练进行有效整合,得到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学生掌握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技能训练安排上,教师要做到训练程序的科学制定,循序渐进的完成训练,将朗读、语音、职业口语和专业口语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全面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第二,强调针对性。由于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有所差异,在训练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保证训练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听话能力、发声能力、思维能力等全面了解,设定可行性训练计划,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第三,确定层次性。通常来说,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是其知识积累、心理素养和语言技巧的综合体现。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明确口语训练层次性,将发声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实现口语训练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是师范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可帮助师范生掌握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且形成高尚的职业素质品格,以便为教育事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未来的教育事改革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