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2020-03-14尹亚冲孙琳琼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尹亚冲,孙琳琼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征

从“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来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和文件。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担任民族大任的青年,并将这个目标作为发展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着眼点,这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要始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这将开辟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谈话中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即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活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要利用各类课程、各类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是对“课程思政”的本质与核心最生动准确的阐述。“课程思政”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平行分布,携手共进。“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有意识地将诸如爱国情怀、理想信念等融入具体教育教学之中并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指引和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同时,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平行分布的基础上互相补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展开。

从“课程思政”的特征来看,“课程思政”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全面展开。以往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偶有出现,但这不能理解为“课程思政”,这种活动是零散化、不系统的甚至是教师不自觉状态下的结果。“课程思政”更强调有意识、系统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深层次的交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立德树人的责任置于心中,有意识、系统化地结合学生特点主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而开展教学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关系

在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作了系统梳理之后,我们知道“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思政教育理念,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化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做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课程思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具体课程,它与“思政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

从含义来看两者的区别,“课程思政”是指教育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整体和全局的观点出发,在高校开设的各类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思政课深层次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政课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3]。“思政课程”是现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培养人的品格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课程,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时代高校的鲜明特色和生动体现。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背景、作用发挥等方面。“课程思政”是立足于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思政课的一种创新,它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内化到专业课程之中,摆脱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施德育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作用发挥的形式来看,“思政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直接教与学生,其方式更加直接明了;而“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巧妙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收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上的升华。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着共同的任务及目标定位,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程思政”要以“思政课程”为引领,充分挖掘其他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同向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性,是指二者在目标和认识上的同向。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具体的形式展开工作,在目标、政治、文化方向上保持一致,携手共进。在道路层面,我国高校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更是要毫不动摇地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并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理论方面,虽然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指导,但都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文化层面,二者都是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的建设,文化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对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着影响,而文化自信的核心便是价值观自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建设是指导高校在多元化的思潮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二者在文化层面坚持的方向是一致的。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根据“思政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发挥其鲜明优势,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主动引领方向;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同行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行性,指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内容的同行性。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在统筹设计中进行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构建同行机制。不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二者的规划实施都是经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在内容与作用方面,二者横向贯通、相互补充、共同行进。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观念直接教与学生,理论性、价值性、导向性更加明显;“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课程相融合,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悄然接受思想的洗礼与升华,其内容更多的是思维方式、道德等。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内容的选择及时间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构建全方位育人。

二者在纵向方面也有着衔接,各门课程间的逻辑体系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课程的设置紧扣专业知识、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随着教学的深进而不断提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注重教育的街接性,避免出现断层与重复,进而推动“三全育人”体系建设。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互补性”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从本质上看都是为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无论是“课程思政”中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元素,还是“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具体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自“思政课程”概念提出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不仅对专业课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要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互补性,一方面,“课程思政”在深入发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同时,也为“思政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思政课程”只有深深扎根于“课程思政”之中,才会发挥出其更大的价值和作用。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发挥其互补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时效性。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从载体方面来看,应加快形成综合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工合作;从教学方面来看,应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双重育人;从整体方面来看,应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外联动。

(一)强化分工合作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弥补了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两张皮”现象的不足。综合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二者都内在地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各自的专业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综合素质课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与教材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悄然引进并深入贯彻课堂,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和心态接受思想的洗礼。专业课程是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努力的方向,按其内容和性质又可分为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要牢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与育人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生投入精力较大的特点,深挖其所蕴藏的各类思政资源,巧妙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注重综合素质课程专注育人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功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协同发力,促进学生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二)注重双重教育

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在实施的过程中既发挥学校教师等人员、组织的引导,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传授于学生,唤醒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课程思政”作用的充分发挥必定同教育与自我教育紧密相连。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思政”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社会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及自身现有思想道德水平与其差距,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辨别与选择,使学生逐步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品格,变“我应做”到“我要做”到“我在做”。

(三)实现内外联动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统一于“大思政”之中,二者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显性教育方式在学生德育方面必不可缺,但有时单一枯燥的教育方式反而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隐在专业课程内容之中,受教育者在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课程思政”依托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恰当的方式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在“大思政”体系中,教育者要不断深化立德树人理念,提升自身素质,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于心。

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借助多学科协同育人

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中,一是要强化学校党委在课程改革中的责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或与教学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科研重点,及时加以研究解决,注重把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做到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教育教学过程之间的良好互动。三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从各学科课程的专业理论和学习方法中吸取经验,加强各类学科之间的交流对话,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育人新模式。

(二)学术味与思政味并重,转换思政教育方式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路径[6]。首先高校要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让思政课的“学术味”更加浓厚。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注重社会生活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辩证思维,注重问题导向,要真正做到理论的学习是为现实生活服务。

其次,要强化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性质,使各类专业课更有“思政味”。高校在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同时,应着眼于各类专业课程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各类专业课程中融入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等要素,使专业课程转变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更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理论支撑。高校在专业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阶梯式德育的具体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开发课堂教学新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和转变话语传播方式,避免灌输式教学,要深入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创新育人路径,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真正实现“思政味”和“学术味”的有机结合。

(三)改进传统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是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风向标”,教育部门要根据当代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当前的评价体系更加侧重于科研,忽视了教学过程,在改进评价方式中要看清现状,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估,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改革教师职称评价标准,除了以期刊文章、科研项目、人才头衔等科研考核指标之外,还应该做到侧重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等,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标准创新评价方式,突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此外,还应该注重对“课程思政”教师的培训,高校教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寓德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于一身,努力彰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四)创新合作与拓展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首先是创新教学实践过程。高校教师应自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相结合,建立协同合作新机制,使教学和实践作为德育过程的方式相向而行;要积极推动传统的以专业学科为主的科研模式向跨学科专业、校内协同创新的模式转变。其次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发挥高校教师“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力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等视角,把新时代德育的具体要求转变为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强化高校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最后是创新育人机制。改变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德育模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融合其他各学院和学校的各类部门为一体,深入探索“课程思政”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路径,将整个高校打造成为一个“育人共同体”,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