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嬗变
——以芭蕾舞为例

2020-03-14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芭蕾舞芭蕾大众文化

魏 裕 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作为一种民间舞而存在。十六世纪后半叶芭蕾舞在法国开始发展,十八世纪初在欧洲日臻完美并成为贵族专享的精英艺术。到十八世纪中后期,芭蕾舞在俄罗斯得到繁荣发展并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随着二十世纪“现代芭蕾”的诞生,俄罗斯芭蕾舞踏上了征服全世界的征程。芭蕾舞在近500 年的历史成长过程中从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发展为皇室娱乐的休闲活动,再发展为数百万舞者和观众所热爱的艺术形式。芭蕾舞从大众到精英、从精英到大众的审美嬗变历程,昭示了艺术发展变化的潜在规律和趋势。

一、芭蕾舞的嬗变历程

作为精英文化的芭蕾舞最初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舞。英语的芭蕾“ballet”也源自意大利语“balletto”,意即“小舞蹈”(little dance)。这种小舞蹈在当时叫“宴席芭蕾”,它不完全算是舞蹈,更像是一种宫廷礼仪,往往配合宴会进行,无专业表演舞者,跟后来发展成为一套非常专业成熟的体系的芭蕾舞截然不同。芭蕾舞从意大利传入到法国之后经路易十四大力推崇和传播成为法国贵族的宫廷舞。这是芭蕾舞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的第一次转变。随着自然主义倾向的“现代芭蕾”以及以塑形为目的的形体芭蕾的出现,又使芭蕾舞经历了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

(一)从大众到精英

芭蕾舞作为意大利民间舞传入法国后得到繁荣发展,并成为贵族表演和观看的精英艺术。这意味着芭蕾舞从民间的大众文化发展成了宫廷的精英文化。芭蕾舞从大众走向精英得益于路易十四,路易十四自小接受芭蕾舞训练,出演过太阳神阿波罗,因此有“太阳王”的美誉。在1581 年,路易十四的皇后亲自上演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不仅如此,路易十四还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芭蕾舞学校,并亲自为芭蕾舞确立基本脚位、手位和一些舞步[1],因此直至今天国际上通用的芭蕾术语仍然是法语。17 世纪中叶,法国芭蕾大师、皇家舞蹈学院的院长皮埃尔·尚博将所有的舞蹈知识系统化,法兰西芭蕾学派成为整个欧洲舞蹈的正宗,当时的意大利人也称专业舞者为“法国水平”[2]15。1669 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成立,从此芭蕾舞走出宫廷进入到公共剧院,这意味着芭蕾舞演出不仅要讨好贵族,还要迎合大众口味,这也昭示了芭蕾舞逐渐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身份转换。在18 世纪初,芭蕾舞成为法国和欧洲社会交际的主要方式,是人们展示自己的价值、能力、地位的主要手段,更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思想[2]16。欧洲的宫廷成为芭蕾舞演出的中心。

芭蕾舞最初作为意大利的民间舞代表了一种非主流、非精英的大众文化,传入到法国后成为贵族的专享,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蹈人士方可参加演出,成为了一种名至实归的精英文化。

(二)从精英到大众

如果说法国将芭蕾舞发展至成熟并将芭蕾舞从宫廷带向剧院的话,那么俄罗斯则将芭蕾舞发展至顶峰并将芭蕾舞带向了全世界。俄国皇帝彼得一世将芭蕾舞引进俄罗斯后,在俄国大力推广芭蕾舞,至18 世纪30 年代,芭蕾舞成为俄罗斯贵族青年的必修课[2]16。在1738 年,俄国成立了第一所芭蕾舞学校——瓦岗诺娃俄罗斯芭蕾学院的前身,平民子弟开始进入舞蹈学校学习芭蕾舞[2]17,芭蕾舞的大众化倾向逐渐清晰与明显。20 世纪,俄国的佳吉列夫开创了现代芭蕾的新篇章,芭蕾舞从程式化走向了更加自由的大众化。后来随着以健身、塑形和气质修炼为目的的形体芭蕾的出现,则进一步凸显了芭蕾舞的大众化倾向。就这样,芭蕾舞又从精英重新返向民间大众。

芭蕾舞一开始并不是纯粹的舞蹈艺术,它是集哑剧、舞蹈、滑稽表演、杂耍、道白与歌曲等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从18 世纪开始,芭蕾舞逐渐摆脱语言的羁绊,出现了突出故事情节的情节芭蕾,继而又发展成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特点的戏剧芭蕾①戏剧芭蕾的结构是戏剧-舞蹈,这跟下文提出的交响芭蕾的结构音乐-舞蹈有所不同。,如《关不住的女儿》②。但是由于戏剧芭蕾过于强调故事情节的“生活真实”性,且哑剧占了很大部分比重,忽略了音乐、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严重影响芭蕾舞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舞蹈艺术。不管是情节芭蕾还是戏剧芭蕾,都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舞者的高超技巧上面,而很少将重心放在真正的舞蹈艺术上,此时的芭蕾舞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贵族的休闲娱乐,这也是古典芭蕾所面临的问题。20 世纪初,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文艺思潮比较自然开放,俄国形式主义强调将艺术的研究对象放到技巧、形式和结构上来,于是便出现了一切从音乐出发、充分揭示音乐思想内容的舞蹈,即交响芭蕾。交响芭蕾抛弃了旧舞剧常见的故事框架,赋予舞蹈以明显的现代舞精神[3]。交响芭蕾在沟通芭蕾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扩大了芭蕾的体裁范围的同时,还广泛地普及了芭蕾舞艺术。随着现代主义文艺逐渐走进西方人的精神生活,新古典主义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和美国现代舞蹈家邓肯纷纷向固守老套情节和程式化动作的传统芭蕾发起革命,要求进一步摆脱形式和体裁上的束缚,因此出现了更加符合现代精神的现代芭蕾,如《春之祭》。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为芭蕾舞开拓出一种新的可能性,既在严肃的交响乐中加入舞蹈,又在舞蹈中自由地舞动身体[2]54。最重要的是,她是严肃地表演舞蹈艺术,而不是像之前的宫廷芭蕾一样娱乐性质的玩闹[2]54。可以说现代芭蕾既是对古典芭蕾的发展与继承的结果,也是对其进行否定与反叛的结果。无论如何,现代芭蕾是在现代、后现代的浪潮中出现的,它反映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精神。进入21 世纪以来,形体芭蕾的出现喻示着芭蕾舞的进一步大众化,可以说芭蕾舞已经完全走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芭蕾舞的嬗变原因

如果说芭蕾舞从意大利的民间文化发展到法国的精英文化是因为文艺复兴将意大利的文化艺术带向欧洲各国的话,那么芭蕾舞作为精英文化从法国发展到俄罗斯的现代芭蕾并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则是因为对上帝信仰的没落以及艺术的工业化和商品化。简而言之,西方社会对上帝信仰的没落和艺术的工业化,是芭蕾舞从精英文化嬗变为大众文化的原因。

(一)上帝信仰的没落

芭蕾舞从宫廷的精英文化到剧场的大众文化的蜕变是伴随着封建主义社会的没落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完成的,但芭蕾舞变革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信仰的没落,即对上帝(神)的信仰的没落。古典芭蕾要求舞者在表演过程中遵循“开、绷、直、立”的原则,“开”即是肩膀、胯、膝盖和双脚始终保持外开,“绷”即是双肩下拉、小腹收紧、臀部收紧、膝盖收紧,“直”是尾椎骨伸直并不断向上延伸与脖子形成一条直线,并且双腿绷直向外和向上延伸的过程,“立”则是整个身体往上拉,如脖子、臀部和膝盖包括足尖往上立。芭蕾舞向上和向外无限延伸的特点不仅通过形态还通过气息得到了强化和升华。那么,芭蕾舞为何强调姿态和气息的无限向上和向外延伸呢?原因是通过气息的上升使舞者的灵魂能够抵达神圣的境界[4]。这跟哥特式建筑塔尖高高地指向天空相似,也是为了能够接近高高在上的神。在古典时代,上帝是西方人心中最高的信仰,无限地向上延伸就意味着能够更加接近上帝,因此,芭蕾舞不仅是一门十分优雅的艺术也是一门非常神圣的艺术。毋宁说,芭蕾舞一开始更多地作为一门怡神的艺术。自西方完成工业革命进入现代、后现代社会以来,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被颠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切传统的价值观面临着消解和重构,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每一位现代人的身心[5],上帝的存在和权威也从遭到质疑最终到被瓦解。芭蕾舞动作核心要领“开、绷、直、立”与人的自然生理习惯大相径庭,现代、后现代社会本身强调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因此,芭蕾舞的改革势在必行。现代芭蕾和现代舞正是在这种语境下出现的,“怡神”的古典芭蕾舞已不复是人们最高的审美需要,而“怡人”的现代芭蕾舞更能反映时代的审美需求。形体芭蕾的

②是一部喜剧芭蕾,同是戏剧芭蕾的代表还有《巴赫奇萨拉依泪泉》。出现则是芭蕾舞从“怡神”彻底走向“怡人”的标志。因此,对上帝信仰的没落是芭蕾舞从精英文化嬗变为大众文化的主要原因。

(二)艺术的工业化和商品化

芭蕾舞的大众化不仅是西方人对上帝信仰没落的结果,也是后工业时代的大背景下艺术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结果。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工业文明的完成,西方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世纪之交,艺术也难以阻挡经济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新媒介技术如电话、留声机、电影和电视的出现带来了文化产品的变化,电子传播和复制技术使文学艺术作品出现质的变化——文化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廉价传播[6]165。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概念,来指代大批量生产文化产品和推动文化产品生产的商业体系[6]47。大规模的复制和传播使过去带着神圣光圈的艺术产品从神坛上走下来[6]165,芭蕾舞也不例外。法兰克福学派分析了工业生产时代的大众传播文化产品,指出工业化的文化产品与其他非文化商品一样,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的特征[6]47。芭蕾舞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逐渐变得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精英文化慢慢过渡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芭蕾舞作为一门竞技性很强的专业艺术,对舞者的身体素质有着较为苛刻的硬性要求,如身高、身体比例、脚背情况等,因此在较早时期一般只有精英家庭才有机会学习芭蕾舞。进入20 世纪,得益于新媒介技术电影和电视的出现,芭蕾舞的传播更为普及和迅速,芭蕾舞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从芭蕾舞者的外表看,就充满着形式美感,芭蕾舞者穿上特制的足尖鞋使双腿看起来更加修长,再穿上白色长纱薄舞裙配上优雅的舞姿,犹如仙女般轻盈美丽,因此令无数人心驰神往。20 世纪末,随着艺术的商品化倾向的加强,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更多地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芭蕾舞也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化和大众化特征,如大批收费较为低廉的形体芭蕾培训机构的出现。形体芭蕾不再要求腿踢多直,脚抬多高,做得多么规范,它只是教会舞者如何把芭蕾舞特有的那种优雅内涵融会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它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想要实现芭蕾梦而自身条件有所限制的普通大众。

三、艺术大众化与艺术终结问题的反思

(一)艺术的大众化危机

自西方进入工业文明后,艺术作品逐渐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如本雅明所说,机械复制时代伴随而来的是艺术作品“原真性”和“光韵”的消失[7]。在审美日常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艺术的大众化引起了很多艺术家和学者对艺术是否会走向消亡的思考。芭蕾舞艺术的大众化背后是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的模糊,这就不得不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的标准和艺术的本质问题。如,形体芭蕾能否被称为一门艺术?无论是从动作规范还是从舞蹈神韵来看,它已经离古典芭蕾相差甚远。现代舞脱胎于现代芭蕾,今天现代舞和现代芭蕾虽属于两个不同的舞种,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以及艺术的市场化使得传统意义上以精英艺术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备受挑战,如形体芭蕾的普及,是否会导致古典芭蕾艺术的消亡?新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发展是否意味着古典音乐的地位已经被取代?

不可否认的是,芭蕾舞的大众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芭蕾的大众化不仅在技巧上拉低了芭蕾舞的水准,而且还伴随着其艺术价值的丧失,正如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认为,金钱是文化工业运转的枢纽和动力,是它存在的目的和根源[6]48。目前,芭蕾舞培训机构以及芭蕾舞老师不过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产生,艺术已然成为了谋生的工具和手段,本身已经不是目的。这些芭蕾学校的主旨不过是让学生记住一套套动作并按照特定的规范做出来,不谈因材施教,也不谈个性发展和风格独立,这种批量制造、泯灭个性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由此可见,艺术的“大众化”是一把双刃剑,芭蕾舞走向大众的同时必然也会导致芭蕾艺术价值的降低。

(二)对艺术终结问题的解答

关于艺术是否会消亡的问题,黑格尔和丹托都提出过艺术终结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分别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提出来的:黑格尔立足于他的观念哲学,即绝对理念的发展逻辑决定了艺术的终结;丹托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即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流派抹掉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界限将艺术转到观念领域,艺术变成哲学,导致艺术的终结。他们的相同点都是艺术终结于哲学(观念)[8]。在今天,无论是芭蕾舞还是钢琴抑或是摄影都正是处于丹托所说的“艺术与非艺术界限模糊”的时代。

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来看,艺术并不会消亡,而是由满足更高精神形式的艺术所替代。正如古典芭蕾虽然被现代芭蕾所替代,但是古典芭蕾并不会消亡,只是意味着“怡神”已不复是最高的精神需要,相反,“怡人”的现代芭蕾更加符合时代的艺术精神。同样,绘画艺术并不会走向终结,它自有摄影无法替代的优点,比如无法复制的“灵韵”。摄影是由绘画催生出来的,可以说,没有绘画就没有摄影。在某个层面面上讲,留住影像是绘画和摄影的共同目标。随着光学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得以成熟和普及,它的受欢迎程度在一定层面上超过了绘画,但这并不意味着绘画将走向死亡,相反,绘画因此走向了变革——走向了更加纯粹和本质的路线如印象派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和抽象主义绘画等。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以再现生活和展示透视技巧的传统绘画被绝对精神所替代,而这个绝对精神就是艺术家用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的个体感受的灵魂。绘画作为一门精英艺术孕育了摄影这门大众艺术,这并不会导致绘画艺术的终结和消亡,相反,大众艺术还会反过来推动传统艺术的自身变革。同样,精英艺术也可以启发大众艺术,这在后来画意派摄影的出现中得以体现,即摄影代表的大众文化面对自身的危机又转向绘画代表的精英文化的怀抱,从中汲取营养。

回到丹托艺术终结的语境上,尽管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但并不代表艺术的消失。芭蕾舞也是如此,芭蕾舞审美的多元性其背后反映的是文化的多元性与个体审美品味的差异性。纵观全球,当今芭蕾舞坛百花齐放、雅俗共赏,这种反中心、反权威的多元审美文化正是后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芭蕾舞芭蕾大众文化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我爱芭蕾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
冰上芭蕾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