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生态城水资源保护策略

2020-03-14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1期
关键词:面源处理厂污水处理

刘 晶

(河南省新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0 引言

根据《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总体规划》、《新乡市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水利设计方案》等相关规划,未来生态城作为现代化的生态新城,对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规划将共产主义渠生态城段与凤泉湖的水质目标设定为Ⅳ类。共产主义渠现状水质为劣Ⅴ类,生态城内及上游流域污染负荷较大,Ⅳ类水水质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因而建议从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控制削减污染源、修复与保护水生态系统、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和加强水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等5 个方面保护水体环境,确保水质达标。

1 城乡污水处理系统

现状条件下,生态城上游流域生活污水收集率不高,自排现象严重,尤其农村居民分布相对分散,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未来生态城上游生活污水得到充分处理,建议依照以下原则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在县城与乡镇依照人口数量建立相应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对于分布于县城或乡镇周边的村庄,可建立污水管网,将其生活污水纳入县城或乡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距离县城或乡镇较远不便纳入其污水处理系统的村庄,可依照各村庄的人口规模与分布位置,对村庄进行区片的划分,每个区片可建立相应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确保生态城上游流域的生活污水均可得到纳管处理。

针对此问题,根据《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考虑到生态城内河湖水体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水环境容量有限,需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的出水标准。参考北京市目前的排放标准,对比地表水标准与再生水标准,建议生态城内的凤泉污水处理厂、东部污水处理厂、小尚庄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执行北京地方B标准(COD:30 mg/L,氨氮:1.50 mg/L,总氮:15 mg/L,总磷:0.30 mg/L),出水同时满足再生水要求,可直接回用。

结合生态城上游新增7万m3/d污水处理能力的要求,建议对上游流域的辉县市孟庄污水处理厂,辉县市共城污水净化有限责任公司,获嘉县同盟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扩建,将其污水处理能力由2.50万,5.00万,3.00万m3/d分别提升至4.50万,7万,6万m3/d,同时建议上游流域的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也可提升至北京地方B标准。

2 控制削减污染源

2.1 城市径流污染源控制削减方案

对于城市径流污染,可通过采取建设海绵城市、统筹低影响开发等措施来处理。结合《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总体规划》,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削减方案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特点,结合新乡属于北方缺水地区的现实,建议通过采取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的措施来削减其对水体环境的压力。

根据《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总体规划》,未来规划区内农业面源与畜禽养殖污染负荷较小,然而规划区上游仍有较大的农业面源与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压力。

根据计算,2030 年规划区及上游流域农业面源与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为COD:751 t/a,氨氮:312 t/a,为确保规划区水环境质量达标,在城市径流污染等得到充分治理不再对流域水体产生环境压力、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为本规划所建议的污水处理系统所处理的条件下,需要采取措施对规划区及上游流域的农业面源与畜禽养殖污染物进行充分处理。

2.3 畜禽养殖污染源控制削减方案

对于养殖(场)户相对集中,点多量少的养殖区域,推行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建设,让养殖户进养殖小区,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的要求,做到畜禽粪尿等废弃物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集中利用,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生态化利用和无害化治理。

2.4 农村垃圾处理方案

对于农村垃圾,应大力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置工作。实行“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企业产生的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公路和村域联动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对于沿河放置的垃圾桶,需搬移至距离河道一定距离的范围内,防止垃圾直接入河,造成水体污染。

3.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3.1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措施

3.1.1 水源涵养

植被保护与水土保持、系统自我保护与修复

3.1.2 河湖生境形态修复

水量与水位保证、水文特征与节律维持、河流及河湖连通性的保持

3.1.3 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

3.1.4 水域功能与景观维护

城市与自然景观的设计、水质净化功能维护、景观水的保证。

3.2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方针

生态城目前主要存在生态用水难以得到保障、雨污不分流、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需要遵循自然修复为主、认为重建为辅的方针,明确共产主义渠水系河流廊道、凤泉湖的功能定位,统筹考虑人工植被恢复、滨河生态护岸、河道底泥清淤、河道监管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们贴近自然的审美需求,逐步形成近自然的河流水系生态廊道。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引黄水、雨水、南水北调退水、再生水,盘活水体、岸线、滨水空间,构建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河流廊道。

4 水质监测系统

水质监测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体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及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确保水质达标,建议在生态城内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及时掌控生态城水体质量状况。重点监测对象为凤泉湖水体,建议在凤泉湖上、中、下游分别布设一个水质监测点,在共产主义渠及生态城内其他新规划水系的入湖口各布设一个水质监测点;对于生态城内凤泉湖以外的其他水体,可适当布设水质监测点。

5 水环境保护综合管理

依托河长制、湖长制,重点围绕凤泉湖,在遵循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规律地基础上,对供、用、耗、排、处理、回用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主要环节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水源、水厂、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全过程的统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方位管理的统一。

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形成“管理有法规、执法有机构、违章有人查、处罚有尺度、违法必追究”的执法体系。全面实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权威、高效、规范、廉洁的执法体制。最终使得水生态空间管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安全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总目的。

猜你喜欢

面源处理厂污水处理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乏燃料后处理厂建应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