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校园文化助力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0-03-14陈森

人物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助力校园文化道德与法治

陈森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生精神面貌的熏陶、师生凝聚力的形成以及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于学生公民基本道德素养、法律意识乃至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巧妙借力校园文化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作支撑,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分析,也提了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校园文化;道德与法治;助力

一、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办学几十年来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发掘本土资源,整合相关配套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主题演讲,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以培养。班会、团课的定期举行、“八礼四仪”主题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知礼明理的初中生。宣传橱窗、校门口的显示屏及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前沿声音。绚丽多姿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丰富自己的体验。“清明祭扫踏青”“我是小小志愿者”等活动,既进行了道德品行的教育,又让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在活动中提升。

扎实抓好养成教育。为此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学生中加大宣传,营造全体学生学习规范遵守规范的热潮。《行为规范》学习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熟知《规范》并慢慢地形成共识发自内心的认同;依靠身边的榜样来影响其他同学;利用团总支、学生会等学生团体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二是细微之处不放过。比如住宿生晚上的就寝纪律、学生早餐的就餐情况,课间纪律,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有管理、有记录、有跟踪、有对照,及时总结并调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

学校突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校园标牌文化,同时学校申报的《行知合一爱满天下》的课题已经被泰州市教科所重点立项并已经顺利开题。班风、班级文化布置都是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班主任老师只是一個引导者、参与者、观赏者。就此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得到大家的认可。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依存

(一)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与法治课程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她可不是简单的目之所及的类似橱窗文化、绿化文化、墙壁文化等,她应该还包括学校的“三风一训”,还包括学校经年累月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传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于一下子用语言也讲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是就是这些却对学校师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师生对她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同时她也有着与众不同的魔力能够牢牢地把师生凝聚在一起。道德与法治就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魔力之中的一个。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个重要板块构成了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的组织学习及实际运用都是校园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基础、从而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品德发展为宗旨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这四个方面的特性。作为育人场所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有着不可缺少的非凡意义。橱窗文化的价值观引领、校园景观布置的审美情趣提升、校园活动的实践性指导等都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为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准备了大量生动的素材。

三、校园文化助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入初中的学生,面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多会束手无策。新的校园环境、新的课程、新的老师,再加上课程的内容略显苍白枯燥,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无法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陶行知先生的曾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简言之,利用相关的生活情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与课堂产生亲近感。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中,对于生命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生命主题教育活动,生命时来之不易的、生命时独特的、生命时不可逆的、生命时短暂的这些特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有了前期的相关知识的渗透,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轻松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追问:我们该如何守护我们的生命呢?大多数学生都能联系学校曾经举行的安全教育活动,顺利的打开学生的思路,由此及彼,课堂讨论精彩纷呈。

(二)依托宣传标牌,促进学生课堂生成

学校的橱窗是学校教育的一块主阵地,内容也及时更新。从橱窗的宣传标牌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八礼四仪”、“文明守则”、“安全知识”,同时也与时俱进及时反应社会热点,学生都能从中受到教育。

例如:在预习“敬畏生命”这课时,课前学生就可以通过橱窗直接搜集到新冠疫情的相关信息。泰州抗击疫情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钟南山院士等一大批抗击疫情战斗中的逆行者。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抗疫战斗最前线医护人员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感受到全社会对于生命的尊重。面对老师课堂上抛出的问题“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也更加透彻。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校园文化中的宣传标牌为我所用。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等方式将宣传内容内化于心,为课堂的生成及知识的升华做好准备。

(三)丰富学生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进位切实感受无痕教育。国庆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五四青年节赛诗会、清明节的祭扫先烈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重温历史、铭记历史、在内心深深落下民族烙印。小小志愿者、文明我先行、竞选我参加、我给人大代表提建议等活动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担负起我们的责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体育节、音乐节、英语角升华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四)开展专项实践,培养学生道法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综合课程,他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本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实践,所学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理解和掌握。

我们学校每年都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不仅有丰富的宣传板块,更有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环节。今年宪法宣传周的模拟法庭审理的就是一件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案件。庭审中辩论环节就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该嫌疑人酒精含量超标达到醉酒驾驶标准,夜晚在乡间小路上行驶,并未发生交通事故,也没有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基于这一事实,酒精含量超标是否就一定追究刑事责任引起了大家的深度思考。醉驾入刑这一观点持有者众多,本已板上钉钉的判决却因为一个同学的质疑而搁置: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啊,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法处罚性这三个犯罪的基本特征同学们早已烂熟于心,可是今天的模拟庭审又给同学们深深的上了一课。

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优良品质和法治素养的形成和完善搭设一个更加宽阔、自主的舞台,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德藩,王世华,袁金华.严格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J],江苏教育,1989年09期

[2]李霓.用先进文化领引校园文化建设[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年01期

[3]靳玉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张启聪.构建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7年27期

[6]张芳.论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助力校园文化道德与法治
助力成功七件事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