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20-03-13翁晓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核心素养

翁晓琴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从趣味启发,演示经验;动手操作,实践体验;优化方法,获得经验;形式多样,丰富认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活动;经验;核心素养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注重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趣味启发,演示经验

学生的教材应当是有现实意义的,设计的问题对学生而言也应富有挑战性,要给学生探究发现的空间和时间,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应该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开始,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在“认识米”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际条件限制,不能够给学生人手一把米尺,而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很有可能看的不够清楚明白.这时丰富的网络资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通过网络微课的演示,学生看到了清晰的测量过程.由于有了这个直观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简洁、易懂、一目了然.

二、动手操作,实践体验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会综合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那么就要求学生要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认识质量单位,往往将重点放在单位换算上,教学中通常让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生只需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就算学会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出现问题,甚至闹出一些笑话:一个菠萝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翁教师的体重是5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应确立在“1千克有多重、1克有多重”的概念认知上,既要重视事实,又要重视数学经验.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动手操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并在生活中找几种不同物体,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感观、数学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不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生活的必备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是学生经过用眼看、侧耳听、动脑想、张嘴说、两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让学生慢慢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优化方法,获得经验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向学生传授知识点,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应当注意将课题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进来,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第一个是平十法;第二个是破十法,既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起来;第三个是想加算减,既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在这一环节,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存在较大的空间,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体悟,去理解.最后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利用哪种方法进行算法优化.”多数学生会选择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这也说明了算法的多样化.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形式多样,丰富认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遇到有许多相似点的课题,这时如果教師对课题分开进行讲解,学生可能会对这些课题的知识点混淆,造成理解困难.所以教师要做的是将这些课题进行联系,向学生讲解相似点、不同点,这样学生会对这些课题有鲜明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提升数感.“我们身上的‘尺”这节课是结合“厘米和米的认识”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测量或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特别是对测量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常常会把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当作尺来测量和估计.因此,本节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身体尺”测量的方法,初步体会用“身体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身体尺”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积累测量和估计的活动经验,提高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五、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数学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用“身体尺”去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让他们意识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不同,让学生们感受“身体尺”会因人而异,认识到运用“身体尺”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从而帮助学生们认识“身体尺”的局限性.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开拓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了数学经验.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有意识地提升一些策略,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以及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以上几个方式是我对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培养的几点思考,教师要做到多反思,多总结,用更直观、更具象的方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东晖.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通报,2018(9):37-41.

[2]黄丽萍.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提升核心素养[J].辽宁教育,2018(8):55-57.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经验核心素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