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
2020-03-13董显枝吴永芳
董显枝 吴永芳
【摘要】在小學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解决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维探索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必然途径.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有效解决;教育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属于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其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题目中的应用.解决问题的教学虽然属于教学难点,但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键,是从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此,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显著教育意义.
一、改进问题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必须在问题的设计方面确保问题的代表性、针对性以及实用性,在满足学生基础能力提升的要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从而保障整体教育进度[1].在教学计划方面,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保证问题本身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例如,在“小学乘法简便运算”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供相对比较简单的题目,如3.5×101,此时教师可以不加以干预和引导,让学生独立地解决.之后,便可以将题目进行适当地改变,例如,3.5×99、3.6×101等,让学生对题目之间的不同点、相同点进行分析,并逐渐发现其中的计算规律,从而采用简便计算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最初题目的解决过程比较简单,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后面的题目则是在基础题目上适当地进行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确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激发数学问题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问题的教育意义,在问题的应用中突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创建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创造,从而实现对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的推动[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入生活化的教育元素,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进行关联,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数学对生活的帮助与影响,在能力提升的同时也间接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与意识.
例如,在“对比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对于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教师都可以借助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照片,照片的内容可以是街道、校门口,其中包含等公交、看手机、吃早饭的路人,此时便可以借助“对比大小”这一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总结有多少人等公交、有多少人看手机、有多少人吃早餐,在学生一一回答之后便可以继续提问,吃早饭的人与等公交的人数量关系是什么.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习惯应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现象.在教学后学生便会下意识地将生活案例转变为数学问题,从而达到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突出问题学习价值
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改善问题式教学的氛围,教师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尤其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教学要形成有效推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落实“以导促学”的教育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3].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以合作交流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以“如何来求平均数”作为案例开展小组讨论,从而获得平均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借助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以及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学生的问题分析、探索以及解决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概念以及公式更好地转变成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另外,对教师而言,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问题教学,围绕着问题的设计、引导等途径实现能力的培养,达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鲍晓树.新旧教材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比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3):9-13.
[2]石润玲.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与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3]涂刚.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谈“一次旅游中的意外收获”的教学案例[J].才智,2018(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