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途中的途中

2020-03-13吴文君

山花 2020年3期
关键词:爱默生瓦尔登湖木心

吴文君

五月的瓦尔登湖

来波士顿之前,某天和T视频,T忽然说:“瓦尔登湖就在波士顿附近。”

“是吗?”我感到意外。印象中的瓦尔登湖被森林包围,车马不去,不见人烟——一个只能想想,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T肯定地说:“不远,可以坐火车到康科德,然后走过去。”

有这么方便吗?放下手机,我立刻跑去书架,把徐迟译的那本绿封面的《瓦尔登湖》找了出来。看印次,应该是在2003年前后买的,没看完就被我搁到书架上,再也没动过……

T也说很小就记得家里有这本书,里面还有一张徐迟站在梭罗小木屋前的照片。不过,他提醒我湖很小,像个池塘,其实就是个池塘。

池塘就池塘,这本来就是书里的湖。而且,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瓦尔登湖,不去一去,又怎么知道一定会失望呢?

出发前我把《瓦尔登湖》装进背包,在飞机上也随身带着,偶尔看着某个句子出神:

“一个单独旅行的人要今天出发就出发;而结伴的却得等同行的准备就绪。”

“1845年3月末,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穿过松林,我望见了湖水,还望见林中一块小小空地……”

“在5月初,由我的一些熟识的人帮忙,我把屋架立了起来……7月4日,我开始住进了我的屋子……”

梭罗在湖边住了两年又两个月,回到康科德,又过了七年,出版了《瓦尔登湖》。译序说,他的第一本书就在湖边的木屋里写的,算《瓦尔登湖》的前身,印了1000本,只卖掉100多本,去除送掉的,剩下的全部退给作者了,以至成为笑谈:藏书900本,自己著的700多本。然而世事轮换,记不清哪一年开始,《瓦尔登湖》在我住的地方也到处可见了,泛滥到有书的地方就有它。大约真有人读了书,跑到遥远的地方沉思冥想,脱胎换骨,开始另外一种人生。可更多的人,怎么绕来绕去,都和冥想无缘,和隐居无缘,记住的不过是梭罗这个人,《瓦尔登湖》这本书。

到波士顿后,不是下雨,就是刮风,冷风瑟瑟的,五月份了,还像中国清明时候的天气。我以为我大概只能看到一个颜色像深石板一样的阴郁的湖了,出发去康科德的早上,天忽然晴了。

火车开出市区,几天没见的太阳把沿途的树木晒得发亮。郊外的树,总有一种无人管束惯了的草莽之气,荒疏之气,忽然抱成团似的一大片挤在一起;忽然又和谁都不依不靠,撇开众人,孤零零地独占着一块草坡。有的挺立,有的瑟缩,有的试试探探,只露出一半叶子,有的让你一眼觉得它就是只想往上长……世上的万物,真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我一边看,一边还是有点不相信自己真的就要看到瓦尔登湖了。

四十分钟后,火车到站。康科德小而寂静,在镇上闲散地走了走,看见一家书店,和橱窗里的鲍勃·迪倫对视了一下,忍不住推开绿色的小门进去。也不管看不看得懂,只挑好看的封面看。认出一本石黑一雄的书,拿起就舍不得放下。

T问我要不要买一本。

我说:“就我这点英语,买了也不会看啊!”

T说:“买了你就会看了!”

好像也对啊。不过石黑一雄就算了,要买就买本《瓦尔登湖》,可以和徐迟翻译的那本对照着看。

店里有各种版本的《瓦尔登湖》。刚挑好一本深褐色封面,质感粗糙,拿在手里像是拿着一块木柴,适合坐在火炉前翻开读读,忽然又在底下一排看到一本淡蓝封面的——那不就是湖的颜色吗?——配了手绘的树林和小木屋,虽然太精致了一点,却怎么都不想再放回去了。

除了《瓦尔登湖》,占据醒目位置的还有爱默生的书。

康科德这地方也算了不起了,出了梭罗,不够,还出了爱默生。两个人都毕业于哈佛。爱默生比梭罗年长,看过他的照片,就是一个长着高鼻子的英国绅士,严肃、端庄中藏着和蔼,一股清教徒的气息,随口说一句话就是警句。他早年讲道,当牧师,后来才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到各地发表演说。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十九世纪文坛的巨人,美国文明之父、超验主义领袖。可我印象里根本就没有好好读过他的书,只记得木心的三言两语:“梭罗,爱默生的朋友。爱默生有钱,梭罗穷,在爱默生家打工。”爱默生帮过梭罗很多忙,连瓦尔登湖上的这块地,也是爱默生的产业,不然也就没有梭罗的湖畔之居了。看门口的牌子,谈论这两个人复杂的友谊是这家书店的固定节目,可说到底还是没读过他的书,晚上回到住处才后悔应该找一找他的故居的。

不过,去收银台之前,我顺带着挑了本《爱默生诗集》,就算给自己启蒙吧,虽然启蒙这种事情以我现在的年纪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不如算作来康科德的纪念物更好一点。看着头发花白的女收银员仔细把书装进印有“Concord Bookstop”的纸袋,又微笑着附送了两张书签,感觉又多了几分纪念意义。出了书店,在战争纪念碑前站了站,补了补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就朝着瓦尔登湖的方向去了。

镇上去湖边没有公交线路,沿着WALDEN街一直走,也算方便。偶尔在岔口深褐色的指路牌上看到白色字体的“WALDEN  POND”,心里就会微微跳一下。

WALDEN  POND,是POND,池塘,不是LAKE。

LAKE才是湖。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WALDEN”看上去和“瓦尔登”一样悦目。

可是,有点奇怪啊,马路上除了我们见不到一个走路的人。

我问T:“没车的人都不去湖边?”

T说:“应该是吧。可能,想去的都有车?”

这是什么逻辑?我想了想,想不通,不去想了。看地图,3公里也不算远。梭罗说的,最快的旅行是步行。而且沿途种了不少樱花,在国内已经看它谢过一次,没想到在这儿它又开了。五月的康科德和波士顿一样,天一好便散发出让人愉快的早春的气息。不过另一种僻静的气息也在悄悄浓起来。那是森林的气息吧,虽然怎么都看不出附近有森林的迹象。感觉走了足有5公里,树枝背后忽然出现了一块蓝色的镜面。心里“啊”了一下,顺着步道往下,就是连接台阶和湖水的沙滩了。

真的是沙滩。怕沙子流失,砌了环形台阶。坐上去,正对着湖。边上,带着孩子的五口之家在沙滩上吃午饭,最小那个小孩只有两三个月大,不知道哪里不对,哭得脸通红。属于另外一个家庭的两个小家伙兴奋地踩着水跑来跑去,他们的弟弟加入不进去,只好朝着湖走一步,再走一步,像看着大海一样又好奇又恐惧。

这个湖太蓝了,太像海了,一个缩小的、藏在森林里的海,虽然我知道这是因为天气的缘故,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走近了就知道水是绿色的,从最浅处泛黄的淡绿很有层次感地一点点过度到深绿。可是,真不好判断哪一种颜色才是它的本色。站在同一个地方,也是这一会儿还觉得是绿色的,再一看,又变成蓝色的了。它果然就像梭罗写的那样,没有一处泥泞,湖底饱含细沙,水波明净得出奇,森林倒映在湖水中,如一千年前,看不到多少人类的双手留下的痕迹。

也说不定,就是因为少了人类的手,它也让有些人身临其境后感到失望。

翻开《瓦尔登湖》,译序一开头,徐迟就说:“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你最好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来看湖的人是不是也要先把心安静下来,否则会待不下去?不过,湖的神奇在于它的安静吸纳得掉一切噪音,一切来自人本身的虚浮之气。钓鱼的人,划船的人,晒太阳的人,缓慢地散着步的人,我看得见他们,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好像人只要来到这儿,自然就被湖吸进生来俱有的安静当中,连他们本身也成了湖的微不足道的点缀。

我记挂着小木屋,和T按图索骥找到那儿,面对空荡荡的九根石柱,才恍然根本就没有木屋。不是现在没有,梭罗回康科德之后就没有了。石柱是梭罗的朋友为了纪念他而建,诗人惠特曼来了,也只能在石柱边摆下一块纪念的石头。一年年过去,最早那块石头已经衍生成一座小山。放一块石头上去,成了纪念梭罗、也纪念自己来过的仪式。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透过松林望上一會儿湖水,再对着木板上的话沉思片刻:“我到林中去,是因为我希望过深思熟虑的生活,只是去面对生活中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能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要等到我临死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生活过。”

怎么样的生活,才算生活过?临死那一刻才不会后悔?读过这段话的人离开这儿,免不了带着问题想上一会儿,以至从林子里走出来,看什么都和进去之前不太一样。T想绕着湖走一圈,于是我们回到之前走的沿湖的小径继续往前。孩子的长大是一件神奇的事,总觉得不久之前T还处处依赖我,现在却是他把我带到了瓦尔登湖。不然,我可能真的想不到会来这里。

小径积满厚厚的橡树叶,依然保持着土著人当年走出来的最初的样子,时而贴着湖面,时而又离湖远了一点,不管怎么走,湖总在一侧变幻着色彩。在我的私心里,最好能在湖边坐到傍晚,最好那时能起一层雾;再好一点,坐到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不过,这次是不可能了。谁知道这里竟然连水和面包都没地方买,六点以后,就没有回波士顿的火车了。T说放寒假的时候他可以再来,至于我,还有没有下次,谁知道呢?走完一圈,忽然恋恋不舍起来,不好意思让T看出来,借口“拍张角度不同的照片”,独自走到台阶最高的地方,又望了它几眼。

梭罗说它是大地的眼睛,是“神的一滴”,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可我说不上来,有没有探到自己的天性。我有的是另外一种感觉,一种走得很远的感觉。来波士顿没觉得远,再过几天要去的纽约也没觉得远。即使飞越半个地球,也好像只是物理意义上的远,永远赶不上心里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梵高会说:“为什么,天空中那些亮点要比法国地图上的黑点难以抵达?如果我们可以乘火车去塔拉斯孔或鲁昂,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死亡抵达星星。”幸运的是,是有足够的幸运吧,在湖边的这最后几分钟里,我感觉到自己这次真的走得有点远了,是这么多年来走得最远的一次了。

回波士顿的火车上,我问T:“你来波士顿,有没有觉得远啊?”

T回答:“没有啊。就是来了一个没来过的城市。跟第一次去天津去北京差不多。”

看来基因的力量果然很大,至少这一方面他和我一样。好笑的是,他还在为小木屋耿耿于怀,说了好几遍“徐迟是不是根本就没去过小木屋啊?”

我叫他别想了,说不定照片上的木屋就是停车场我们看到的那个复制品的前身,以前的太旧了,拆了,建了现在这个。毕竟,徐迟拍那张照片,已经很多年了。

晚上回到住处,翻开《瓦尔登湖》,没错,照片下面写的就是“徐迟在梭罗的小木屋前”,并没有注明木屋是复制的。

这张照片多少给我一种错觉,也给T一种错觉,以为梭罗的小木屋还在森林中,年深日久,落满树叶和浮草的光影,永远不会消失似的。

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吧。

不过,这张照片就没有引起过别人的疑虑?试着用手机搜索了一下,却意外搜到徐迟1996年在医院跳楼自杀的信息。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一个喜欢安静的诗人,选择了这样一种猛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抑郁?因为“走意已决?”因为:“花盛则谢,光极则暗?”

从惊讶到疑惑,再从疑惑回到惊讶,半夜不得安眠。次日,按原计划去波士顿美术馆逛了一天。再后面一天,又下雨了,拖延到中午,总觉得哈佛的福格美术馆在呼喊我过去。步行不到两公里,实在很近啊!忍不住换衣服换鞋,冒雨出门。

每天都有要去的地方,伊莎贝拉博物馆是一个热爱艺术品的老太太私人开办的,比较著名的事件,是被偷掉过十三幅名画,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偷出去的,人去世了,藏品仍严格按照她的品味来摆放;连接波士顿和剑桥的查尔斯河也得走一走,以前读茱帕的《不适之地》,里面写来写去都是博士啊,印度移民啊,波士顿啊,剑桥啊,一个人穿过查尔斯河到剑桥去了,就好像再也不会回波士顿了,夫妻也好情侣也好,就此分手,一别永生,简直就是人生的一道分界线。红线地铁经过查尔斯河走的是桥上的轨道,晚上回住处,从医院这一站到MIT麻省理工这一站,地铁从黑暗中钻出来,开恩地在车窗两边露出银光闪烁的河面,想象着把某段记忆扔在桥这一边,永别了似的,过了河就不再想它。到了纽约,要去的地方更多。T先回学校了,我形单影只,在大得无边无际的纽约独自逛来逛去。看画,看教堂,看草地上拖着长尾巴跳来跳去的松鼠,看中央公园长椅上互相看着却谁也开不了口先和别人说句话的人,死死地困在自己的微笑和自尊中。难得闲半天,在房间里喝杯咖啡,读读书。我没有写游记的习惯,外出途中即便有东西想写,也会搁上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去写。

这次算是例外,一闲下来,就想写写去瓦尔登湖的经过。

在《瓦尔登湖》的第2页,梭罗说:“我对于每一个作家,都不仅仅要求他写他听来的别人的生活,还要求他迟早能简单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得好像是他从远方寄给亲人似的。”

十几年前我在这段话下面划了一条铅笔线。十几年过去,铅笔线已经变得很淡很淡,我还是又看到了,又来来回回读了几遍。

于是,趁着早餐后的闲暇打开电脑,摸索着键盘,想到的唯有远方的亲人,以及简单和诚恳。如果就这么写下去,不管最后写出一篇什么,带回来倒也不错。不料在纽约的最后几天,也就是住进杰克逊高地次日的早晨,我突然有了另外的想法。

那时我刚刚把早餐搬到阳台上,坐在铁制的小圆桌边,被几棵大树重叠起来的树冠笼罩着,慢慢享用面包、香肠和咖啡。

面包是边上的小超市买的,最便宜的一种,2美金多一点,又厚又长一条,直到离开纽约都没吃完;香肠也出自这家超市,只有两种而且都很便宜没什么可挑随便拿了一袋,不知道塞了什么馅,借女房东的平底锅煎到皮焦都没熟,用刀切开再煎,也还是不行。最后又用热水泡了才勉强熟了。咖啡是女房东提供的,可惜味道实在一般。

夜里两三点钟刮起的怪风已经停了,云层还是堆得厚厚的,太阳时隐时显,随时可能被风刮走似的忽而炽亮,忽而苍白。我出神地看了一会儿,突然浮上一个念头:辛苦地积攒了很久的旅费,吃着精打细算买下来的食物,就是为了住到别人家,在别人的房子里,看着不一样的街景不一样的光线?

难道我就是为了寻找这些?就是想体验一下别人的陌生的生活?还是我一直在找曾经可能发生然而最终并没有发生的生活?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吃完早餐我多坐了一会儿,还是按原计划出门。已经是行程的最后两天了。既没读完《瓦尔登湖》,也没完成去瓦尔登湖的游记。一起吃了一顿印度餐后,T送我去机场。下午4点半,飞机飞往上海,T已经回到寓所,继续他的孤独的留学生活。14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让我觉得困倦,人还没落地,途中看见过的一切已经开始一步一步地远离我了。

《瓦尔登湖》的最后一部分,是回来之后读完的。在十六年前被我扔在一边没看的《结束语》里,梭罗引用了威廉·哈平顿的诗《致友人》——

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

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

地区未曾发现。那么去旅行,

成为家庭宇宙志的地理专家。

竟然是这样。真的是这样吗?此前我们谈梭罗只谈到去湖边,谈如何“简单生活”,如何“与自然相处”“潜心思考”。惟独“转向内心”从来不谈。难道好多人跟我一样,只读了书的前半部分,便自以为读完了读懂了,或者受不了译者的某些文笔,干脆弃之不读?究竟谁也不知道,写了超长的《经济篇》,写了《寂寞》、写了《冬天的邻居》的梭罗最后想说的不是叫我们去湖边隐遁,一个人去过孤独的生活,不是要走上最远的西方之路,而是——“到你内心去探险”。

是因为悟到这一点,他才中断湖畔的生活,回康科德,回他本来应该生活的地方吗?

恍然和惊诧之下,脑中竟然浮想起某一年和朋友一起去西园寺,在我们分别前,最后一个转身之际,看到题写在寺内的一块匾额:莫向外求。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两个就像突如其来受了佛陀的点拨,以至豁然开朗——反正我们已经见过了,酒喝过,话也说了——是可以对视着说:好了,我们已经有所收获了,可以走了。

可是,谁知道呢?如果不是五月的波士顿,五月微风轻拂的瓦尔登湖——它让我明白我一直在寻找的并不是脚能到达的现实,而是心能到达的现实——如果不是梭罗和他的湖,不是石头垒起来的祭塔;还有美术馆展厅里的肖像和风景,罗斯科永远在画布上飘浮的色块,直到博物馆清场前的最后半小时才蓦然遇到的卡拉瓦乔的“音乐家”,专注得忘了时间,忘了玻璃的存在;还有途中遇到的一生只见一面的人,难道真的不需要借助这些,只需要一些啟示,来自书的启示,来自文字的启示,我就能找到自己内心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地区?

更加难以预料的是,此时的我,就像是突然醒悟了。假以时日,是否又跌入谜团?悟与谜团,究竟是活着的人的两种摆脱不了的状态。用不了一两年,我又会收拾起行李,奔向一个让我觉得非去不可的地方?

在纽约,

我能想到的只有木心

在纽约的最后三天,订了杰克逊高地的民宿,一个带阳台的干净小房间。住进当晚,我查地图,去82街的木心旧寓步行只要半个小时。这么近吗?得忍耐一下才不至于连夜出门,照着25-24A这个地址找过去。

最后一天去有最后一天去的实际理由:因为近,因为走路就可以,回来正好收拾东西退房。

然而,最后一天的早上下起了大雨。看着树枝被风刮得直立起来,我延挨了一个小时才带上雨伞匆匆出门。到了楼下正准备撑伞,发现雨停了。再走几步,地上也干燥起来,就像没有被雨淋过。只是天还阴着,风吹过偶尔带着几滴雨滴。既不太过明亮,也不太过阴暗,做梦去某个地方往往就是这种天色。这是对我的眷顾吗?跟着导航拐到82街,想到之后直走就可以了,竟然紧张起来,觉得自己是在欺一个不在的人,欺一间不会讲话的房子,没办法开口拒绝我。

有了这样的念头,脚就踯躅起来,只想慢一点,把这段路再拖长一点。

37大道有地铁站,四周冒出来各种店铺。这个点大部分还没开门,靠着零星卖蔬菜水果、汉堡披萨的店铺,也撑出一个热闹的场面。这里随便怎么看都只能看到普通人的生活。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引福楼拜的话:“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每次读到或者想起,总觉得有几分自沉的悲壮。不过,像个普通人那样生活终究是容易的,混在人堆里挑挑拣拣,思虑着带点什么水果回去,再来点啤酒炸鸡,到家脱掉鞋子,东西一放,窗一开,这一日就很舒齐了。

地铁不时从头顶的钢架上飞奔而过,积水顺着绿色的钢架洒在路面上。印度人的烧烤摊飘出浓烟,路过的人一个个从烟里穿进穿出,脸色如常。

一边东看西看,一边随手拍着街景、招牌。最后一天,突然贪心起来,什么都要拍一拍,免得日后想起这一天找不到凭据。管他穿着前卫,步履蹒跚,像艺术家,还是像流浪汉。没人看着有伤,习惯性的表情、步态里藏着深不可测的灵魂和思绪,只有孤独藏不起来,随身带着寸步不离。木心大概无数次一个人走过82街吧。在地铁震得人发颤的声响里等红灯,跳开积水,避开走得太近的人,心怀善意看着途经的一切。

再往前,店铺稀落,终于一家都没有了。过了北方大道,公寓楼的宁静渐渐被别墅的寂静代替。除了鸟叫,再听不到别的。每幢和每幢只在屋顶、走廊、门前的花园略有区别。百度说这片区域以前以拉丁裔为主,其次亚裔,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这样。有一家的园中有棵超级大的油菜,开着花,已经长到1米多高。我停下来看,本能地觉得这里住的应该是个中国人。

过了31大道,心里还在想,25-24A,应该是在25大道上,那就还得走五六个街区。然而,已经看到了,红棕色,砖砌,通往门首的小阶梯砖垛、扶栏,和照片上一样。

铁栅门关着,望进去只觉得天井很小,矮墙上的盆栽大多已干死,只剩半盆开着颜色纷杂的花,搞不清无主还是左边房间的租客在侍弄。整幢房子,也只有这一间门前拄着扫帚,窗后挽起粉色的窗帘。当中一间门上挂着歪掉的“福”字,窗台却有一尊圣母抱着圣子的小雕塑,神态安详地护佑着无人的居所。一把让要想起路易十四的旧椅子贴着窗台,两根横档已经失踪,却依然有着泰然的姿态,迎接着进来的人。

25-24A写得大大的贴在右侧靠近阶梯的墙上,底下划着箭头,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当时慕名来此上课的人?我几乎看得见他们略带犹豫地辨认过门牌号然后飞奔上楼。我也几乎看得见木心从寓所的门后面走出来,依着扶栏,往远处眺望。

他是有这么一张照片,拍的人站在阶梯底下,用了仰视的角度,使他愈见超脱出尘。“一种小规模的君临万物之感。”他自己的话。

那时扶栏颜色还是深色的。毕竟,从他1996年搬离算起,已经23年了。这扶栏想必在深色和浅色之间轮回了不止一次了。这里不算木心在美国住得最久的地方,却因为和一群画家聊过五年文学,因为两册《文学回忆录》,成了让人追忆的地方。

只是,五年前我在书最后一页的空白处随手记下“2014年2月17日,读完第二遍。下午,阴雨”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里。而且,门后面的铁丝网有块地方是破的。这又是眷顾我吗?试着伸手进去拨下插销,门开了。阶梯只有短短六级,到顶就是照片上木心“君临万物”的地方。门窗关着,窗下若有若无留了一点空隙,一顶帽子随意地夹在玻璃和百叶窗帘之间,灰塌塌皱巴巴,不像是木心的物件;悬在半空打了个结的窗绳,也分明多年没人拉过。想来这房间不会空关上23年没有一个租客。可是,锈迹,灰尘,比陈列在乌镇纪念馆里的遗物更像遗物的帽子,统统散发出这里经年无人的气息,让我宁愿相信自从木心搬离,这里就没人再住进来过,里面的一切保留着过去的原样,书架,乐谱,花草,讲义。

太阳突然从阴云后面浮出来,忽隐忽现落在窗台上,竟如烛光一样让人恍惚。

应该惭愧,2014年以后,我就没有再重读过《文学回忆录》,读的时候撼动过我的那些话也大都想不起来了。

如果现在他仍活着,住在乌镇,我想我也是不会上前敲门的。

正因为他不在了,2014年我才会去乌镇纪念馆,席地而坐看滚动播放的《最后一课》;所以此刻我才会坐在台阶上,什么也不为的只是安安静静地坐上片刻。

有一阵,我觉得该走了,抬起身转向大街的一面,想到好心的房东准许我晚一点退房又坐了回去。

这里离拉瓜迪机场已经很近了,却没有飞机起降的噪音。有的只是鸟鸣,清脆,响亮,我听着,还是一鳞半爪地想起读过一些话:

“让你的艺术教育你。”

“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里没有这样便宜。”

“艺术家是靠直觉创作的。”

很难说这些观点改变了我什么,改变了多少。也可能不好算作改变。我以前就是“这样”,只是不知道“这样”对不对,而且“这样”得很浅。读了《文学回忆录》之后,才恍然原来可以“这样”,尽可以“这样”下去,“这样”得更深一点。

阶梯下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个南美人,在跟我打招呼。我用有限的英語解释“这里以前住过一个作家。”就不知道说什么了。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朝路边的车走去。看着他的背影,我忽然想起来,喊住他,请他帮忙拍张照片。

光线不太好,拍出来的人也是黑乎乎的,不过,好歹“留此存照”了。而且,这个人怎么出现得这么及时?简直就是为了给我拍照才冒出来的。如果我的英语好一点,就可以问问这里的房子为什么没租出去?他是左边房间的租客,还是左边房间的租客约他过来安装什么?我始终没有把他往房东的方向想,可能实在不觉得他像房东吧。

回去的途中,路过一家住户的园子,看到一只松鼠。想到这或许是这次出来遇到的最后一只松鼠,停下来看它。

它也停下来了,衔着一粒坚果,一动不动看着我。为了不打扰它藏宝贝,我走开了,以为它也走了,快到街口回了下头,发现它还在那儿看着我,倒疑惑起来。

现在我在家里一边回忆,一边试着想记下那天:路上不愿意走得太快的心情;走上阶梯,对着窗台垂手而站,却说不清自己在哀悼什么,只觉得那只旧窗台爬满让我哀悼的人和事。已经往生多年、不相往来也多年的人,全都站在那里,微笑着没有声音地看着我。一桩桩旧事翻卷着像头顶灰白的云层轻飘飘地移过,无一物能够倒退,再来,重聚,只是与它对视都能让我流下眼泪;最后一次返回住处的路上被一只松鼠像朋友一样目送。

五年没有动过的《文学回忆录》,又被我从书架拿了下来。有时随便从中间翻开一页,读几行,有时翻到最后,看看照片上我已经去过的那幢房子。后记中提到,有次上课,木心进门就说,一路走来,觉得什么都可原谅,但不知原谅什么。就是那天,他回家后,写成一首“原谅”诗,题目就叫《杰克逊高地》。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 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猜你喜欢

爱默生瓦尔登湖木心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木心《从前慢》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张岪与木心
张岪与木心
爱默生的“尊严”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作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