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年会暨“视界融合: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03-13罗小冉

高校社科动态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学艺术

罗小冉

(中国传媒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

2019年8月16日至19日,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年会暨“视界融合: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胜利召开。中华美学学会属于国家一级学会,也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美学学术团体,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王朝闻、汝信等先生都曾先后担任过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学会于20世纪创办了《美学》《美学译文》及《外国美学》等杂志,为其成员发表论文提供了机会,也推动了美学研究活动。本次大会由中华美学学会和东北大学共同主办、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艺术百家》《文艺研究》《外国美学》等多家学术期刊和机构协办。本次会议共收录相关论文200余篇,与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国际美学学会前会长高建平,中华美学学会顾问聂振斌、徐碧辉,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付晨明及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大会开幕式。

与会专家和学者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等系列讲话为指导,围绕“当代美学或艺术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多学科视域融合中的当代美学问题”“中西方视域融合中的美学理论建构”“中国现当代美学的知识谱系与学科建制”“中华美学精神的经典阐释与现代转换”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现择要归纳如下:

一、当代美学或艺术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在本次会议讨论的问题之中,当代美学或艺术哲学基本理论问题是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学者们各抒己见,取得了丰硕成果。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潘立勇于《休闲美学的理论品格》一文中从休闲美学的内涵、特点以及基本理论要素三方面来论证休闲美学的理论品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澜在《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意义》一文中谈到,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通过反思判断力的批判,寻求自然概念领域与自由概念领域统一的超感性根据。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于《从“去实践化”“去本质化”到“去美学化”——关于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后的思考》一文中表示,当代中国美学经历了从“去实践化”到“去本质化”再到“去美学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实践美学的脱胎换骨最为成功,而之后美学面临着从“美学”到“后美学”的根本转换,“美学的重建”与“非美学的思想”是当代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全新历史使命。中山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黄子明《他人存在与自我意识之矛盾的扬弃之路——从〈精神现象学〉分析》一文立足现代视角,试图打破传统对安娜和伏伦斯基正面的解读方式,紧扣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细节,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意识成长的视角进行解读。东北大学博士生林静怡在《情感激荡色彩炫目的流亡赞歌——东北流亡文人书写的美学特征》一文中,阐释了东北流亡文人的文学创作因“流亡”二字而富有灵魂,“流亡”赋予了它深刻的文学内涵、深厚的文化价值与恒久的历史意义,更赋予了它独特的美学特征。她认为东北流亡文人的文学创作一般以民族大义与英雄崇拜为核心,以书写情感激荡、色彩炫目的流亡故事为主要内容,更加倾向于呈现 “隐晦表达、曲笔抗战”的文学风格。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陈长利《阅读的观念史:西方文学接受思想研究》一文认为,西方文论经历了五次转移,不同的文艺范式蕴含了不同的接受观念,以图从对西方文学接受思想的系统反思和理论描述之中找到西方阅读观念史的认识意义。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庆丽在《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书写》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古代城市人与乡村人的关系,同时还谈到城市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她认为中国古代城市与乡村衍生出的文学记录着当时的文化,城市的文化需求成就了城市文学“雅俗共赏”的特色。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韩模永在《网络文学“四要素”变迁及其批评标准的空间维度》一文中,用“文学四要素”来阐释翁格洛文学的变迁。他认为网络文学的网络性需要重点考察网络文学的技术性、媒介性、碎片化、空间性等多方面特征。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冯露于《“作为艺术的摄影”与“作为摄影的艺术”——本雅明视觉文化思想的美学意蕴》一文中,围绕本雅明摄影理论中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革命性的转换,论证了在视觉文化思想发展进程中,哲学性反思走出摄影艺术化、审美化的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凌乐祥《定义艺术的艺术:论西方艺术概念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文就艺术的定义进行探讨,作者从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各种艺术定义对普遍性(如美的本质)和特殊性(如审美和历史性)的规定来考查各艺术定义并倡导界定艺术时应从具体的历史时代出发,注意克服西方传统艺术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以超主客关系来显现各类艺术作品的“未显明”特征,从而做到艺术概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二、多学科视域融合中的当代美学问题研究

随着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视角研究美学成为流行趋势。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孟凡君于《认知神经美学对“意象”“幻象”研究的启示——泽基神经美学研究》一文中把神经学与美学相结合,对认知美学现象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讨论。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谢纳《空间转向与空间美学》一文把空间与美学相联系,他认为空间美学对当代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学科的面貌,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态势。文中分别探究了空间美学、空间生存性、空间审美性与空间体验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尝试为当代美学建构提供崭新的理论视域和资源。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周清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获奖电影荒原文化转基因刍论》一文中认为,东方主义视界中西方现代电影和后现代电影文化基因被移植进入中国海外获奖电影并形成荒原文化转基因体系,因为文化语境、现实基础、观众接受和审美品位,中国海外获奖电影因荒原文化转基因在国内产生文化排异反应。对此他建议中国电影应根植于中国现实,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正本清源,走向世界。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程相占等在《美学何以是生态的?——以米克为讨论中心》一文中把生态与美学相联系,他们认为米克的生态美学开始正视审美活动中人类的生物属性、艺术与自然的生态性欣赏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性关联,在价值论上反思了传统美学理论中“人类中心主义”对人们审美观的误导。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赵耀在《人工智能的双向限度与美学理论发展的新机遇》一文中表示,人工智能具有双向度性质,一方面基于其数据算法的运作机制存在形式逻辑的欠缺,不可能彻底替代人的社会历史实践;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虚拟现实功能却可以通过人类经验的生成与复制重构人类的认知结构,存在着颠覆人类本质的可能性。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旭在《媒介技术视野下的微文化审美悖论》一文中指出,微文化是高度依赖媒介技术的网络文化,其技术依赖体现在生产、接受和传播等方面,技术对人文的碾压导致微文化出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审美问题。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季芳等在《补文化研究断层,再现古代唯美灵魂——评刘显波教授专著〈唐代家具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唐代家具研究》的评价和阐释,再现了唐代家具的风格、审美和文化。他们认为这部专著展现了家具文化在一个转折与交汇的时代丰美的历史印记、高境界的造物理念与水准,且弥补了家具断代研究的相对空白,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和承前启后的学术意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教授彭笑远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美育思想及对少儿美育的启发》一文中,一方面细致地梳理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历代的阐释,另一方面强调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幼儿语言表达、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审美感受培养的重要性。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教授张伟在《论美学理论的融合与创新》一文中对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美学要发展势必要促进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三、中西方视域融合中的美学理论建构研究

美学是一门富有包容性的学问,学界在吸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华之外,还积极地走向世界,把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融合,推进美学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伟《歧路两可间的文艺美学》一文对文艺美学发展地位逐渐弱化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在文中高度赞扬了朱光潜、宗白华等先生,认为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应该兼容并包,充分吸收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吉华《从“Aesthetics”到“中华美学”:意指性概念的话语移植与本土建构》一文力图打破以西方为本位的传统美学研究方法,他关注“中华美学”内部的有机生长蜕变及其话语体系与理论模式的形成,并提出要审慎地确立符合“中国化”的美学新标准,以此实现中国“美学”学科的自我圆融目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韦拴喜在《杜威美学与李泽厚美学的互证互通》一文中,从叙事风格、思想旨趣、理论内核三方面论述了杜威和李泽厚二者的共通性。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杜晓杰在《中国动画美学的诗意回归:〈白蛇:缘起〉论略》一文中,从动画技术角度切入,意在表明《白蛇:缘起》应以诗意的方式借助动画技术呈现中国动画美学的精髓,在叙事、形式技巧、精神特质等方面都要富有中国美学特色。山西工商学院美学研究所研究员牛三平等在《基于康德的哲学观探讨审美活动与道德培育》一文中,把康德的哲学与中国教育学相联系,认为学校道德培育需转换理念,着重提供适宜环境,以生活实践为阵地、审美活动为手段,逐渐形成行为的“动力定型”。大同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李彩霞《中西方融合视域下美学意象论研究》一文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切入,就审美艺术心理的发展和规律进行揭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天道《中国生态美学之审美生存态势论》一文从中国生态美学着手,对传统生态美学的“天人合一”“以天合天”以及现代生态美学思想进行再阐释。大同大学美术学院讲师闫雪峰《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逻辑——吉登斯的艺术视野及中西艺术“现代性”问题的差异》一文将关注点放在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艺术的某种关联性上,从“抽象系统与现代主义的艺术自律”“全球化与现代主义的精英化”以及“反思性与现代主义的自反”三个方面勾勒出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逻辑,在此基础之上又讨论了现代性的地域差异及中西方艺术审美的不同趋向等问题。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柳思如《东方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以赖特有机建筑论为例》一文谈到,西方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受到了以道家为代表的东方思想的影响,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有无相生”等理念融入到他的“有机建筑”论中,这不仅彰显了东方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刻影响,而且是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有力见证。

四、中国现当代美学的知识谱系与学科建制研究

中国现当代美学的知识谱系与学科建制是此次美学大会讨论的重点之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史红在《舞蹈美学的知识谱系》一文中指出,舞蹈美学的兴起是整个舞蹈学、美学体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并指出了我国舞蹈美学潜在的一些问题。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军《论“有意”与“无意”及其美学史意义》一文,围绕“有意”“无意”这一组中国特色美学范畴及其衍生的范畴谱系,总结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表达方式,进而揭示“有意”和“无意”在美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友峰《自然美的理论谱系及其问题》一文贵在尝试厘清 18 世纪以后自然美理论谱系等问题,这有利于中国生态美学的体系建设。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简圣宇《基于传统心学的“怡情论”美学思想:戴岳在 20 世纪早期的探索和尝试》一文认为要全面而立体地还原20世纪早期的中国美学知识系统,就有必要研究戴岳在美学中的得失。他在文中强调了戴岳的美学思想具有芜杂而散乱、“以审美直观改造社会”的缺陷。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健《唐代美学的“思”与“境”》一文梳理了“思”和“境”的流变,从“思”与“境”的出场到“神思”“境中象”“思与境偕”等概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吕峰在《从“哑言”到民主——论朗西埃的文学政治观》一文中提到,朗西埃借鉴了同时代其他理论家的相关表述,尤其从维柯的思想中获得启发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朗西埃把文学和美学的政治思想体系相融合,为后人的美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考路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冬梅《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之演进:基于学科制度的视角》一文力图从知识形态、学科谱系、制度机构等方面对美学学科进行全方位考察,从而促进美学学科的良性发展。

五、中华美学精神的经典阐释与现代建制研究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如何发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学者们就传统经典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再阐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望衡在《开放国策与唐代音乐的繁荣》一文中指出,唐代开放的国策在音乐上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当时社会对音乐极为宽容;二是唐代宫廷歌舞节目中,保留了大量以娱乐为品味的作品;三是当时的音乐节目吸收了很多外国艺术的成分。作者还在文章中强调了唐代开放的政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刘成纪在《近古金石学与王国维“古雅”概念的生成》一文中表示,中国人对器物的雅赏起于北宋金石学的补经证史,此后逐步审美化,至清代则以乾嘉考据之风为基础,最终走向饱满和成熟。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刁生虎在《〈周易〉思维方式与中国美学传统的历史生成》一文中认为,《周易》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隐喻象征、直觉体悟等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美学历史生成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瑾在《道家美学的现代境遇与意义生发》一文中,以“新道家学派”的划分、“中国艺术精神”对道家美学意义的彰显以及道家美学影响史研究的启示等三方面的内容,来阐明道家美学现代的境遇和现代转化问题。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石明对儒家美学精神元素“中”的内涵进行阐述。他以宋代的程颐及其学生吕大临的讨论为切入点,详述了二者对于“中”这一概念认识的差异,并阐述了“中”的内涵在二者论著中得到了增值与拓展的观点。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左剑峰于《论儒家的审美方式——对孟子性情论的美学阐释》一文中肯定了孟子的“四心”对中国古代审美思想方面的影响,他认为重视“四心”的审美方式在道德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缓解道德主体内心的冲突,同时还可以抗拒在道德活动中对既有观念和规范的非语境化运用。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博士生朱海坤于《郭象〈庄子注〉阐释问题的研究现状、趋势与价值》一文中,以郭象的《庄子注》为对象,回顾了对郭象《庄子注》阐释问题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对于此问题可以从三方面来说明,一是“寄言出意”是否为郭象《庄子注》的基本阐释方法;二是郭象的其他阐释方法;三是郭象的思辨方法混同于阐释方法。然后他从阐释立场和效果、条件与方法、价值及原则等方面对郭象《庄子注》阐释问题的研究进行展望。最后,他认为郭象《庄子注》阐释问题对魏晋玄学研究、中国阐释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吴中胜在《孟子“大丈夫”说与中国文论精神境界话语的建构》一文中,谈到孟子眼中“大丈夫”具有“居广居,立正为,行大道”的特点,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气魄,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精神,这些特点对中国古代文论精神话语的构建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图书馆的程宏宇于《华夏戏曲艺术审美思潮发展与创新》一文中总结了秦汉、唐宋、明清、现当代这几个时期戏曲艺术的不同特点。他认为每个国家、民族都应该清楚自己的文化传统,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华夏戏曲艺术走向发展与创新的道路,从而推动华夏艺术全面振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王秋萍在《甲骨文“意”“象”关系的历史追问与现代转换》一文中认为甲骨文的匠心设计体现了商周先民对美的认识已在感性直观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渐有了思维规律的探索与认知,并集中体现在意与象的关系上。这为当下中华美学解决语词秩序与事物秩序、情感表达等关系问题提供了借鉴性的思考。

此次大会参与学者广泛,议题丰富且深刻。参会学者的讨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无论是在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方法方面,都对当下和未来的美学发展有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美学艺术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生活美学馆
VR崂山:虚实相生的美学
纸的艺术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