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中的特殊贡献
2020-03-13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圣经,是流传最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过程中,恩格斯作出了极其重要的特殊贡献。《共产党宣言》最初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建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形成了《共产党宣言》的“胚胎”形式,为创作《共产党宣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在同空想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恩格斯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共产党宣言》“创作权”,并撰写了《共产主义原理》这一《共产党宣言》的初期形式;恩格斯以真正革命家和严谨思想家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否定自己创作出来的《共产主义原理》,向马克思提出创作《共产党宣言》的倡议并得到了马克思的赞同;在《共产党宣言》创作过程中,恩格斯全程参与并倾心支持马克思。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恩格斯长期把功劳归于马克思一个人而几乎不谈自己的贡献,这种真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一、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共产党宣言》是为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如果没有这个同盟的创立,《共产党宣言》的起草就缺乏组织基础。
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成为同盟的思想灵魂,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将正义者同盟改造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恩格斯在加入正义者同盟之前就做了长期的积累和准备工作。从1843年5月起,恩格斯就同在英国的正义者同盟建立了联系,结识了卡·沙佩尔、约·莫尔和亨·鲍威尔等同盟主要领导人,为日后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了组织基础和干部基础,这些人在正义者同盟改造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共产党的主要协作者和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1845年7月到8月,在恩格斯的推动、资助、陪同下,马克思到英国进行为期6周的考察,期间他们会见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沙佩尔、莫尔等,同他们互通思想并结下友谊,为后来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1846年初,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设法在伦敦、巴黎和德国建立分支机构,力图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团结各国工人运动的先进人物,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准备条件。1846年8月,恩格斯受通讯委员会的委托前往巴黎,在正义者同盟巴黎各支部的工人成员中间宣传共产主义,组织通讯委员会,并同工人阶级运动中存在的魏特林主义、蒲鲁东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
1847年1月,根据同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认识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的正确性后,正义者同盟伦敦委员会派约·莫尔为代表先后到布鲁塞尔和巴黎会见马克思和恩格斯,邀请他们加入同盟并指导同盟的改组和发展。在确信同盟领导者愿意改组并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后,恩格斯和马克思决定参加同盟。对此,恩格斯在1885年回忆道:“1847年春天莫尔到布鲁塞尔去找马克思,接着又到巴黎来找我,代表他的同志们再三邀请我们加入同盟。他说,他们确信我们的观点一般正确,也确信必须使同盟摆脱陈旧的密谋性的传统和方式。如果我们愿意加入同盟,我们将有可能在同盟的代表大会上以宣言形式阐述我们的批判的共产主义,然后可以作为同盟的宣言发表;同时我们也将有可能帮助同盟用新的符合当时条件的适当组织来代替它的过时的组织……于是我们加入了同盟。”[1]
恩格斯在同盟改组大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1847年6月2日到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当时,马克思因为缺乏到伦敦参会的经费而缺席会议。恩格斯作为同盟巴黎区部代表在大会上坚持和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式各样的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赢得了同盟领导人的支持和拥护,确定科学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基础。恩格斯讲道:“1847年夏天在伦敦举行了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威·沃尔弗代表布鲁塞尔各支部,我代表巴黎各支部参加了这次大会。这里首先进行了同盟的改组。密谋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切旧的神秘名称都被取消了;同盟现在已经是由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以及代表大会构成的了,并且从这时起它命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2]
在这次会议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原来的模糊性口号“人人皆兄弟”改为具有鲜明阶级性的新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盟在自己的章程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这就表明同盟已经站在了共产主义立场上,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同盟在组织原则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既强调各级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同时又强调了中央委员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核心权威。这就是说,世界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正式诞生。
这样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当然需要制定一个体现政党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组织制度和策略原则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就是这样的政治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这个纲领经历了复杂的斗争过程和艰辛的创作历程。
二、起草《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形成《共产党宣言》的“胚胎”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了作为政治纲领草案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①以下对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引述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380页,不另加注。,并经大会讨论通过后发送到同盟各区部和支部进行讨论。
以问答方式拟定纲领草案,在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前就已经讨论并确定下来。正因为如此,恩格斯给大会起草的纲领草案采用的是问答形式的稿本。这个草案围绕着一些基本问题展开,形成了22个具体问题,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也提出了共产党的一些重要策略原则,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提供了理论基础,制定了政治纲领。
关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提出:共产主义是关于奴隶、农奴或手工业者不可能实现而只有无产者才可能实现的那种解放的学说;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就是通过要废除私有财产而代之以财产公有,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以财产公有为特征的共产主义,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和殖民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活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只有在机器和其他发明有可能向全体社会成员展示出获得全面教育和幸福生活的前景时,共产主义才出现”。
关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历史使命,《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提出: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力量,为了实现财产公有的共产主义,必须首先启发并团结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就是完全靠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为生的社会阶级;无产阶级并不是一向就有的,它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采用机器)而产生的,它同先前时代的奴隶、农奴都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历史发展,人类社会产生了两个逐渐并吞所有其他阶级的新的阶级,一是几乎独占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资产阶级,二是为了换得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废除一切所有制才能解放自己,通过消灭财产、竞争和一切阶级差别而获得解放。
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和共产党人的策略原则,《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指出:革命不是随心所欲地制造的,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的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群众的发展是不能命令的,它受到群众生活条件的发展的制约,因而是逐步前进的。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发展都受到有产阶级的暴力压制,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敌人用暴力引起革命。如果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因此最终被推向革命,共产党人将用实际行动来捍卫无产阶级的事业。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实行财产公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一旦实现了民主制,第一个措施就是保障无产阶级的生活:一是要限制私有财产,以便为私有财产逐渐转变为社会财产做好准备,例如实行累进税、对继承权实行有利于国家的限制,等等;二是让工人在国营工场和国营工厂以及在国营农场工作;三是使所有的儿童享受公费教育,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在国家设立的机构中受教育和学习。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纲领性文献,是《共产党宣言》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和最早样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中曾多次谈到过这一重要文献。当然,《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在仓促情况下制定出来的,仅仅是一个供进一步讨论的草案,一些论断还有粗糙和不准确的地方,某些地方还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特别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按照固定的问题来回答,所以不系统、不完整。作为普及一些重要观点的知识问答还可以,但是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则必须要做进一步完善。1847年6月9日,代表大会最后一次全会肯定了这个《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后,同章程草案一起分发到同盟各支部去讨论,为起草正式的纲领文本奠定基础。
三、经过激烈斗争赢得极其关键的《共产党宣言》“创作权”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致同盟盟员的通告信中,同盟中央委员会的负责人沙佩尔、沃尔夫把《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作为要讨论的文件,分发给各个区部和支部,要求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提交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形成政治纲领。通告信写道:“关于共产主义信条的问题……一个有用的信条将会带来益处,因此,对待这一步骤必须特别慎重……代表大会决定草拟这个提纲,把它发给各支部讨论、编写,各支部要把修改建议与补充意见寄给中央委员会。……我们一方面想离一切粗制滥造体系的行为和庸俗的共产主义远一点,另一方面又想避开多愁善感的共产主义者关于爱的粗俗无聊的呓语。相反,我们力求通过对共产主义所由产生的社会关系的不断考察,永远保持一块稳固的基地。我们希望,中央委员会将从你们那里收到很多的补充意见和修改建议,并且再次要求你们就这个问题进行特别热烈的讨论。”[3]通告信发出后,很多支部和区部并没有认真对待,对此中央委员会在后来的信件中曾经抱怨过。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领导的布鲁塞尔区部却不然,他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并给中央委员会回复了重要意见。
1847年10月,恩格斯从布鲁塞尔来到巴黎,很快就被选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恩格斯参加巴黎区部委员会后,马上在委员会内围绕着同盟纲领的起草问题进行激烈争论。这个争论及其结果,在《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事件。
1847年10月22日,巴黎共产主义者同盟区部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同盟纲领草案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恩格斯旗帜鲜明地宣传他和马克思刚创立不久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力图使刚刚创建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摆脱空想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想——也就是上述通告信中所说的“粗制滥造体系的行为和庸俗的共产主义”、“多愁善感的共产主义者关于爱的粗俗无聊的呓语”——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的正确方向发展。在这次会议之前,“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代表人物赫斯提出了一个纲领修正草案,恩格斯对这个草案进行了尖锐批判。经过激烈争论,会议否决了赫斯的草案,并委托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基础上写出新的纲领草案,提交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对此,恩格斯在1847年10月25日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我立即被选进了区部……我们很快又会更加壮大起来了。对莫泽斯(即赫斯-引者注),我开了一个很厉害的玩笑。他的确写成了一篇绝妙的教义问答修正稿。而我就在上星期五的区部会议上对这篇稿子按问题逐个进行了分析,我还没有来得及谈到一半,大家就表示满意了。在没有任何反对的情况下,委托我草拟一篇新的教义问答在本星期五的区部会议上进行讨论,并且要背着各支部直接寄往伦敦。”[4]
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巴黎区部委托,起草一份新的同盟章程,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细节性问题,但是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创作来说,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正是因为通过斗争,恩格斯接受了代表巴黎区部起草章程草案这个关键任务,他和马克思才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创作权”,为创作《共产党宣言》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文献,打下了一个关键性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创作权”,《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和诞生将会出现另外的一种格局,甚至可以说就不会再有《共产党宣言》了。
四、以自我革命精神否定《共产主义原理》并提议创作《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接受委托任务后,很快就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①以下对《共产主义原理》的引述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57-374页,不另加注。这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以问答形式,用26个问题简明回答了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等重要理论问题。
《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学说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废除私有制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社会革命,要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废除私有制;私有制不是一下子就能废除的,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原理》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由于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占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消灭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埋葬资本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共产主义原理》还阐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手段;拟定了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应实行的措施;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某些极其重要的纲领性的和策略性的原则,阐述了共产主义者对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流派的态度。
同粗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相比,不论是在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科学性,还是在文字表述的精准性方面,《共产主义原理》都上升到了一个崭新境界,虽然依然按照同盟中央委员会的要求采用了问答形式,但在每一个问题的回答中都能够把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思想比较准确地体现出来。因此,《共产主义原理》基本上是一个成熟文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共产主义原理》的主要内容大都写进了后来的《共产党宣言》中。
恩格斯以问答的形式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完全是按照同盟中央委员会的要求来做的。他自己对这样的教条形式并不满意,因为这种形式固然很简明,很通俗,但是无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分析,作为一个全新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是不够格的。
正是因为如此,《共产主义原理》刚刚完成,恩格斯就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严谨、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负责、勇于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对自己起草的这个《共产主义原理》文本,从名称、形式、内容上提出了重大的或者说是颠覆性的修改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共产党宣言》的形式重新创作。
1847年11月24日,恩格斯致信马克思介绍了《共产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提出应当以“共产主义宣言”的形式来起草纲领,抛弃此前那种陈旧的问答方式。他写道:“……请你把《信条》考虑一下。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我将把我在这里草拟的东西(即《共产主义原理》—引者注)带去,这是用简单的叙述体写的,但是校订得非常粗糙,十分仓促。我开头写什么是共产主义,随即转到无产阶级——它产生的历史,它和以前的劳动者的区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的发展,危机,结论。其中也谈到各种次要问题,最后谈到了共产主义者的党的政策中应当公开说明的那些内容。这里的这个东西还根本没有提请批准,但是我想,除了某些小而又小的地方,要做到其中至少不包含任何违背我们观点的东西。”[5]恩格斯的这一提议,得到了马克思的赞同。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决定要另起炉灶,重新起草一份新的共产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
这可以说是《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上的又一个重要事件。如果说,恩格斯是通过否定了赫斯等“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草案而取得了《共产党宣言》的“创作权”。那么,这一次,他则是通过勇敢的自我否定、自我牺牲方式,抛弃了同盟中央委员会所确定的“教义问答形式”,为他和马克思起草《共产党宣言》去除了形式上的约束。如果不是恩格斯以真正革命家和思想家的无私无畏,勇于否定自己刚刚创作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个《共产主义原理》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通过的可能性是极大的——那么,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起草纲领的决定就无从谈起,而《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则也许就不可能了。
五、与马克思携手创作《共产党宣言》
1847年11月29日—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大会上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不妥协的思想交锋,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等,坚决捍卫共产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他们二人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公认的领袖,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思想灵魂。
恩格斯在会议期间担任大会秘书,同马克思一起阐述了他们即将撰写的《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大会经过激烈辩论,接受了他们的主张,制定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并委托他们在《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以宣言的形式为同盟拟定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对此,恩格斯后来讲道:“第二次代表大会是于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举行的。马克思也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他在长时间的辩论中——大会至少开了十天——捍卫了新理论。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马克思和我被委托起草宣言。宣言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二月革命前几个星期它就被送到伦敦去付印。自那时起,它已遍历全世界,差不多译成了所有各种文字,并且直到今天还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6]
大会结束后,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在此前他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迅速用德文起草一个新的纲领文件——《共产党宣言》。1848年1月下旬,《共产党宣言》起草完毕。1月底寄往伦敦。1848年2月24日左右,《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德文单行本在伦敦出版。《共产党宣言》一问世便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共产党宣言》问世初期,在1848年的各个版本中,都没有作者的署名。一直到1850年,英国宪章派机关刊物《红色共和党人》杂志登载《共产党宣言》的英译文时,宪章派的社会活动家、编辑乔·哈尼在序言中第一次指出了两位作者的名字。
关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起草过程中的贡献,梅林在《马克思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宣言》中所包含的思想,没有一种不是马克思或恩格斯在他们过去的各种著作中表述过的。《宣言》并不是一种新的启示,它只是在一面极小的而又一尘不染的明镜中反映作者们的新的世界观。根据文章的风格来判断,马克思大概在最后的修改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不过从恩格斯的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引者注)也可以看出,恩格斯在理解方面并不低于马克思,因此他们理应被认为是《共产党宣言》的同等权利的作者。”[7]梅林的这个评价是公允的。
正如梅林所说,《共产党宣言》中的很多论断和表述,都直接是从《共产主义原理》中转过来的,这一点从两个文本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关于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等的论述都是如此。其实,更早以前,恩格斯就已经提出了同《共产党宣言》中几乎完全一致的论断,甚至很多文字表述都是一样的。例如,他在1845年底写的《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一文中就提出,“全世界的无产者却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敌人,面临着同样的斗争,所有的无产者生来就没有民族的偏见……只有无产者才能够消灭各民族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爱”[8]。这些论断同《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人阶级无国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几乎完全一样。再如,1847年10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的一段话,几乎都录入《共产党宣言》的不同部分当中:“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被共产主义者做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和大工业相伴而生的一些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控制的竞争;具有日趋严重的破坏性和普遍性的商业危机,这种危机现在已经完全成了世界市场的危机;无产阶级的形成和资本的积聚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9]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首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了集中阐述。《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完整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共产党宣言》刚刚发表,欧洲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迅速投入到这场火热的革命浪潮之中,在革命实践中检验并丰富完善《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