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3-13罗晓
罗 晓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 重庆 401120)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上述固定资产的来源多样化,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采购、捐赠、调拨,此时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事前资产配置、事中资产使用和清查、事后资产处置和账务核销。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可实现时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现状,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更好地履行职能。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家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等相关制度只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中提出了总的原则和方向,并无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此时,就需依靠各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推行到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但有的地方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导致地方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不完善,最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超标准配置、账目混乱,以及职责不明,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另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执行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管理意识。
(二)固定资产在配置上“重购置,轻管理”
因行政事业单位购进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部分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只是为了完成年底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的检查,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存在重复性和随意性,与本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符。
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首先,因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公家资产的性质,致使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使用不当,造成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和损耗。其次,未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因在购置时未考虑固定资产的长期使用,部分固定资产仅在购置当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事后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也有一部分固定资产因价值低,在购进时做费用处理,忽略了对这部分费用化处理资产的事后管理。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清、家底不明,账实不符。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部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不符。在未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尤其是大量闲置状态的仪器设备。部分事业单位为了不减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事业单位未严格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计提折旧;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对固定资产后续资本化的维修未入账,低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产处置未及时报批和核销,造成账实不符。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
完善和统一地方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主要从如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固定资产的采购制度。主要是规避行政事业单位“重购置”的现象。严格遵循政府采购的审批程序,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摸清辖区内的固定资产,能调拨固定资产,则不采购,减少财政支出。同时,也要加强对价值低的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二是健全固定资产的核算体系。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变动的精确核算,及时准确记录固定资产的每一次变动,以账实相符为目标;三是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因结合自身固定资产的特点,定期进行清查、抽查。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使用状态做好详细的清查记录。一个完善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和依据。
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为了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重视和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审计部门在关注“三公经费”支出的同时,还应该把固定资产纳入审计的关注点。其次,财政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以及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财政预算方面、审计方面、绩效考核多个角度规范、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除了从制度层面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还需要在意识层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引起全体人员对单位固定资的重视和爱护;二是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到岗到人,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对固定资产使用不当、管理不善造成的损耗,究责到底,才能让单位全体人员意识到责任的艰巨性。通过将责任落实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才能在最大限度内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加强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是固定资产精细化核算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可以让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增加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和认识,从而做好相应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工作,更好地整合资产,减少财政资金浪费,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三)努力实现账实相符
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工作,是单位账实相符的重要保障。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固定资产变动,即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折旧需与账务核算、固定资产卡片信息保持一致,涉及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及时处理。另外,固定资产相关管理人员职务调动、离职均应办理好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保在交接时账、卡、物一致,避免人员变动引起的账目混乱;二,加强部门联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盘点清查,及时了解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对盘亏、盘盈、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及时报批处理,以确保账、卡、物一致。对盘盈、报废的固定资产,单位不能擅自随意处理,需严格按照报批程序执行。因报批后变卖处理的固定资产应扣除相关税费后全部上缴财政;三,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各部门对已超过使用年限、已无法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做报废处理。对于资产市场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应聘请评估公司评估入账,同时报批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四、结束语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需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和核算能力,才能保证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中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效益最大化,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