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03-13刘洺含
刘洺含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国文化里认为,人是天地万物中最重要、最有灵气的,最有主动性、能动性的,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十分注重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中国自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礼记》中也写道:人者,天地之心也。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乱时期,社会贫富差异加剧,诸侯权势增强。这之后政府及时加强经济宏观调控,推出多项管理措施,其中如盐铁使刘晏实行了常平盐法,由政府将盐运到距产盐区较偏远的地区储存,当市场上食盐供应不足,待到盐价上涨之时,政府便将储存的盐,低于市场价格卖出,来调节食盐供应量以及盐价的标准,并同时弥补了商运和商销的不足,也防止了商人操纵盐价或从中非法获利。类似的举措例如,在粮食价格的管理上政府也积极介入,为避免发生谷贱伤农,政府采用了“丰则贵取、饥则贱与”政策,在丰收之年,将粮食存入平仓,当荒年、青黄不接之时,待粮价上涨时,开平仓来平粮价。政府调控价格,官收运销之利,这样民食、盐税都有了保障,宏观调控措施取得积极效果,都充分发挥了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的职能。以上均是在中国古代较早时期一些成功的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典型案例。
在许多现代社会的政府处理经济危机时使用的措施中,都有着我国古代推行的政策措施的影子,如货币政策、建设政府工程等政府干预职能,或人才竞争、以人为本等等民生建设举措。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借鉴中国成功案例,成功挽救国家经济的例子,本文将以罗斯福推广“新政”为例,分析中国文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在国家经济滞胀时期,政府如何进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出发点。
管仲被称为是“春秋第一相”,他曾提出国家要干预社会经济,利用货币、价格、市场等宏观经济来调控市场,实行税制改革,盐、铁专营管理,国力大振;他提出礼法并重,选拔人才,招揽游士。经过对国家经济的成功干预和调控,管仲把齐国治理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孔子曾赞叹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子》中提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在霸王事业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坚持“本”才能使国家巩固,放弃“本”则会使国家危亡。《书经》里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曾有“民为贵,君为轻”的言论。这些都是较早时期中国“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渊源,在罗斯福“新政”中这些中国古代文化都是有迹可循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他曾经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带领美国赢得二战的胜利,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他推行新政、提供失业救济以及改革经济,成功挽救国家。1882年1月,罗斯福出生于纽约,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见多识广。1921年,他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但却没有放弃自我,没有放弃政治理想和信念,坚持与疾病搏斗。这位轮椅上的总统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强大做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是永远的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对普通人的尊重”,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丰功伟绩。
1929年至1933年期间,美国经济大衰退,罗斯福的上一任美国总统胡佛放弃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单纯依靠自愿互助的形式,导致了投机行为日益猖獗,社会经济大面积衰退,失业率陡增,人民生活痛苦,当时,美国近1/4的人口面临着失业,在多个地区中,到处都是饥饿的人民,在1933年3月份,全国大约有1500万人失业,就业率降到60%,解决劳动人民的生活需要成为了最迫切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斯福继承了一个破败的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赚取利润,若任期自由发展,社会生产秩序将会失控,生产过剩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经济改革,积极推出“新政”,采用国家职能进行干预,以此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保护自由经济的同时,维持社会供需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点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兴办国家公共项目,来逐步推进经济恢复,救助饥民以及失业人群,这种方式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也保障了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经济有了明显改善。
罗斯福政府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以工代赈”,积极对贫困问题进行调控,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公路、电力、水库等,带来长期效益,扩大就业机会,缓解贫困、失业压力,并促进经济积极发展,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全国工赈机关招工人数庞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事业压力,同时,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继动员青年参加治水、植树造林、维修道路等市政建设后,更有一项宏伟的工程——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这改变了一个原来美国的贫困地区,曾经这里多数居民没有电用。美国政府在1933年建立了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雇佣大量的失业工人,建成了水电站和航运系统,使周围的农田都得到灌溉,居民也得到廉价电力供应,积极促进区域内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中的大部分具体措施具有明显的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他曾提出要帮助社会广大下层群众,因为面对经济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这些没有生产资料、靠自己的双手赚取微薄薪水的失业者们。他对贫苦民众感到同情,对非正义行为感到愤恨,在大胆推行“新政”改革的同时,也坚持了社会民主和个人自由。面对解决就业问题中,他很坚持第一位考虑人民群众利益,十分反对美国社会中重视制度高于重视人,把劳动当作商品。
从罗斯福政府颁布的众多就业措施中可见,他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尽量消除失业者的精神压力,并避免遭受饥寒痛苦,注重保护着他们的自尊心。通过取消直接救济法,大力推广“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计划,调动了失业者的积极性;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以此来增加对失业者和老年人利益保护;罗斯福政府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在其中重申了工人的权力,同时,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加强社会立法。到1936年为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依靠联邦政府救济的人数达到2000万。这些措施与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主张政府救济,反对私人救济,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罗斯福给黑暗时期的美国带来了希望,帮助民众重新得到了生活,他注重民生,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这些做法都与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文明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文化源于人民,人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是文化的根基、是血脉。今天,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要继承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不忘本源,方能开辟未来。我们必须要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