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参与为主体的美丽乡村环境建设
——以湖北红安县柏林寺村为例
2020-03-13吴雯
吴 雯
张 婧
邓力文
王忠杰*
1 背景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是中国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
自2004—2019年,中共中央连续16年发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的的“一号文件”,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乡村规划引领”等多项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中央一号文件5个主要硬任务之一,具有重要意义[3]。
2 美丽乡村环境建设的3种模式
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较多,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对现有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模式总结提炼为以下3种。
2.1 建设公园化的美丽乡村,以发展旅游为目的
我国部分乡村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和人文资源,适合发展成为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特色乡村。这些乡村交通便捷,拥有充沛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服务设施,改造后可吸引游客,开展特色休闲度假活动[4]。例如野三坡百里峡艺术小镇,距离北京135km。小镇紧邻拒马河,也是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里描写的村庄。在乡村改造转型升级过程中,景观设计围绕滨河绿地、建筑立面、广场、民俗馆、咖啡屋和书屋等节点展开,主题鲜明、表现力强,给游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
图1 袁家村实景(王忠杰摄)
2.2 城市近郊型乡村,以展示自然风光为目的
处在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距离中心城市较近,一般在一个多小时车程范围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或短途度假需求。与城市相比,近郊乡村保留着原始的生态风貌,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土地资源。乡村中原有的植被、山水、田园村落和传统民风民俗都是构建美丽乡村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
浙江莫干山拥有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其本身生态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莫干山以发展民宿经济为目标,最初是对旧房立面进行改造,房屋整体框架保持不变,景观风貌上呈现美式乡村风格。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在的莫干山升级为打造精品化、高端化、酒店化的体验式民宿,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及不同消费档次需求。莫干山的环境景观设计,随着乡村发展定位的不同而逐渐改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干预,采取“本土元素+前沿设计+雅致文化”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的参考样本[5]。
2.3 发展特色乡村,以特色产业引领转型升级为目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多成功的乡村振兴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实现特色产业引领乡村转型升级(图1)。
袁家村,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初期,村书记带领全村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办企业。以“关中印象体验地”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美食、民风民俗。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模式,创建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农户自己经营,通过股份制改革,让农民积极参与。同时,袁家村还欢迎相关企业及人才到袁家村自主创业,进而丰富产业业态,连通产业链的上下游[6]。
袁家村街巷古朴,明清建筑分列两侧,除了几个公共空间有环境景观,从街巷中只能见到商铺,基本看不到景观设计。但是进到每一个院落都有契合该房屋经营内容的庭院景观,空间小而精致,古朴典雅,景观设计对烘托主题有很大作用。
2.4 小结
这么多年的实践探索,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值得学习,但是也有一些失败案例带来的思考。随着农家乐、特色小镇等农业旅游的兴起,很多地区的乡村振兴模式出现雷同,景观更是千篇一律。例如“民俗村”,新建的仿古建筑,没有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忽略了乡村本身特色的单一化发展模式,与最初“挖掘乡土特色,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以上提到的3种美丽乡村建设及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都在乡村本身具有一定资源的基础上,加以科学规划设计与策划运营,使乡村成功转型升级。但是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处偏远、资源匮乏,在预算有限、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乡村环境景观设计首先应符合实际情况,其规划设计原则首先是经济性、可持续性,然后才是美学要求。不同于城市人对景观的需求,乡村环境景观设计是以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乡土景观特性,展现农村特有的景观风貌。将村民生活与环境建设完美结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农民为主体、以培养农民自我动手意识为目标,通过引导农民从改善身边居住生活环境开始,逐渐培养农民建设家园、建设美丽乡村的行为意识[7]。乡村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我们怎样才能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3 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论
3.1 理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唤醒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与角色意识,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
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要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9],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11月决定,选择青海省湟中县黑城村、大通县土关村、湖北省红安县柏林寺村和麻城市石桥埦村这4个定点扶贫县,深入开展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建设。
3.2 政策解读
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政府、规划师与村民为主要参与主体,探索总结形成以村民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和共享乡村治理模式[10]。一方面,通过共同缔造的方式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另一方面探索形成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建设模式,发动村民共建美好家园,实现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图2 依据村民的选择形成村庄空间分析图(邓力文绘)
本文以红安县柏林寺村为例,探究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环境建设模式。设计人员更多地从“参谋者”的角度,思考乡村美好环境建设的方法。
4 柏林寺村美好环境建设探索
4.1 柏林寺村基本情况
4.1.1 村庄位于城市远郊,自然环境优美
柏林寺村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东南部的浅丘陵地区,距离镇区17km,属于典型的“远郊型”村庄。全村版图面积534hm2,其中总耕地面积130hm2,山林面积233hm2,村庄背山面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4.1.2 村庄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机械化生产逐步代替了人工劳作。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涌向了城镇,选择村外工作居住[10]。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村中老人与儿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导致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柏林寺村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困境,问卷结果显示,村中有60%以上的人口选择外出工作居住,剩余40%的人口多为留守的老人,平均年龄62岁左右。
4.1.3 村民对于乡村环境建设的主动性不强
乡村环境承载着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它不单是舒适与否的体现,同时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缩影,反映着村民的生活需求及审美意识。村民的思想意识与村庄环境建设总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村中留守的老人对于户外休闲活动与人际交往的需求较低,因此对村庄公共环境关注度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让村民形成了依赖思想。在柏林寺村发放问卷调查显示,村中80%的村民对于乡村环境建设持冷漠态度,建与不建与自己无关,怎么建也毫不关心。
4.2 柏林寺村美好环境建设方法探究
乡村美好环境建设不仅是对村庄现有资源的重新挖掘与分配,更多的是要将人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要将村民“要我建”的被动支配行为转变为“我要建”的主动建设需求,确保村庄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将乡村环境建设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让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村民,才能吸引村民加入乡村美好环境建设的工作中来。因此,面对柏林寺村人口老龄化以及村民对于景观建设持冷漠态度的现状,如何能把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如何能建设出符合村民需求的生活环境,是设计团队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我们尝试从村民使用需求出发,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原则,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五方面着手,探索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美好环境建设方法。
4.2.1 以人为本——决策共谋
发动村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核心就是要动员村民群策群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村民参与到美好环境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让使用者来绘制设计方案。设计团队通过“大头针选区域”以及“空白调查问卷”这2种方式,将建设工作的内容与目的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村民,专业术语“口语化”,工作内容“直观化”,让建设工作更接地气,消除村民心中的顾虑,让村民敢说、愿说。“大头针选区域”以发现问题为目的,从村民的视角出发,找出村内不符合村民使用习惯和需求的场所。工作团队将柏林寺村的航拍大图做成泡沫展板,放在村里人群最集中的广场,鼓励村民用红蓝两色大头针在展板上扎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域,吸引村民说出对村庄环境建设的想法(图2)。最终依据展板意见的统计结果,明确村庄公共区域建设工作的范围。
作为村庄的使用者,村民对村庄公共区域应该布置哪些功能、布局形式什么样等问题最有发言权。因此,设计团队尝试利用 “空白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村民直接参与方案设计。设计师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白纸,鼓励村民用简单的符号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村庄(图3)。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重点关注孩子的活动需求,尝试引导他们更多地走向户外,增加人际交往,通过孩子的活动带动村庄的活力。设计师通过问询和引导的方式,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需求,并在纸上画出各种游乐设施具体的位置。在设计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兴奋地在白纸上描绘心中的乐园。孩子们的创作激情也感染着周围的村民,他们纷纷开始尝试在白纸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图4)。
图3 村里孩子在设计人员的鼓励下绘制广场方案(邓力文摄)
图4 村民通过简单的符号绘制的广场平面布置图(村民绘)
图5 改造后村庄实景图(邓力文摄)
图6 村民院落改造实景图(邓力文摄)
设计师将村民们绘制的方案进行整合并加以梳理,形成最终的设计图纸。村民对这种互动型的设计方式感到新奇和兴奋,他们的意见得到尊重与落实,这一过程让村民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从而激发出村民的建设热情。
4.2.2 村民动手——发展共建
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师组织村民学习美丽乡村优秀案例,增强村民的景观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在建设环节,因投资造价有限,设计师依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将村庄内的环境建设工作分成 “较难” 和“容易”2组。“较难”组的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村内公共环境区域,设计师组织村内有施工经验的村民组成施工小组,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村内传统的施工技艺,建设出具有乡村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图5)。
图7 村民院落改造过程(张婧摄)
图8 村庄绿化、环境整治、农房改造项目以奖代补申报流程(作者绘)
“容易”组如房前屋后环境整治这一类较为简单的建设工作,由村民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完成。村民利用家中荒废的水缸、木架、轮胎、瓦片和铁丝网等旧物件作为种植容器或装饰材料,营造出接地气、有生气、有记忆的院落景观(图6、7)。
4.2.3 群策群力——建设共管
乡村美好环境建设一方面靠“建”,能否持续则要靠“管”来保障。只有良好的管理和后期养护机制,才能保证村庄美好环境的持久性。设计师与村民达成共识,将村内环境景观维护工作分成责任片区,明确各责任片区管护人员。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督促村民维护村内环境,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
4.2.4 老少参与——效果共评
乡村美好环境建设效果由村民共同评价,通过周期化和制度化的方案评比工作,持续激发村民对于景观建设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村民通过相互评比学习,不断提高景观设计意识和审美水平,使乡村环境建设向着更有生机与活力的方向长效发展。
4.2.5 美丽乡村——成果共享
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美好环境建设模式让村民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每个村民既是建造者,也是使用者,村民既有参与感也有认同感。村庄整洁,环境怡人,美好环境人人共享。
5 总结
乡村美好环境建设将视角回归到村庄本身,从村民自身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尊重村民的想法和意愿,探索“以村民为主体的美丽乡村环境建设模式”,通过柏林寺村的实践,总结以下3点经验。
5.1 意识转变是核心
传统的乡村环境建设程序是“方案编制-资金申请-施工组织-成果验收”,这种“包办式”的乡村建设模式效率较高,能快速改善村容村貌。但由于建设过程中,村民没有作为主体参与到规划、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中去,因此对于实施完成的环境景观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很难自发地进行后期的维护与再设计。旧模式往往导致“一年新、两年旧、三年荒”的情况。解决传统模式下的矛盾问题,需要转变常规的项目运作模式及设计师主导意识,从村民角度出发,让村民真正参与到乡村美好环境建设和运维中。
政府部门应该从传统的“立项目、出资金”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出机制、促保障”,通过制度创新,指导和支持村庄建设,激发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设计师要从传统的“出方案、搞建设”的思路转变为引导、组织村民参与全过程建设,从设计师主导转变为设计师协调、引导、服务村民。
5.2 建立制度是根本
建立多方力量共治共管的组织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机制,可高效推进建设工作。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成立村组村民理事会、经济合作社、专项责任组和监事会等组织,每个组织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共同缔造工作,协调乡村环境景观建设过程中的所有事务。在村两委领导下出台村规民约,用制度约束和引导行为(图8)。
5.3 技术支持是后盾
图9 村民自己设计并改造的院落一角实景
乡村的主人是村民,村民是村庄建设的主体。设计师承担的工作,是协助村民改善好、管理好村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乡村景观“共同缔造”的技术工作,不是设计师主观意识的创造,而是引导、带领村民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亟须解决的问题与矛盾,将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6 结语
2019年春天,笔者对柏林寺村进行回访,村门们热情地邀请笔者加入“最美院落”评比活动,他们兴奋地交流着院落布置的新创意、新想法、植物种植维护的小窍门(图9)。干净整洁的村庄、充满建设热情的村民让笔者坚信,以村民为主体开展的乡村美好环境建设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思想和生活态度的转变。通过这项工作,真正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和角色意识,让村民对乡村更有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