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带固定胃管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3-13马义琨
马义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神经中心 重庆 401331)
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或者血流障碍引发的脑功能障碍,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1]。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2]。吞咽障碍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其临床表现口咽部吞咽障碍、食管吞咽障碍。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很多,脑血管疾病所占比率最高。而脑血管疾病中,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报道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7%~85%[3,4],约56%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即存在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约50%上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持续达到半年以上[5]。为保证患者液体补给和口服药物的给予,留置胃管已成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治疗的最为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胃管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等问题。而我科室自2019 年1 月—10 月采用固定带固定胃管,该方法简单有效,能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 年1 月—10 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神经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所有脑卒中患者均通过头颅MR/CT 证实,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6];均因吞咽功能障碍需留置胃管。共入组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 例,男性28 例,女性12 例,年龄(53.26±10.34)岁,对照组患者40 例,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龄(52.69±11.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留置胃管前均使用清洁棉签对两组患者进行鼻部及周围皮肤的清洁,由我科室高年资护士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留置胃管成功后,对照组采用Y 字型体表固定敷贴固定胃管;观察组用固定带(采用宽度为2cm,厚度约为0.7cm 的全棉绳作为固定带)打一双套结固定在近鼻孔约2~3cm 的胃管处.再分别将带的两端经两侧耳后在一侧头部打活结,松紧度以能容一至两指为宜。
1.3 观察指标
(1)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2)胃管脱落率;(3)患者满意率:自制满意度问卷,分满意、不满意两种,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胃管非计划性拔管
观察组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胃管脱落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胃管脱落发生情况[n(%)]
2.2 患者满意率
观察组满意率为95.00%(38/40),对照组满意率为80.00%(32/4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114,P=0.043)。
3.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留置胃管进行鼻饲饮食是临床上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鼻饲法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鼻翼饮食可以避开口咽部,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为患者治疗需要而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未经医护人员统一,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非计划拔管的危害包括造成组织黏膜再损伤,增加院内感染机会,延长总置管时间,增加积极负担。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胃管留置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和医护方面。患者方面:一是患者神志不清及躁动不安,二是患者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三是因疾病原因容易表现为不良状态而导致意外,四是胃管引起患者衣物感、疼痛及各种不适而自行拔管。医护方面:不能有效固定导管,对患者没有有效的约束措施或措施不到位,医疗操作时不注意胃管的存在而意外拔,对烦躁不安的患者未能有效镇静等。
本研究针对导管固定方面的原因进行研究,现在临床常用的Y 字型体表固定敷贴,患者容易发生过敏,而且敷贴粘贴面积小,固定力相对较弱,部分意识不清的患者很容易将胃管自行拔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而且拔管发生后反复插管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等,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我科采用的固定带固定胃管,即用固定带打双套结固定在近鼻孔约2~3cm 的胃管处,不会影响患者呼吸。固定带质地柔软,不易造成患者皮肤过敏,可以根据患者头围调节长度;且固定带总是处于水平位置,整个固定带受力均匀,从而不易断裂[7]。此外,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特殊性,部分患者存在无意识或者意识混乱的情况,使用固定带固定胃管的同时需做好患者家属的住院宣教,需对患者的双手进行行之有效约束,避免患者自身造成的非计划性拔管[8,9]。既往文献报道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大约在11.1%左右[10,11],而我科使用固定带固定胃管后,观察组只有两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大大低于对照组和相关文献。
卒中患者胃管脱落的原因有很多种,如约束方法错误、患者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翻身、更换床单时脱落、自觉喉部不适或不需放置,以及管路固定不当等原因。本文主要从管道固定不当方面入手,从研究结果来看,采用固定带固定胃管降低了胃管的脱出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