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

2020-03-13朱治萌

人物画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中职

朱治萌

摘   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诉求,也是学生成长的诉求。本文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在中职德育当中的运用为例探讨具体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职业教育生涯;德育课堂

由于中职德育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学科要求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教育目标相同,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这个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对于职业生涯教学的融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不断地提升学生实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含义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可以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职业生涯涵盖了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逐渐浮出水面,登上了历史舞台。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長马伦(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的开始。职业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博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任何的教育都是生涯教育的一种,其中职业教育是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学应该增加个体生涯选择机会[1]。职业生涯教育被定义为将学生的培养作为向导,以为学生制定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性教学活动。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推动职业生涯教育在中职院校进行实践也成为当前中职院校教学重点。学校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对于自己进行从内而外的认知,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同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目标。

二、能够在中职院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的原因

将职业生涯教育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进行融合是学校展开全面化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方式。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中职院校德育课的四门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主要是中职二年级学生学习的。这样的种种原因都决定了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能性。

(一)课程与生活和社会职业紧密联系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引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2]。在课程学习完毕后,学生要能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相关内容有所了解。该课程主要内容有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大类,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跟其他的德育课程相比,此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理论和实际融为一体,是最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学科。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内容囊括了我国的多种职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学生对于职业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课程教学理念和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一致

根据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总体教学设计,本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概括来说,就是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社会,提升生存能力;了解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素质,学会做人,做好由学生向职场人士转变的思想准备。

三、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当中渗透职业道德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职业道德教育

根据以往在中职德育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利用课程自身所包含的职业教育知识,对于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生涯道德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和对自身职业规划管理之上[3]。

比如,在《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这节课程当中,与职业生涯教育有关的知识点是常见的消费心理,那么老师就可在其中渗透自我认知有关的澄清我的职业价值取向内容;在《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节,就可以根据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让学生对于社会环境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从而树立全球观和较强的忧患意识等学要终身学习,不断增强的意识;在《关注改善民生》一节中,认识到民生之本是就业,并且树立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对于职业环境有一个清楚认知。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流程

根据中职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操作能力,可以在老师为学生提供的网络平台中,完成对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还对于问题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建立相关的活动情境,为学生设计思考性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流程。具体完善后的教学流程如下:课外调查问题发现→内外衔接创建情境→层层提问新知探索→交流分享感悟内华→整理总结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比如,在第一单元第二节“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当中的小点“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对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和相关优惠政策进行调查,还可调查一些先进创业代表的事例,然后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模拟面试的情景,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创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你认为中国现在的创业环境当中具有哪些问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进行回答。

(三)对于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不断落实职业生涯教学

中职德育课程具有很多种的教学方式,在以多媒体平台为基础的情况下,创新了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等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具有实现学生积极参加德育课程,课上努力思考的重要意义。渗透职业教育改革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不但不能让课堂变成单纯的职业教育课程,也不能够让职业教育内容浅尝即止,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采取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环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采用信息技术,通过质量较好的PPT、短视频、微课等相关资源进行辅助教学,让教学变静为动,让教学内容立体化,加强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所以中职院校要加强对于职业道德知识渗透,培养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小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以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6):127-129.

[2]杨杰.论中职德育课程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7(01):124.

[3]赵秀东.浅析中职德育课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2016(02):113-114.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