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狂欢节语境下的微博特征
2020-03-13张力丹徐晓利
张力丹 徐晓利
摘 要: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功能的升级,用户花在微博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话题量越来越多。你几乎可以只靠几个简单的关键词就能找到你想找到的任何内容。这样便捷的服务使得在微博这个平台上,人们呈现出一种快餐式、狂欢式的对于信息和消息的处理。而这种狂欢式的现象跟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不谋而合。
关键字:巴赫金;狂欢理论;狂欢化;微博
在狂欢节中,人们生活状态与日常胜过完全不同,人们在其中得到短暂的释放。在巴赫金看来,人们的生活有两个世界:一是充满规矩的正统世界;另一个是“完全颠倒的世界”,是对正统世界的“颠倒、戏仿和降格”。人们在狂欢节中的行为,不是表演而是真实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形式,其真正的精神原则是平等与自由。
狂欢节,狭义上是指特定的节庆日。巴赫金指出“用狂欢节这个次给各种地方现象并将它们概括在一个概念之中的这种过程,是与流动生活本身的现实过程相一致,各种不同的民间节日形式在衰亡和蜕化的同时将一系列因素如仪式、道具、形象转嫁给狂欢节。狂欢节实际上成为容纳那些不复存在的民间节日形式的储存器。”狂欢节的外在特点与内在语义上与微博的特征不谋而合,因此微博也具有狂欢的特点。
一、解读狂欢与微博
(一)全民性。广场是狂欢节的空间,是全民性的象征。微博也如此。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微博的使用已经没有了技术与物质上的障碍,在微博平台上,每个用户都能参与讨论,这种发声的平等性保证了每个人的参与机会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关注数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的言论被看到的几率不同。
(二)仪式性。节日都有仪式和礼仪。狂欢节仪式“无一例外地处在教会和宗教的信仰之外”对等级制度起着颠覆的作用,而狂欢节是反仪式的。这种反仪式性在微博上表現出来就是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削弱。现在不只是媒体的新闻可以引爆微博,大到一个社会事件小到一句牢骚都可能被人放大到掩盖住大媒体的正式新闻。
(三)距离感消失。狂欢节将人们暂时从现实关系中解脱出来,从而产生出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这点在微博上的表现就是,只要你能够找到一个人的微博,你就可以跟他/她进行交流。而这种距离感的消失,一方面可以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平等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生活的另一面。
(四)插科打诨。狂欢节的笑声需要插科打诨来实现,这是微博娱乐化的根源。在微博看“段子”也是许多人一开始使用微博的重要原因。微博上的各种消息大多以娱乐为主,这也导致了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娱乐化、快餐化。
二、狂欢节的外在特点和微博狂欢
(一)世界感受。狂欢节精神内涵是颠覆等级,主张平等,全民参与。在全民参与中,个体全心全意地参与到有无限活力和创造力的整体中。同时,个体的吁求能在整体中立刻听到回响和共鸣,自我的付出能即时看到实效和回报。微博同样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广大平民阶层释放情绪、缓解现实压力的“第二世界”。
(二)对立项的二律背反。微博在此最大的表现就是它模糊了精英和大众的区别,进一步拉近了普通大众和文字表达的距离。微博这个众生平等的大染缸里,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社会精英”的各种丑态。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微博更是成为一面“照妖镜”,显示出各种人生百态。
(三)相对性。在狂欢节的世界里,现存的权威和真理不再对立。所以巴赫金说,狂欢节不妨说是一种功用,而不是一种实体,它不把任何东西看成是绝对的。传统媒体由于自身传播特点与功能的限制,不可能向受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互动和平等。微博时代使人人都拥有话语权,现实中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中心化”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在狂欢中保持清醒
微博自媒体的作用已经明显的被大众乃至官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引起社会的注意不再是寻求记者的帮助。他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微博账号将事件发布,就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并且从官方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有了一个方便的了解舆情的窗口。所以微博提供的广场狂欢,虽然是休闲时一个狂欢的场所,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这次的样的便利来更好的了解世界,要在其中有清醒的头脑,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娱乐的大潮掀翻。
四、狂欢的广场性和微博的自媒体功能
中世纪的狂欢广场是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空间要素的具象化,广场上集中了一切非官方的东西,仿佛享有“治外法权”。广场不只是民众聚会的场所,更是人们在各种亲昵和热烈交往中尽情释放激情与活力的“自由空间”。微博的产生和广泛使用,使这个独特的民间广场存在于虚拟世界中。
微博空间是虚拟的“乌托邦”,它消解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规则和秩序的束缚。然而在微博的虚拟空间中,也正由于自我规范与社会现实约束被消解,大众阶层的意见表达和精神释放甚至达到了过度的快速和自由。这使得微博话语狂欢的背后出现了各种问题和隐忧:文本碎片化导致信息过剩和泡沫化。
参考文献:
[1]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节日[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3](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之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M].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梁佳,刘进.从巴赫金的“广场”理论看微博空间[J].新闻界:2011(2).
[6]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1).
[7]王超.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8]杨璐蔚,闫馨予.网络时代个体的文化狂欢—关于“博客”现象的探析[C].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