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2020-03-13韩晓书
韩晓书
摘 要: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众参与!为高中思想政治中的核心内容。政治基础素养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教学改革新阶段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教师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努力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基本素养;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进行高中政治学习的关键要素。最重要的是学生测验的结果。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素养的基本概念,以人为本的概念,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合作研究的概念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发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高中政治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学生三个人生计划,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目标。
一、根据课程目标实施多元过程评价。
高中政治课程目标是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的具体体现。基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教师必须让高中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和课程充分结合,形成可观察、可参考的学生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防止泛生活化课堂和政治课边缘化等现象。美国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克里文认为,教师要发挥教育评价的两大功能:一是形成性功能,二是选育与鉴定功能。实行多元评价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选拔、评价等功能,而多元评价制度不仅是评价内容的转变,而且是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全面轉变。高中政治课评价内容由传统的知识掌握性评价转向知识掌握性评价和行为能力评价并重;在评价主体方面,教师要由过去的他人评价转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道德内省能力;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实现政治课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统一。
二、鼓励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政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而高中生很难掌握它。从长远来看,一些高中生会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失去兴趣,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政治学习思想。为了有效解决此类教学问题,并使高中生通过有效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教师需要很好地贯彻政治教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讲授政治知识以促进学生政治兴趣的提高,为政治教学创造一个基本的环境。在基础素养教育中构建适当的场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帮助他们更正确和清楚地理解政治学习思想。例如,通过在第三课“生活与消费”中讲授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记住现实生活中的消费场景,鼓励学生讨论使用的想法,并正确地分析商人的消费策略和消费者心理学。同时,教师可以创造消费情况,强调合理消费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从学业成就、育人价值与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构成高中政治课的课程安排与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高中政治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树立学科内在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同时要求学生养成指导长久发展的政治认同与社会参与能力。这些新的要求不仅需要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从理论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同时更需要教学方式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
三、提出实际案例,鼓励高中生了解法治
高中政治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它不仅记录了国家体制的改革,而且记录了每一个生活的细节。这些细节都有很深的哲理性。在发展高中生的基本素养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并适当地介绍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以便高中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形成学习。良好的法治意识,做好基础素养的培养。为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必须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以便学生对法治有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一些实际案例。例如,通过在高中政治教科书第五课中教授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工人权利的法律保护的案例,并向学生介绍法律合法权利的重要性。
四、小组讨论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性思维是新课程标准提供的教育概念之一。借助小组协作讨论的教学,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中的问题,以便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学习、交流和分析以及在研究上进行协作。在此阶段,学生可以表达意见并有效思考,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以“经济与社会”部分中有关“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简要讨论经济平均主义和工作中的经济分配的优缺点”。学生首先了解问题,然后开始1-2分钟的独立研究和对问题的反思。学生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后,就可以开始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思想和思维继续面对。讨论后,学生们就该问题发表了意见。一组学生代表认为:“经济平均主义产生了许多不喜欢工作和懒惰的员工,但平均主义却给了他们一些为贫困家庭生存的机会。”其他学生则认为“工人的经济分配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并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协作讨论,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巧妙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客观、理性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
五、通过分析案例来增强学生对法治的理解
学生对法治和法治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科学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并以法律武装自己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对法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了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在教授高中政治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对法治的理解,从而通过案例来鼓励学生解释问题。鉴于“经济与社会”中的“社会保障”知识点,教师可以介绍以下案例: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他的雇主告诉他,公司不会支付五份社会保险和一份他开始工作时的住房基金。小李该怎么办?在此案的帮助下,学生们提出了“劳动法”,明确规定五种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体系,如果公司不支付,则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学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并认为掌握法律知识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自觉遵守法律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法治的理解。
六、在实践中了解公众参与素养
实践是验证真相的唯一标准。高中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学习过理论知识的学生必须在实践中经历真正的理解。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发展公众参与基础识字的新文学课程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提高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技能。以关于生态消费的知识概念为例,绿色消费和有机生产是旨在帮助人类节省资源、让人们更加的珍惜资源,这是全国性推广的内容。为了有效地讲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生态友好、低碳的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绿色学习活动中逐渐理解了有机消费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不浪费每一粒大米、每一滴水,并且提高了学生对公众参与实践的认识。
综上所述,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基本素养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需要促进和培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在政治教育中多用例子教学和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以实施基础素养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学生,提高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美娟.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高中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2):41-42.
[2]周文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师,2020(24):85-87.
[3]孙海华.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高中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