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丰富的情境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
2020-03-13罗爱
罗爱
摘 要: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在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情况开展,对于语言、数学、行为习惯等方面,需要结合幼儿学习兴趣,设计巧妙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幼儿的思维意识、认知水平较低,要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教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创设不同情境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为幼儿的良好发展做好铺垫。本文就以情境创设作为出发点,简要分析如何通过丰富的情境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以促进幼儿向上向善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情境教学;教学质量
幼儿时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的幼儿思维、心智等尚未成熟,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行为进行引导,以发散式教学的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当下的幼儿园教学中,以游戏活动和基础教学活动为主,尽管使学生在幼儿园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却限制了幼儿的发展广度。在该阶段的幼儿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且行动能力较强,能够适应教师开展多层次、各方面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多样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幼儿的多方位成长。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让幼儿有更加具象化的教育体验,能够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在促进幼儿锻炼和成长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
一、结合幼儿条件,合理设计语言情境
在学前教育中,无时无刻不用到各类教学情境。当幼儿踏进幼儿园时,教学活动便已经开展,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条件,丰富幼儿的语言运用情况,合理设计具有新意、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例如,从幼儿园的整体布置上着手,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是五彩缤纷的,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及园内的位置分布,设计明显的常用语言标语,让幼儿理解到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下,运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幼儿园进口的墙壁上贴上“你好”、“早上好”等字样,让幼儿进入幼儿园内便知道应当和同学、老师打招呼;在园区内的墙壁和教室内的墙壁上以描绘故事情境展开,分别对应“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不用谢”、“请”等常用礼貌用语,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明确不同的情况下应当运用合适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将语言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加快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时,适当进行提出,能够起到有效的强化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情境设计中添加“感恩”等情境,让幼儿懂得感恩父母,回馈师恩,以培养学生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加深幼儿与父母、老师和朋友间的情谊,将语言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情境贴近生活,体验各类行为情感
生活化情境是十分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幼儿的年龄尚小,基本上是处于家庭—幼儿园“来回跑”的状态,除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外,家庭便相当于是幼儿的第二课堂。但在家庭中的第二课堂往往缺乏引导,让幼儿只专注于自己当时感兴趣的事情,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习。教师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模拟出幼儿在家时的感受,能够有助于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如,情境模拟,以过年为例,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先回忆过年时父母是怎么做的,出去走亲访戚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再让两个或多个小朋友分别扮演下“我”去亲戚家拜年是怎样的。以这样的一个情境和幼儿扮演,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各类情境的观察和认识。在情境进行的期间,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和补充,让幼儿参与的同时,又能了解到相关节日的寓意,使幼儿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幼儿园也可以说是幼儿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中,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自己的参与,获得知识与技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锻炼个人能力。而教师也可以从这一点作为丰富情境的重点,将个人生活中的真切体验,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出来,以多样的形式结合教学主题展开。如在元宵节时,创设猜灯谜、做剪纸、吃元宵等情境,将自己所听到的有趣的灯谜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做好的手工艺品赠送给家人、老师或朋友,让学生懂得“分享”,并在这一个过程中得到来自父母、老师或朋友的鼓励与感谢,从而深化幼儿的行为和情感体验。由此,借助生活化情境的开展,加深幼儿行为感受和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儿愉快成长
当下幼儿园多会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之间协同合作完成目标,以增加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与默契。这种活动方式,也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学不能仅着眼于幼儿的语言和行为能力的提升,更应当注重幼儿情感的回归,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亲子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团结合作教学活动,家长腾出时间参与亲子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完成活动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的家长的陪伴,收获了快乐,还能够明白在团结协作的情况更容易完成既定目标。例如,幼儿园开展亲子运动会活动,“两人三足”、“隔空运球”等项目看似简单,但放置于幼儿时,身体的娇小和认识水平较低,参与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可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尝试,让结果最大化。整个过程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完成,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增加,让幼儿感受愉悦的同时增进了和家长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通過情境创设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是十分可行的方式,在丰富的各类情境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条件和幼儿园情况,进行合理的环境情境设计,并能够利用幼儿当前阶段特点,设计生活化情境,提高幼儿的行为能力和认知水平。适宜的开展亲子活动,设置亲子项目,让幼儿在愉快中成长,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因此,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合理的创设相应的情境,做好对幼儿的引导教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J]. 廖晓萍. 学前教育研究. 2010(04)
[2]科学组织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J]. 肖菊红.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8)
[3]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田宇,亢云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