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的生活化
2020-03-13唐艳焱
唐艳焱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与改革,各个学科都改变了教学方法,对于中职美術色彩教学,教师也应适应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色彩教学是艺术学科的一门必修课,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改理念创新课堂并重视美术色彩教学的教学质量,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术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使中职美术色彩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美术;色彩教学;生活化
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学习更难的美术还是为了了解美术知识,色彩都是关键的构成要素,也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本。在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需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掘色彩奥秘,生活中出现的许多自然现象和自然景物都具备一定的色彩知识,教师需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从而更好地进行色彩教学,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感知力,也提升了学生对色彩的整体把控能力,以此提升中职美术色彩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率,也为学生们奠定了良好的色彩能力与艺术赏析能力。
一、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的生活化意义
色彩是艺术与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也是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核心所在,在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色彩教学,使色彩在生活中的具体环境中体现出它独特的美感,色彩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对色彩也起着绝对的影响作用。其形成的环境色以及三色相的关系在生活化的色彩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的组成以及色相、色调的关系,所以色彩教学需要以生活的角度开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色彩的意义以及艺术的欣赏价值,对色彩的运用理解能力获得飞速的增长,并且激发自身的创作艺术能力,懂得如何运用色彩去美化增添自己的生活,实现中职美术色彩生活化的教学目标[1]。
二、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的生活化有效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生活化色彩教学,优化课堂气氛
在中职院校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拓宽学生的艺术知识与视野,提高学生对美术色彩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中职美术色彩生活化教学,优化课堂气氛[2]。
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展示出一幅著名的色彩作品,使学生观察作品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你看到的这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文化体现,使色彩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设出使学生感兴趣的色彩课堂教学,并且把色彩中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四个关系的对比通过多媒体进行逐步分解展示,让学生把握其中的关系,捕捉主要的色彩倾向,强调写生对象的固有色,合并同类色等。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立体化的演示,使色彩理论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培养学生对色彩认知与学习色彩的兴趣,通过课堂运用教育多媒体,丰富教学方法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以此增强教学实效性。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知识,并合理运用色彩创设自己的艺术作品,极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重视色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个性,提升色彩理解能力
对于中职院校美术色彩生活化教学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重视,以此从整体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可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深刻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大自然进行创作艺术绘画作品。在绘画技法方面,可以通过平涂、肌理表现等方法来达到色彩的简化与归纳,最终达到提炼画面色调、提升画面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师可以在绘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出一定的艺术作品,先让学生观察画作的色彩、结构、线条等,逐步提升学生对色彩的理解能力。然后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依照艺术作品进行临摹,满足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并且学生的情感也有所增加,创新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也得以提高,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色彩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艺术创造人才[3]。
(三)结合生活实际,增强色彩情感价值链接
色彩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对于中职色彩美术教学来说,教师应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增加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在生活中挖掘色彩理论知识与色彩元素,并将其引入到中职色彩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价值链接[4]。例如在教学《感觉色彩》这一课中,教师首先可举例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冷暖色,如梵高的向日葵这篇画作的色彩冷暖运用了三原色,并根据举例让学生进一步举例说明色彩的冷暖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以及给自身情感心理带来的感受区别,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与总结,让学生知道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从而提升了我们对色彩的很多认知和视觉情感经验,色彩能够充分表达我们的情感。因此在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世界,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价值链接,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色彩运用能力[5]。例如,教师可根据生活类艺术作品如《梅杜萨之筏》教师需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中出现的色彩,先对作品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增加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素养,通过观察后得出该设计作品是将自身的生活窘境通过色彩进行展示,充分运用色彩表示生活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在自己的画作中抒发自身的主观感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设定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上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有效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色彩并对生活中的色彩进行主动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中职美术色彩生活化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克军.设计色彩课程中综合材料的表现与运用[J].教育界,2019,(26):102-103.
[2]胡开福.精彩绘画内容绽放美术课堂魅力 ——美术教学中创建"生活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20,(17):153-154.
[3]王美玲.重组?解构 ——初中色彩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70-171.
[4]赵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以一年级色彩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为例[J].商情,2020,(36):234,261.
[5]黄蓉蓉.浅谈美术与生活相结合增添生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