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借力思维导图培养英语学科思维品质的探索

2020-03-12戴萍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戴萍

摘要:思維导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推广应用,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良性发展。在英语学习中,尤其需要对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的培养。本文以江苏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课程为例,结合教材来分析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课程中所起的作用,希望能给英语教学的提升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以写促学;思维导图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课程中,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教会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掌握课堂中的要点,弄清楚教材文章中的写作思路,理清发展脉络,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江苏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课程中,采用了这一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上的表现为例,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一、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著名学者Tony Buzan提出的,在这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思维导图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和不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教学课堂中开始引用这一方法,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添加了很大的动力。到了二十一世纪,思维导图更是变成影响全球的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被更多人知道、使用和推广。

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为概念图,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主的图形工具,它使用图形将各级的主题关系与相关的层次结构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颜色图像联系起来,使用这一方式可以利用好左右脑的功能,通过使用颜色和图像来协助记忆,具有不同的系统层面,能激发创造力、创造个性和多面特色[1]。思维导图能将原本干扁生硬的大段文字变为生动的图像,文字在人的记忆中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将大段文字转换成形象生动的图形模式,用文字间的内在逻辑构建起图像的结构,能让看思维导图的人更加容易地领会其中的逻辑关系,更好的对其中蕴含的信息进行总结和记忆。

二、思维导图在江苏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了解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能起到的作用,在讲授江苏牛津(2007)版《英语》教材时便将思维导图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在课程Unit 6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做了精心的设计。首先,给学生播放和本单元课文相关的主题是地震的小短片之后,在黑板上写上课文中的 关键词earthquake ,让学生根据这一关键词进行讨论,寻找出和这个词语相关的其他词语并写下来[2]。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提出了很多与这有关的一系列词语,这样就形成了有关earthquake的一个初步思维模型图。根据学生提出来的这些词语,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来发散讲解这些相关词语,通过动画讲授“shake”、声音讲授“bomb”、同义词讲授“fear”、声音和同义词讲授“scream”、图片讲授“direction”、英文解释讲授“wildly”等单词,就能再得到一个以文本来衍生词语的思维导图。这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了课程教学话题的导入,让学生在最开始熟悉了其中的陌生单词,也让学生对这一课程主题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效果非常显著。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具有个性、多样性、无尽性等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把握,根据关键词来做思维导图,不要进行无尽地延伸和蔓延,在课程划分的主题范围之内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另外,在课程9A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进行了很好的设计。首先,教师凭借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极佳敏锐度,抓住契机,给出了所涉及的思维框架,从而提供给学生语言和思维范式。事实上,这个可视化的文本框架就是一个变了形的思维导图:中心词便是“person”。然后,教师对学生辅以scanning 阅读策略的指导,要求学生熟悉思维导图中的各个要素,准确地辨别并找到思维导图中所需要的信息。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建构的同时,初步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准确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对于不必要的枝节进行省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中,其多样性和个性化也使得学生避开了模式化的学习和吸收知识,能以个性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消化。

在课程9A Unit 7 Reading 1 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使用了思维导图。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Let s conclude Audrey Hepburns life”的口头讨论,学生可以根据这个题目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共有11个,学生最开始时没有头绪,老师在这种情况下给了学生一个思维范式来提供参考,告诉学生以“On 4 May 1929”这一时间为线索,形成一个时间轴,在这个时间的引导下,来在全文中寻找有关句子。有了这条主线的指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所有相关的句子。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能很好地找到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快速地寻找到文章里最关键的信息。

三、结束语

思维导图的使用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阅读写作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是对以往的课堂的一次重大颠覆,能够让学生极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说、读、写的教学使用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张津宁.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策略训练提高初中生物思维品质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 江碧霞.核心素养背景下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英语学科思维品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5-5.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