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的融合路径探索

2020-03-12田丹丹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立德课程思政

田丹丹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8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立德树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高职院校也愈发重视立德树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体现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类专业的核心课,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因此深度挖掘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与课程教学进行高效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目的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可以说,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相对于传统单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传递思政知识,现在提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衔接,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之中。

在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风云变幻,各种社会思潮激烈交锋,作为国家栋梁的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学生务必要守住思想防线,抵制错误思潮、错误意识带来的危害。因此,课程思政担任着构筑学生牢固思想防线的重要角色,它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思维。这也为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中新路径。

二、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强调翻译理论、技巧、方法和实践相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基本翻译技巧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以涉外商务活动及所需知识和信息为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翻译方法、技巧,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中英商务互译能力包括口译和笔译方法和能力。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在学生的未来就业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英文跟单、产品营销、初级英语翻译、客户服务等。根据这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素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外贸、商务管理、商务翻译等领域第一线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沟通技巧、国际商务领域基本知识,具有用英语直接、有效地进行日常和商务沟通、处理基本商务事务的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商务英语技能人才。就笔者工作单位的毕业生而言,近三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中85%以上学生从事商务英语相关的工作,并且集中在传统外贸行业和跨境电商行业中。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将贯穿于学生工作场景中例如商务沟通、产品翻译、广告翻译以及企业资料翻译等,而这些工作场景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积极的心态以及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等,这些隐形的素质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积极探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三、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功能

(一)教育引导作用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需要学生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将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但是,在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商务英语翻译材料中,例如对民族品牌的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商品的翻译,以及翻译中的法律条款等,要讲究爱国、诚信和精准;在培养学生翻译职业能力素养时,要讲究遵守翻译礼仪、职业道德等爱岗敬业精神,这些都是良好的思政元素,应当贯穿于培养学生翻译技巧的全过程,对学生起到教育引导和情操陶冶的作用。

(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当前社会各种思潮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涌入到个人接收信息的渠道中。信息化时代,学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去消化、吸收,而这些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高职院校学生对这些信息的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利用或误入歧途,这将给学生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来评判各类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是否正能量。比如,翻译课程中需要学生上网阅读大量的平行文本资料,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不仅要达到阅读以及语言提升的作用,还要自觉独立过滤掉一些不良信息。课程思政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培育途径

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应当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也符合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职场中完成初中级的翻译任务。就职场真实工作而言,员工不仅要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还应当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如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现实的工作中的案例,不仅向学生表明翻译技能,还应当帮助学生挖掘技能背后隐藏的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四、思政元素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的融合路径

(一)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避免生搬硬套

虽然当前在高校教学领域极力提倡课程思政,但真正的实施也要考虑课程的内容特点,为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进行“私人订制”,避免生搬硬套。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心思,去将二者巧妙融合起来。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基本的中英互译的技能。同时,结合跨文化交际知识,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来实现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对等”。以产品介绍的翻译为例,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介绍文字应当详细、真实并且具有吸引力,从而提升产品销量。在这个过程当中,译者不仅要将文字内容翻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需求,更要注意作为卖家要讲诚信。比如,当前市场销量火爆的中药保健产品,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在翻译时就一定要铭记诚信原则,在产品的功效上要讲“预防或保健”,而不能说是“治愈”。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也可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比如,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企业真实的翻译任务流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成立一个公司,自行决定所销售的产品,从商标名、名片的翻译开始,到广告语、产品说明、商务信函、合同条款的翻译,学生在边学习翻译技能的同时,也对日常工作翻译有一定的了解。在所有的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讲授基本的翻译技巧,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要对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有效疏导。比如,学生的翻译太过于贴切原文,而无法摆脱语言框架,造成“翻译腔”,此时就应当向学生介绍文化和思维差异,用思政的元素向学生说明道理。

(二)利用信息化的丰富资源,教学相长

在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们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效果。当然,信息化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双面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运用管道自己的教学当中。当前的教学资源库相当丰富,教师能够轻而易举的从信息库中找到自己授课所需资料,将课程思政元素内容生动体现出来,帮助学生从其面临的海量信息中,挑选出具有高质量价值意义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三)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师生进行全方位互评

课程思政融合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一名优秀的学生不仅在于其专业课程学习的好坏,学生的品德以及综合素质也应当是需要考量的内容。通常,高职教师倾向于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考核,在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日常课程思政任务的学习情况纳入考量,这种考量可以是学生的出勤、沟通能力、礼貌以及作业完成的创新程度、优秀程度等。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教,也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当增加教师课程思政内容的授课情况,教师不仅“授业解惑”,更要“传道”。

(四)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中贯穿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目前,课程思政不仅局限在日常课室的教学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的课程思政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是良好的隐性课程,企业兼职教师不仅能够带来更加贴切实际的真实工作场景感,他们对于一些棘手问题和牵涉到价值观问题的处理办法,更是传递给学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来源。因此,既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同时要注重把控这些资源的质量。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落脚点,由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本身具有的独特思政资源优势,把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进行融合,将会对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立德课程思政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