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协商民主的生成缘起及优化路径

2020-03-12苗春雨宋小红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

苗春雨 宋小红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正在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七个协商类型和渠道。”(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1。这些协商类型和渠道丰富了协商民主内容体系,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协商民主的优化路径,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形成共识:中国协商民主的价值旨归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组织和团体在参与国家治理时,难免会产生意见分歧。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就要发挥协商民主优势,通过广泛协商化解分歧、达成共识。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2)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09/c1001-26534858-2.html。一方面明确了中国协商民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中国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是“努力形成共识”,通过协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优势,让广大人民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中国协商民主通过对改革发展和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共识,促成科学决策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既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团结进步与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中国协商民主的主体范围涵盖广泛,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使各类主体广泛有序地政治参与,让大家自由、真诚地发表观点,积极为党和国家发展出谋划策。既有利于保持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也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共同利益最大化。

二、继承发展:中国协商民主的生成缘起

中国协商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植根于中国优秀政治文化,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具有独特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理论

中国协商民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充分汲取养分,是对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要通过各种协商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92。。《共产党宣言》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基本路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列宁强调:“应当对党内的问题广泛地展开讨论。”(5)列宁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62。中国协商民主首先体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只有当无产阶级上升为领导阶级,才能领导人民逐步实现人人平等。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独立性并发挥领导作用,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协商民主还体现了彻底的人民性。只有人民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参与重大发展战略决策管理国家事务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这一点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所谓民主,仅为少数人所拥有,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工人阶级、广大群众是排除在民主范围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协商民主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二)文化基础: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滋养

协商民主与中国先进政治文化是息息相通的,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先进政治文化,其中蕴含着协商民主的价值理念。一是“天下为公”理想的滋润。《礼记·礼运》中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和行事准则。“天下为公”强调以国家的利益或大局为重,为了国家的团结统一、民族复兴,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协商民主在其运作过程中,也是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人民整体利益为己任。这一点与“天下为公”的文化理念有着重要关联。二是“和谐”思想的影响。协商民主强调中国共产党既要同各党派、各阶层保持紧密联系,又要发挥各党派、阶层的优势,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达到和谐共处、团结奋进之目的。《礼记·乐记》记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儒家文化在强调共同性的同时又兼顾差异性。这与协商民主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相一致。荀子讲:“万物各得共和以生。”这之中的“和”就是希望调节各种利益矛盾,减少摩擦和对抗,达到和谐。“和而不同”的处事立场,正是协商民主的根本原则和内在价值取向。三是“民本”思想的发扬。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民本”思想蕴含着“通民情、达民隐、申民意”的政治诉求。协商民主通过协商交流,解决百姓的难题,维护百姓利益,与传统“民本”思想内在一致。可见,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精神理念,都滋养着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形成。中国协商民主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凸显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和民族特质,也凸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三)实践基础:中国协商民主在人民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着力在中国社会变革实践中开辟协商民主的新境界。中国协商民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战线”的重要体现,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又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我们党实行“三三制”的民主协商方式,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通过代表们对各项决策进行讨论、协商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这有利于吸纳各阶层意见,使抗日战争中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体现了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建立新中国的愿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各民主党派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标志着人民政协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从此政党协商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不断完善,推动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村民委员会为代表的基层协商在农村出现。基层开展起来的多种形式的民主协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从制度上确立协商民主这一治理形式,推进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法治化。可见,中国协商民主是在中国人民的广泛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性和优越性。

三、实践创新: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化路径

中国协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时代在发展,中国协商民主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一)提升协商治理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多重利益和矛盾相互交织,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党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进一步提高政治协商能力,促进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大协作,则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协商民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坚持正确方向,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广泛、充分地协商,确保各项政策兼顾各方、精准施策,实现大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美美与共;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协商意识和协商能力,通过拓展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协商的范围,落实好公民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权利,创新协商载体,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时效,总结协商经验,形成有效机制以促进协商民主常态化、制度化。

(二)推进理论创新,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

理论创新有利于制度的健康发展。文件的颁发、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创新理论的指导。理论创新是保证协商民主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推动协商民主理论创新应注重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创新方向。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实践。在加强学习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实践锻炼。协商民主理论创新应尊重人民的主体力量,落脚于实践。在推进协商民主理论创新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党的调查能力,提高党群、干群的对话和沟通水平。在与社会各界交流、座谈中,善于把握新形势,发现新问题。针对新形势、新问题,不断进行协商民主理论探索与创新。二是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创新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理论依据,与现实相结合,批判地继承并创造性地转化,使之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古为今用。三是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青年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要加强对优秀青年接班人的培养,使其继承理论创新的旗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开辟更加宽阔的协商民主道路。 2019年3月28日,根据中宣部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实施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

(三)完善监督机制,提升协商民主实践的效率

先进制度的贯彻实施,需要有相应健全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是协商民主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善协商民主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推进协商民主监督法制化。首先要保障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权利,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实施监督的作用,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保证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同时,还要完善协商民主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监督,使协商民主在法律规范内运行。要做好对协商过程、协商结果重点监督的同时,还要注重协商民主各项程序的监督,使各协商部门权责清晰,依法行事。另一方面,要推进协商民主监督公开化。既注重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增加公开的渠道,又要把协商的广度、深度与政府、人民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可以结合新媒体和网络的力量,让公众了解民主协商的内容范围、进程以及结果,对协商民主进行监督,扩大民众的知情明政权。民众的知情明政权是有效监督的前提。只有在大众知情明政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协商民主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井然有序、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

(四)增强人民民主广度与深度,促进协商民主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2]既要通过对大众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提高大众对国家治理的政治认同感,又要善于营造平等的协商氛围,想方设法唤起大众参与国家、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并培育起人民群众理性表达意愿的能力,以此集中大众的智慧,形成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可以借用大数据,运用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收集有效信息,并及时分类处理;宣传民主知识,创建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民大众协商的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协商过程的管控,对于有些人的极端观点、错误看法要及时纠正、引导,使其尽可能保持客观理性,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清晰和规范。此外,要着力提高政府的协商能力,强化政协委员的协商理念,提升协商共事的能力。对于政府来讲,要经常与群众进行交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回应,让大众对党和国家建言献策保持热情和对协商民主实质性的参与。对于政协来讲,要以“两会”为平台,使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配合,巩固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协商专门机构的地位。通过提升政府、政协、人民大众等各个主体的参与性,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团结大众、齐心协力的独特优势,加强成果转化,争取以更科学精准的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
双周协商座谈会:新时代政协协商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