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措施及当代价值
2020-03-12张骞骞
张骞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
青年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当前,党的青年工作的不断完善,都得益于延安时期党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所作的各种努力。延安时期,针对当时特有的青年现象,党中央采取了许多有益的做法,成效显著。这些做法,对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延安时期青年概况
延安青年,特指延安时期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他们突破艰辛、奔赴延安,到延安追寻理想,追随共产党。在他们身上,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
从来源看,不仅有国统区青年、敌后抗日根据地青年、沦陷区青年,还有海归青年和久居海外的华侨青年。从所属行业看,既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有自然科学、医学、工科领域。从阶级属性看,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青年,也有城市无产阶级和贫雇农出身的青年。从文化程度看,有初中及以上学历,也有文盲。从政治信仰看,有坚定的共产党的拥护者,也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爱国青年。
(二)肯吃苦、敢作为
首先,延安青年勇于参加抗战,敢于为革命牺牲自己。延安时期,广大青年拥军、爱军,踊跃参军,他们在安吴青训班、抗大等院校毕业后,就直接奔赴前线和敌后,为革命流血牺牲。其次,延安青年积极参与根据地各项建设,肯为根据地的发展做贡献。许多奔赴延安的青年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专长,有的和人民群众一起参加生产运动,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有的编写红色书刊,翻译经典著作,引导群众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存在对革命工作“五分钟热度”的现象。青年是思想最前卫、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但也是最易受影响的群体。总体来说,延安青年都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群体。洛甫曾在《论青年的修养》中夸赞延安青年是具有高尚理想信念的群体,他说:“陕北公学的同学,究竟为了什么不远千里而来陕北这个比较荒凉的地区呢?陕北公学的物质条件是很困难的。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饭。教育设备都很简陋。然而你们为什么不怕一切困难而来呢?如果你们不是为了寻找高尚的理想,我想你们是不会来的。所以崇高的理想对于青年是最可宝贵的爱护。我们对于青年的理想,不但不应该鄙视,而且应该极大的爱护。”[1]42但是,这一时期也有个别青年存在对革命工作“五分钟热度”的现象。例如:他们对革命的持久性估计不足,对革命的苦难程度估量不准。因此,在革命推进到“难啃”“硬啃”的骨头上时,他们便产生了消极懈怠的情绪。青年的这种摇摆不定、易意气用事的行为需要靠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来转变。
二是存在片面强调自身特殊性的“先锋主义”现象。敢出头、肯打先锋是青年特有的好品质。洛甫在《论青年的修养》中指出,“青年在革命行动中肯负责,肯出头,肯打先锋,这是很可贵的品质。在中国民族解放的历史中,青年常常起着先锋的作用,就是由于青年这种优良品质的结果。”[1]53但是,青年将这一特性发挥过头,就容易掉入“先锋主义”的陷阱。“先锋主义”主要表现为脱离群众,目空一切,不听指挥。对此,任弼时同志也指出:“先锋主义是不顾共产党的领导,而企图代替党的领导。”[2]延安个别青年身上不接地气、自以为是的弊病需要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克服。
三是中存在“自我矮化”现象。“自我矮化”是一种自我贬低、极度不自信的颓废心理。延安时期,部分干部认为做青年工作没有面子,很让人看不起,因此常常不安心工作。事实上,延安时期的青年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延安被称为“中国的希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延安青年的出色表现和延安青年工作的出色业绩。
二、党在延安时期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措施
吸引广大青年来延安,对党加强革命根据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吸引青年只是第一步。奔赴延安的青年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成分复杂,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不尽相同,要立刻把他们统一于党的领导下,实属不易。为此,党采取措施,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夯实他们的价值观基础;通过加强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来为他们提供宽松的政治参与环境,使之成为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
(一)强化有效革命宣传,吸引青年奔赴延安
首先,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为吸引知识分子到延安,中共中央通过各地党组织、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例如,1937年9月5日,陕北公学在全国发布《陕北公学招生简章》,并注释报考地点和招生中心。消息一经《新中华报》刊载,各地青年就踊跃报名。再如,1938年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的《抗战》连载了舒湮的《边区实录》,对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制度、民众运动,等等,作出系统报道。随即,杂志社就收到了不少青年读者来信咨询抗大及陕北公学的招生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1935年10月19日至1948年3月23日,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有25万多人,仅1938年5月至8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的就有2288人,最多时一个月就有1000人。还有600多海外华侨、200多国际友人来到延安[3]。
其次,中国共产党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在延安,党中央相继开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多所院校,旨在加强知识青年系统的理论教育和实地作战能力,使其成为理论基础扎实、理想信念坚定、实操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干部。
(二)加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夯实青年价值观基础
首先,党注重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延安地区的学校大都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开设了政治理论课,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政策、路线、方针、作战策略等。其中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共产主义与共产党、党的先进性教育,等等。如陕北公学在普通班设置了社会科学概论、政治经济学,在高级班设置了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4]。此外,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也非常关心学校的教育工作,有些同志亲自到一些学校授课或作报告。如毛泽东讲中国革命战争的策略问题,洛浦讲如何待人接物,周恩来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刘少奇讲共产党员的修养,陈云讲党的建设,李维汉讲民族问题,等等[5]。党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高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理论素养,还为党和革命事业培养了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青年干部。
其次,党加强对青年的新民主主义民族化教育。在延安,青年培养不局限于学校、课堂、理论方面,也在报刊、广播、文学艺术等方面。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汇演、歌曲、小品、戏剧、话剧等形式,营造出自由、民主、浪漫的氛围,满足了青年一代追求理想的要求,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最后,党鼓励青年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暨首届中国青年大会上指出,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6]他呼吁青年群体深入群众,以民为师,与民为友。与此同时,延安各院校也特别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很多院校将二者的结合教育作为一项规章制度确立下来。学生们积极参加劳动,在与人民群众一起劳作的实践中锻炼出了坚强的意志,树立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积极性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从思想理论层面培养知识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还注重从实践层面开展民主政治运动,来纠正青年的思想,提高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在思想层面,党内主持召开延安整风运动,克服了“左”、右倾错误思想的指导,提高了包括知识青年在内的党内外人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统一了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线,从而使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青年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党内环境。
在政治层面,党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双拥运动”,谱写了军政民团结一心、战胜苦难、夺取胜利的恢弘交响曲。这一运动吸引了边区不少青年加入革命。此外,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实践,这一民主决策使延安青年的政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得到了切实保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当代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延安时期党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做法对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党要在行动上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针对青年群体的特殊性,党需要在完善青年教育和帮扶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加大投入。在教育方面,要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为目标;要完善教育内容,课堂教育兼顾实践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不断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国家的教育资助对家庭贫困的青年群体意义重大。在就业创业方面,要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形成就业创业指导、资金支持、权益维护一条龙服务机制,减少青年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
(二)党要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做好“铸魂补钙”工作
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人成功成才的必要条件。青年时期正值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时期也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全面塑造的黄金时期。因此,要培育好青年,就必须首先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用宏伟的奋斗目标激励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青年一代应该树立的远大理想。有理想就有了方向,但实现理想要靠脚踏实地的坚持。在和平年代,理想信念教育要靠加强党的革命历史教育、革命年代的英雄事迹渲染以及新时代的担当精神等。
(三)党要引导青年与人民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
走群众路线,与工农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原则。延安时期的青年与人民群众一起劳作、互帮互助,彰显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的精神气质,赢得了延安人民的赞赏。在新时代,青年一代不仅要追求渊博的学识,更要有关乎苍生百姓命运的情怀。因此,党要积极引导青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毕生所学为人民群众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