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当代价值

2020-03-12杨嘉其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国家职业

杨嘉其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引言

1835年秋,马克思面临着升学或职业选择的问题,他在认真思索之后,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表达了自己对职业选择的看法以及选择职业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观点,立志为人类的事业而奋斗,将自身的职业选择与社会、人民、国家联系起来,表达了为人类幸福努力的坚定决心。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正义、公平等美好生活的需要愈加强烈。中国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之内的正常职业选择和就业,同时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为当下中国青年的职业选择起着导向作用。

一、青年职业选择多样下的合适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涌现出了新兴的职业: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使得职业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青年对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方向,是在职业多样化的发展之下找准青年定位的重要准则。

(一)青年职业选择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市场活力增强,职业种类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中国积极引进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扩大经济覆盖面,社会分工更加明确,职业分类也更加细化。目前,中国的职业分类结构包括4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中国社会职业归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此同时,列出了2670个工种并标注了127个绿色职业[1]。职业种类的丰富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也为青年的就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

除了职业种类的丰富以外,不断涌出的新兴职业,成为了中国青年职业选择时的考虑。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数字经济发展,企业和组织的管理理念、办公方式的迅速变革,交通物流运输的数据化,电竞产业的发展,使得信息科技领域的新兴职业吸引着青年人的目光。以数字化管理师为例,当前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已经超过70万,82%的数字化管理师年龄集中在26~46岁,新职业不仅是新人进入职场的新选择,更是个人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2]。信息时代的发展,5G时代的到来,为青年人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职业选择。

(二)青年职业选择的合适性

面对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如何在新时代把握职业选择方向,需要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保持冷静的观察。首先,职业种类的丰富必然会凸显出不同职业的收入水平,对于收入较高的职业成为了大部分青年的选择。其次,由于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其他因素,造成部分热门的专业、岗位引起了青年之间的激烈争夺,而一些岗位却无人问津。2018年中国公务员考试中,报考中国计生协会国际合作部联络处主任科员岗位的过审人数2666人,竞争比2666∶1,但却有119个职位无人报名[3]。除了以上的影响因素之外,部分青年会受到社会人群对职业价值判断的影响,从而选择能够让自己有体面的工作。当一个青年的选择不是根据自己内心真实想法而随大流,为了满足虚荣心而选择职业时,正如马克思所说:“他的职业已经不再是由他自己选择,而是由偶然机会和假象去决定了。”[4]456

一旦青年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选择社会热门的职业时,会将职业美化,却没有仔细去分析这种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当就业后发现现实与理想冲突,便经不起考验。马克思提出:“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4]457只有对不同职业的冷静观察,了解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和工作模式,才能清楚该职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自己是否真正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在对不同职业的冷静观察之下,青年的职业选择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职业的多样化固然为青年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是青年自身能否在工作之中感受到工作的愉快,胜任自己选择的职业,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4]457自愧无能的情绪之下必然给青年带来自卑的心态,随之而来的便是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低落、业绩下滑等负面效应,压力的增加不利于青年的发展。除此之外,面对喜欢的职业,青年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培养自己相关的能力和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因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青年职业选择变动下的高尚性

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将中国社会带入了快节奏的生活当中,社会竞争的激烈给青年们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同时青年主体性的增强,使得大部分青年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由此带来了职业的频繁变动,在变动的过程中,如果青年愿意为所选的职业拼搏奋斗,该变动便是有意义的。

(一)青年职业选择的变动

就业形势的复杂与就业压力的增加,大部分青年选择先就业后择业。2018年教育部公布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比2017年795万人高出25万人,2019年834万,每年毕业人数呈现上涨的趋势,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青年就业压力大[5]。在对青年失业扶持下,2018年上海市各级就业部门成功帮助了8602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6]。不同的省份对失业青年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助,在国家青年的发展规划下每个省份的青年就业政策也有所不同,总体上国内青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大部分青年先找到一份工作,提升工作经验再考虑稳定的、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根据《中国青年报》数据统计,62%的2017级应届毕业生认定自己需要“先就业,再择业”[7]。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了大部分青年应对就业形势以及初次步入职场的选择。

先就业后择业的青年职业选择现状及相关因素提高了职业的变动率。先就业的青年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跳槽到更能发挥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单位工作。但也有部分青年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因素,对工作的不适应而选择放弃。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时间、人际交往、家庭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也成为了青年跳槽的原因。《中国青年报》指出:六成以上“90后”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不满1年。其中,38%的人不到半年就会另谋高就[7]。青年跳槽逐渐成为常态,不同职业之间的变动较为频繁。

(二)青年职业选择的高尚

在频繁的职业变动中,青年需要找准自己的工作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无论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频繁的换工作,大部分青年都是为了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在工作兴趣之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寻找自己的工作目标,甚至一些青年在同一工作领域通过不同的岗位不断提升自我价值。马克思在《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指出:“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4]458当青年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领域和职业时,应该在职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作用,热爱自己的职业,自愿为职业付出,而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

然而,受到青年自身社会关系的影响,职业的选择并非都是适合青年自己的,但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马克思提出:“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4]457青年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背景等社会因素也影响着青年的职业选择。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家庭之中,个别父母甚至替自己孩子选择职业。当代中国,青年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社会职业选择的过程之中,都尽可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当不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如果愿意在职业工作过程中努力奋斗,同样值得尊重,同样可以在这样的工作领域中创造自己的价值。

当青年愿意为某一职业奉献自身的力量,竭尽全力为之奋斗,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时,这个职业对于青年来说便是高尚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主导思想而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还是最高尚的。”[4]459正如科学家献身于科学实验和研究、军人献身于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保护、教师献身于学生的教育事业等等,都属于高尚的职业。职业不分等级,愿意肩负起自己工作的责任,发挥出“工匠精神”,在这个过程之中,青年不仅自身得到了成长,也为他人创造了幸福生活的条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青年的力量。

三、青年职业选择目标下的价值性

对于每一个职业的选择,青年都离不开自身设定的目标。无论是从自身的生存角度还是发展的角度出发,青年作为国家公民、社会群体的一员、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离不开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范畴。青年将职业选择与人民的幸福联系起来,对实现个人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一)青年职业选择的目标

新中国70年的发展,提升了青年的精神境界,青年通过职业的选择在劳动过程之中除了获得基本的生存来源之外,更重要的目标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学毕业以后,青年开始步入社会,离开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这是青年在职业选择时最基本的目标。在基本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事业,成为了青年选择职业时的另一目标。有数据统计:7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另外有五成的人认为“工作是用来实现梦想的”[7]。相比较之下,单纯是以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为目标的人数较少,相反,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成就自己事业的人数较多,这与新时代下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加相适应,更有利于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

由于青年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年职业目标的实现往往离不开集体的目标,需与社会和国家的建设目标紧密联系起来。青年在职业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一方面发挥自身的才华,提升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社会的政策要求和国家社会最新发展规划和目标,在就业中也为社会中的其他人提供了自己的服务,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4]459所以,青年的职业奋斗目标不仅仅是为自己而奋斗,作为社会群体和国家中的一员,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更是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二)青年职业选择的价值

青年在职业上的价值实现离不开个人,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国家和人类的发展。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充满着青春与活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每一位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和社会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职业选择的时候也同样如此,明确自身的职业选择之后,青年的职业工作可以带动相关职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运行,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和人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4]459可以看出,青年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冲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当代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每一位青年的职业选择不知不觉中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升了个人的价值。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确定了为人类事业奋斗的坚定决心,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榜样。青年人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职业工作当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从而实现青年奋斗的个人价值。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提出:“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9]青年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凸显五四运动的精神,将自我发展与国家建设融为一体,不仅提升了青年职业选择的高度,也成就完美的自己。

当青年选择的职业能够促进人类生活和发展时,青年便不会被重担轻易压倒,其努力的结果便与社会中的每个人共享。由于社会人员之间的互相联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紧密结合,每个青年的活动或多或少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4]459青年职业的选择既是个人需要,也是社会需要,更是促进人类共享社会资源和进步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结语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强调了青年职业选择中应该发挥青年自身的主体性,培养责任意识和职业当担,为青年职业的选择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指导意见。为了能够更好地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与中国当下青年职业选择和就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需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岗位结构,提升青年劳动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充分发挥青年的才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猜你喜欢

马克思国家职业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职业写作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我爱的职业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