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实践

2020-03-12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育红色时代

张 珊

(西南大学,重庆 400700)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将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民族强盛的希望寄托于志存高远的青年身上,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建设的普遍规律,也彰显着一个伟大政党的远见卓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42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以青年为主体的时代新人的培养。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相伴而生,构成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蕴着理想信念、传统美德、核心价值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先进思想武器

红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保了红色文化在理论形态上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大背景下,时代新人培育实践要有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智慧和勇气,善于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先进的智慧,学习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时代主题树立创新思维,敢于破旧立新,开拓时代新人培育实践的新篇章。

(二)红色文化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内在精神动力

当前,时代新人培育实践主要存在培育动力支撑不足,培育方法较为单一,培育主体意识不强、能力欠缺,培育合力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时代新人培育实践成效的“短板”[2]。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抵御外辱的历史见证,其淬炼而成的精神文化成果既包括了革命时期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也囊括了和平年代艰苦奋斗、大胆创新的精神。时代新人培育实践,应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整理和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资源,切实转变重物质轻精神的陈旧理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培育出的时代新人是否真正能适应社会需要、是否对国家及社会发展做出实际贡献上来,并结合培育目标在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环节深耕细作、精准发力。

(三)红色文化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坚强信仰支撑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逐步凝练成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信仰。而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相伴而生,既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永恒主题,又激励党和人民奋勇向前。“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根本问题的回答,其立足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的使命。因此,加强时代新人培育是新时代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需坚守育人初心,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育人责任,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塑造时代新人的坚定信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稳固的人才支撑。

红色文化是时代新人培育的巨大资源宝库。作为一种优质的精神教育资源,“红色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教育性的特点”[3],并以“人、事、物、魂”为主的存在形态逐步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教育内容,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实践的全过程,既要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等主渠道,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参观革命遗址等主题实践活动,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新媒体技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领略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红色文化的融入及转化应用有助于进一步突破时代新人培育的场域边界,打破时代新人培育的时空限制,提升时代新人培育的质量。

二、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客观要求

融红色文化于时代新人培育实践之中,须着力促进红色文化的时代化、规范化和生活化,这是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实践可行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一)以红色文化的时代化提升融入的可行性

时代化是让红色文化打破时代鸿沟,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并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这是促使以青年为主体的时代新人乐于接受、自觉感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着力于推进红色文化时代化,是提升时代新人课堂培育可行性的客观要求。时代新人的课堂培育实践要求教育内容与时代主题相契合,在教育对象中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可接受度,这就对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培育实践提出了时代化的要求。虽然红色文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才能维系其生命力,才能契合时代新人的特点、满足时代新人的需求,进而为时代新人所接受。另一方面,着力于推进红色文化时代化,是提升时代新人培育可行性的客观要求。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是加强时代新人培育的实践载体,具有“时代化”的本质特征。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滋养时代新人的价值,需要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红色文化时代化发展,提升其为时代服务的能力,以助力时代新人打破时空限制,在新时代坐标轴中找准自身定位、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二)以红色文化的规范化提升融入的科学性

规范化,重在强调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应用须符合一定的标准,这是破除红色文化在时代新人培育实践中过度开发、无序传播、不当应用等问题的客观要求。其一,确保红色文化开发规范,是提升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科学性的首要前提。制定红色文化的开发规范,旨在强调保护底线的同时促进红色文化的科学合理开发,以从根源上保证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科学性。其二,促进红色文化传播规范,是提升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科学性的关键环节。传播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手段,因此,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实践,须强化传播的有效监管和规范,引领红色文化在时代新人培育过程中的正向传播,增强红色文化对时代新人培育的积极渗透,以此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保证时代新人培育实践的科学性。其三,强化红色文化应用规范,是提升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科学性的重要保障。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准确而又清晰,立场明确而又坚定。在正确把握红色文化发展历程及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正确运用红色文化,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为时代新人培育实践提供保证。

(三)以红色文化的生活化提升融入的实效性

生活化,重在强调置红色文化于时代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以激活时代新人认知、理解并认同红色文化精神蕴涵的强烈愿望。其一,促进红色文化内容的生活化,是强化时代新人培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时代新人培育的场景不仅仅限于学校、课堂等主渠道,生活环境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红色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要将其贯穿于时代新人培育全过程,须重点加强红色文化内容向生活化发展。促进红色文化内容的生活化,有利于实现红色文化主旨内容的具体化,促进其与青年日常生活的有效对接,使他们在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悟红色文化的真、善、美,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成长,领悟做时代新人的责任与担当。其二,促进红色文化形式的生活化,是提升时代新人培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时代新人培育成效的彰显,离不开其培育形式的生活化。自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年群体面临较以往更加复杂的情形,这就对其能力、本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势必要求红色文化在形式上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遵循形式生活化的规律,如运用动漫、音乐、电影、图像等形式为青年群体呈现“编码”后的红色文化,传递其深刻的内涵意蕴与精神特质,在接地气的、大众化的形式中凸显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及其价值。其三,推进红色文化应用的生活化,是提升时代新人培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红色文化只有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注重在青年群体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才能让其切实领会到红色文化的精神蕴涵及特质,进而实现红色文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

三、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实现路径

时代新人的培育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而是要靠多方形成合力,这主要涉及到学校、社会、家庭与个体方面。因此,大力发掘红色文化蕴藏的精神内涵,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与个体“四位一体”的培育合力,是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主要实现路径。

(一)依托学校主阵地加强红色文化的资源建设

学校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阵地,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文化资源,其内在的精、气、神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有一定作用。由此,结合时代新人培育实践加强红色文化的资源建设,不仅要通过净化校园文化氛围以培育红色基因源,而且要整合并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库。

一方面,净化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的红色基因源。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呈现。因此,要在学校加强红色文化的资源建设,首先要净化校园文化氛围,以确保红色基因源的正向发展。其次要发挥红色基因的引领力,强化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历史及红色文化价值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整合文化资源素材,构建培育时代新人的红色文化资源库。学校应发挥自身的条件优势,有效整合学校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明晰红色文化的整体发展图景。这就需要对学校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科学整合,对红色文化所蕴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艺术、教育等多重价值进行深度发掘,将其转化为学校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库,为时代新人培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力量。

(二)依托社会大环境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

社会是时代新人的“训练场”,也是影响时代新人培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时代新人培育实践,要在全社会强化红色文化传播,需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建设稳固的红色文化传播团队,为广大青年群体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方面,优化并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及形式,增强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化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主导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群体之间产生共振,如情感共鸣与文化归属的结合,这正是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的目的之一。红色文化传播的目的是要在青年群体中形成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而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内容和方式是增强其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4]。由此,在时代新人培育实践中要更加注重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生动化”,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重传播形式的“可视化”,做到图文并茂、声影结合。另一方面,组建稳定的红色文化传播团队,提升红色文化对青年群体的社会引导力。组建一支水平高、技能强的红色文化传播队伍,是加强红色文化与时代新人培育实践融合的关键环节。既要在党政群团干部、教师、记者、研究人员中广泛培养一批传播红色文化传播的骨干队伍,又要以丰富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吸引社会青年参与红色文化内容的传播,以强化红色文化对广大青年的价值引导,进而提升红色文化社会传播的效果。

(三)依托家庭小环境加强红色文化的渗透

家庭教育是时代新人培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时代新人的塑造具有独特作用。“家庭是道德塑造的重要载体,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一个家庭的文化,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5]所以结合时代新人培育实践,在家庭环境中强化红色文化的渗透,可通过榜样教育,营造良好家风,发挥红色传统对时代新人培育的隐性感染力。

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弘扬红色传统、学习红色模范的榜样和表率。榜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隐性教育,易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影响。父母对红色传统的认知和理解,对红色基因的倡导和传承,对红色革命英雄的学习和模仿,自然会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及行为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榜样教育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渗透的隐性路径,充分发挥父母的榜样效应,有利于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营造良好家风,提升红色文化在家庭文化环境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融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及教育价值于家庭文化环境建设之中,为孩子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等方面的红色精神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时代新人思想价值观念的成长提供始终正确的家庭导向。

(四)依托个体自觉加强红色文化的运用

青年在塑造成为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所以提升时代新人培育实效还离不开青年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活力。因此,结合时代新人培育实践,依托个体自觉打造红色文化运用高地,需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和创新自觉。

其一,增强红色文化理论学习自觉性,坚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以青年为主体的时代新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甚至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扭曲”[6]。红色文化是坚定革命信念、正确核心价值观念、崇高道德品质的高度凝炼,时代新人应自觉学习红色文化的理论意蕴、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对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

其二,增强红色文化活动实践自觉性,练就过硬的本领。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先锋、主力军,时代新人的本领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近年来,“世界数字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其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发演变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较量,‘本领恐慌’愈发普遍”[7]。因此,青年应积极以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为抓手,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之中,主动学习前辈们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锻造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本领。

其三,增强创新发展红色文化的自觉性,锤炼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担当的实质是既要学会接受又要学会担负责任,它是一种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担责、敢于斗争的高贵品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集中呈现,为时代新人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提供动力源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更应积极汲取红色文化蕴含的智慧与营养,既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精神,又要积极践行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做无愧于时代的新青年。

猜你喜欢

培育红色时代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追忆红色浪漫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