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表达手段实践研究

2020-03-11陈永春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摘 要:建筑设计是建筑师设计思维的符号表达和具象体现,建筑设计表达手段实践过程是建筑师设计思维活动过程,蕴含思维设计活动和思维表达活动两大核心要素。当今建筑设计风格各有千秋,设计思维源于建筑师独特的概念想法,继而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基于建筑设计思维设计活动和思维表达活动,构造出好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设计;表达手段;主体经验

建筑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建筑设计表达的概念转化是和艺术设计发展相互统一的,是设计师自我有意识地改造建筑的活动,运用人类主观能动性探求建筑设计美的规律,丰富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建筑和艺术有极强的关联性,其表达方式和艺术发展也具有一致性,是从潜意识向自我意识表达的逐渐演化。当今建筑设计风格百花齐放,只有极具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建筑设计概念与表达手段才能获得市场话语权。然而,如何把握建筑设计概念?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不同的表达手段,更好地反映建筑设计的不同内涵,解读不同的建筑设计信息,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建筑。

一、建筑设计概念的生成

建筑设计概念的生成是建筑概念生成的第一阶段,通过解读客体背景、投射主体经验、表达情感审美,铺开建筑设计概念的生成过程。

(一)建筑设计概念中的客体背景解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众的需求也更加多元,需求变动周期缩短,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信息更复杂更广泛,这就需要建筑师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从而对设计客体形成全面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与信息挖掘、整合、分析能力,对设计对象信息展开有效搜集和分析,比如建筑形态标准、区域气候条件、区域水文特征、项目所在地市场环境等,设计师需要从不同维度进行信息的挖掘、整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设计,提供模型,进一步完成对客体背景概念的正确解读。

(二)建筑設计概念中的主体经验投射

建筑设计概念从主体经验投射中提取是指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所形成的经验、所具备的思想观念等表达出来,具体而言,指的是设计者先根据自己大脑的思维,对信息进行整理、联想后,将所形成的观点等,以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表面上看,只需要设计者对自己的经验、阅历等进行回顾,然后将在脑海里迸发出来的想法应用于设计中,但是想法的形成并不固定,相同的外界刺激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里,大脑所给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主体经验的投射,需要设计者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拥有丰富的阅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尤其是拥有大量的灵感,才能进行有效的主体经验投射。大脑信息具备的发散性特征决定了概念提取是一个大范围,很多时候,一个建筑方案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主体经验投射中所提取的建筑设计概念。

(三)建筑设计概念中的情感审美表达

建筑设计的最基本方法在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中,“外师造化”要求设计者能够对外界各种事物给出及时的回应,深刻感受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自然界的演进,将外在的知识、规律等,内化成自身的知识,为建筑设计打好基础;“中得心源”要求设计者以“外师造化”为基础,将自己的情感、思想、追求等,与外部事物结合起来,通过外部事物的感情寄托,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心和境结合在一起,方可设计出走心的作品。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对外部事物产生感情,实现感情物化,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到整个设计方案中。

二、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

基于建筑设计概念的生成,借用多样化呈现方式、融合艺术语言、解构表现符号,注重创意设计对思维表达的影响,提炼实践表达方法。

(一)建筑设计表达中的复合呈现方式

明确建筑设计概念之后,设计者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让人们理解、认可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掌握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表达。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并且还需要处理现实问题,进行建筑设计的表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无法建成与设计概念无法表达是两种情况,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并不是一切设计概念均会以物化的建筑表现出来,设计者能够通过录影、模型、图纸、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建筑设计的表达。就当代建筑设计而言,建筑工程实践、杂志、手册、书籍、展览等,都可以成为建筑设计概念的呈现模式。

如,当下定期开展的各种建筑展览会,便是建筑设计概念的展现方式。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等活动中,设计学科和艺术学科发生碰撞,各个领域的设计者可以在活动中,就已经实现或者没有实现的建筑设计概念进行沟通交流,在互动中,让更多人关注这种建筑设计概念。在不同展览模式中,建筑设计概念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服务的对象也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建筑不再单单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也不再单单是满足审美需求的“模仿建筑”,更不单单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魅力的“标志物”。建筑设计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建筑需要承载大量的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能,是很多设计者要关注的问题。在对建筑设计概念进行表达时,建筑模型应需而生,通过这一模型,在三维图像中可以对若干建筑设计概念进行有效表达。

(二)建筑设计表达中融合艺术语言

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中,可以将不同艺术语言融合在一起,建筑师可以将自己内心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在各大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环境形成,不同语言融合在一起,催生出大量公共性、多样性且给人以明显视觉冲击的建筑作品。另外,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促使建筑表达语言更加丰富。设计者在接近各种艺术,与不同领域艺术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拥有了更丰富的设计概念表达语言,尤其是在进步理论的推动和各种先进技术的影响下,建筑设计概念表达语言也面临被扩充的局面。当下不只是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艺术学科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向着更自由、更能动的方向转变,语言表达中,也出现了夸张的成分。基于此,建筑设计概念表达语言在与绘画、雕塑、音乐等语言发生复合时,可以衍生出大量具有创新性的建筑设计概念表达语言,有利于建筑设计表现力的强化,设计者可以更精准而全面地进行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

如,在建筑设计表达中利用光影塑造,在光线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建筑物的立体,在阴影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建筑表面的材质和纹理。特别是在明亮度较低的环境中,建筑设计表达需要有较长的轮廓线和转折凹凸,目的是强化建筑光影变动,扩大建筑的体积感。视觉感官发生作用,光是最基础的条件,结合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共存的理念,建筑和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光被建筑捕捉起来,而建筑与自然能够共存,也是建立在光之上,有了光,建筑才是完整的。建筑设计中,如何掌握和规划光线,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设计者要结合建筑与建筑设计的概念、光与建筑互动关系等,进行光线的应用和设计。例如,丹佛斯科技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展览中心的设计者为J Mayer H,该中心位于公园内部,展览中心和主题公园的边界并不清晰,室内外是彼此渗透的,展览中心作为一种室内建筑,与公园的花草树木融为一体,丝毫不突兀,反而增强了公园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三)建筑设计表达中复合表现符号

信息以符号的形式进行传递,建筑信息的传递,也是以符号为基础的。建筑设计表达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符号,才能将建筑设计概念的构思表达出来,被观众所了解和认可。当代建筑语言符号已经与其他艺术学科领域的语言符号融合在一起,一般会以“形象”辅助的方式,与建筑设计表达符号复合在一起,进行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建筑语汇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语言多元化将会更加显著,与此同时,建筑设计概念表达的复杂性也会提升,建筑设计者需要掌握多元化的建筑设计概念表达方式,此乃建筑“表达”的复杂性。

如,MVRDV事务所设计的字母楼(Alphabet Building)中,建筑表面的数字和字母,意味着每个公司的位置,方便出入者可以快速找到公司。立面中,每個字母是一个单元,单元可以被独立出售,也可以集体出售,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I和Q并未出现在其中,对此,事务所表示,IQ(智商)存于楼内,该事务所在字母楼设计中,通过文字符号来表达“戏谑”的态度。

建筑有着地域性,并且不同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风格是存在差异的,设计师通过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语言设计出不同内涵的建筑方案,共同推动着建筑学的前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样化的建筑表达语言出现,当代建筑的空间越来越模糊,但是需要认识到,所有建筑形式都要有清晰的建筑设计概念,建筑的表达必须要与其概念密切融合在一起,基于建筑设计概念,选择精准的建筑表达语言,才能保证建筑形式的丰富性,建筑设计概念才能得到现实的支撑。

建筑设计表达是一项具有目的性、创造性艺术设计思维活动,是辅助建筑设计概念实现的重要工具,更好地帮助建筑设计思考,增加建筑设计品质,为建筑师思维活动的真实表达提供路径。建筑设计概念的生成需要对客体背景进行深度解读,基于主体经验的投射,借用情感审美的表达,通过多样化呈现方式的社会评价,融合恰当的艺术语言和表现符号,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创造出新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卓.艺术设计的思维表现与表达[J].明日风尚,2018(13).

[2]孙华.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表达形式的应用研究[J].艺术家,2019(5).

[3]张芳芳.浅析情感化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表达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

[4]谢峰.建筑装饰的设计与表达[J].职业,2020(16).

作者简介:

陈永春,硕士,景德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