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3-11丁玉莲
丁玉莲
摘 要: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等,课题组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内蒙古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传统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9-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5-0080-02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它能很好地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的发展。
高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价值取向、认知水平以及历史思维都会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把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高职院校日常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有重要的作用。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了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要想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就必须实事求是地摸清这些情况。
本课题组以内蒙古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为借助于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经过研究讨论,编制了“内蒙古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问卷”。为便于学生答题,问卷设置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了调查的真实性,全部采取无记名随机方式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8份。通过调查,我们对内蒙古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期望能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高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有75.1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身成长有帮助,有98.36%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认为对传统文化应有所扬弃的占61.13%,但认为应全面继承的占37.41%。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也希望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但还有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二)关于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看法
绝大多数学生(81.93%)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是有影响的,但目前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忽略了,究其原因,很多学生认为与整个社会缺乏一种文化宣传氛围、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和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都有关。
(三)关于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看,90.88%的学生认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树立文化自信是有帮助的;95.07%的学生认为,应该针对在校大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81.57%的学生所在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类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88.5%的学生所在院校有传统文化类的社团。94.71%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必要融入课堂教育,但只有29.93%的学生所在院校经常组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校园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高职院校只重视传统文化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对校园传统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四)关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接近9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未来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很多因素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些因素中,79.2%的学生认为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61.68%的学生认为是时代的变迁,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盛行,42.52%的学生认为是外国文化的冲击。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希望学校在各方面进行优化:希望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优化的学生占66.97%,支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学生占78.47%,希望建设相关社团的学生占60.95%,希望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的占40.33%。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关注到了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希望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很多高职院校迫于招生压力,再加上高职生在校时间有限,所以很多高职院校仅以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就出现了重技能培养而轻综合素质提高的现象。为了实现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高职教育一定要适应国家发展的大局,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等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明确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能满足社会需要,而且综合素质也要过硬,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服务,这样才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不注重历史传承的教育,不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无异于为社会培养的是技能型工人。因此,高职院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不但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还要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帮助其树立文化自信,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努力。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全员育人
1.开设传统文化类的必修课、选修课
传统文化类的必修课、选修课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首先,高职院校非文学类专业要开设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在大学语文课中可以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去传授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这样可以很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其次,可以开设古诗词鉴赏、中国传统文化宣讲、古典文学鉴赏等选修课。诗词歌赋以及古典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阅读和赏析,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
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任何思想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思想政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历史传承和当时的时代特点为基础的,而且其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前延性。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值得今人借鑒,也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相契合,如传统文化注重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指明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思政课会增强教学的说理性、思想的传承性,更能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达到信然后行的效果。
3.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高职院校专业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重于思政课和其他人文类课程的,所以必须发挥专业课的作用,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思政课或人文课,其他学科也要在教学各环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把专业课上成传统文化课,也不是要求在每节专业课中都融入传统文化,而是要求教师在能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点上恰到好处地融入,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但目前的问题是很多专业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还不到位,一知半解,所以要对专业课教师进行适当培训。专业课教师要对自己专业领域内涉及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容有所了解,在进行专业讲解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其领悟到古人的智慧,实现文化的传承。
(三)把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全方位育人
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环境教育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注重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可以在校园展板、教学楼走廊、图书馆、食堂及宿舍等区域展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图片、故事、诗词等,形成一种整体的校园文化特色。二是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学生在闲暇时间会浏览学校网站以及校园贴吧等,所以应在网页的设计上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感,在不同的传统节日节点要设计不同的网页,这样学生既感到新鲜又学到了知识。再者,要注重内容的设计,既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设计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发布到网站上,配上一些与表现相契合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浏览网站时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三是成立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吸纳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各类社团,聘请有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四是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类的讲座。学校或系部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讲座,让学生从讲座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五是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比赛,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又可以给有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六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作用。可以运用校园广播、电子展屏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以利用校园电影院定期播放反映民族精神的影视作品。再者要多创作自媒体推文,鼓励学生录制传统文化短视频抖音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呈现。这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本次调查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调查问卷内容设计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调查对象具有特定性,调查过程真实,调查结果能切实地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高职院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通过调查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坚定其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昕妤.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58-61.
[2]陶国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20(8):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