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自贸区扩容背景下重庆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
2020-03-11王群
王群
2019年8月底,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随着云南、广西自贸区的落地,西部自贸区扩容至重庆、四川、陕西、云南和广西五地。由此,重庆自贸区纯粹政策优势不断消减。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发挥“三个作用”的问题现实地摆在了重庆面前。加快重庆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要立足自贸区差异化竞争、共赢性发展、开放式合作,突出重庆自贸区的比较优势,不能“低着头”走路;加快重庆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要有效对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对重庆的定位和发展要求,同时增强重庆企业有效运用自贸区之间竞争策略的能力,加快涉外经济、法律、贸易规则的专门人才培养,精准宣传《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久久为功,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加强区域合作,突出共赢性发展
西部自貿区扩容背景下,重庆与四川、陕西、广西、云南自贸区之间关系不是单纯谁依赖谁的问题,也不仅是转口贸易、资金流通、人员交往的问题,而是融合发展何以有效的问题。鉴于此,加快重庆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差异化竞争、共赢性发展、开放式合作,进而在深度融合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重庆自贸区的比较优势。
一是重庆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宜立即着手摸清西部片区各个自贸区建设情况。全面评估广西、云南自贸区的加入对重庆自贸区的影响,尤其需要深入研究和评估西部自贸区扩容对重庆产业布局和重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联和影响,包括前期影响和远期影响。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错位发展、优势发展的牛鼻子,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尽量减少重庆自贸区同西部其他自贸区间的同质发展、过度竞争,尤其是大面积的政策竞争情况。要“环顾”广西自贸区打造对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和打造西部陆海联通门户港的建设情况;云南自贸区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政策规划;四川自贸区定位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的建设设想;陕西自贸区瞄准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的举措。在此基础上,重庆自贸区必须从中思考自身的定位并找到可能的作为空间;更要“内省”,将重庆自贸区建设放置于西部乃至整个国家自贸区的布局去思考,发现优势,补齐短板。借助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地位,发挥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功能,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发展物流金融,推动智能产业化;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引导重庆的制造产业和智能产业提档升级,突出区块链+产业融合,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加大区块链技术研发投入,实现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落地。围绕政府管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智慧养老等领域继续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尤其推进重点民生领域区块链技术示范应用,培育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
二是加强自贸区发展的省际协商合作,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重庆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建立西部自贸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倡导实施由西部各省市自贸区管理机构以及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等代表参加的省际联席会议制度。省际联席会议的主席单位由成员省轮流担任,按照区域协同、产业联动、国际协作、协力并进的原则统筹推进西部五省市自贸区协同发展,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对自贸区协同发展中省际联系会议无法确定的重大问题按程序报上级部门批准决定。同时,成立负责西部自贸区区域协同发展日常事务秘书处。秘书处应主动研究推进西部自贸区协同发展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信息共享、智能服务、立法协同、民间协会和商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创新措施,推动重庆与广西、云南、四川、陕西自贸区的合作有序有效发展。在充分的省际协商中减少内耗、增加互信、凝聚力量,推动相关省市资源最优配置,进而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强化自贸区发展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轮流在重庆、四川、陕西、广西和云南设立自贸区合作与发展论坛,充分挖掘企业、高校、政府部门和民间智库资源,或者设立年度内陆开放经济论坛,将西部自贸区的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规定为论坛常设议题,聚焦西部自贸区协同建设和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全球学者献计献策并向论坛举办单位提交智库成果。此外,健全西部自贸区之间的人员选拔互派机制,打破地域壁垒联合培养和使用人才,实现良好治理经验共享、失败教训殷鉴,让信息共享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完善人才储备和流动体系,针对高尖端的自贸区发展急需人才,在就业、医疗、教育和福利等方面给予西部五大自贸区相互承认的优惠和福利保障政策。
四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打造川渝自贸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在兼顾西部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同时,重点突出川渝自贸区的样板效应,坚持从西部自贸区全局谋划川渝自贸区一域,以川渝自贸区一域服务西部自贸区全局。重庆自贸区建设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为依托,牢固树立成渝自贸区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川渝自贸区协同发展的“双城记”。
二、强化自贸区内在建设,久久为功
一是重庆自贸区建设要主动对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激发产业活力。鼓励相关行业和企业围绕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重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支撑,依托陆海新通道重庆运营组织中心,将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及其相关的航空物流、专业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作为当前重庆自贸区产业布局的重要方面。
二是增强重庆自贸区境内企业运用自贸区的区域竞争策略能力。需要看到,云南、广西自贸区的加入对重庆产业布局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联和影响是全面和持续的,面对这种变化的、复杂的贸易规则,企业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更遑论妥善运用自贸区区域竞争策略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了。对此,政府应出台诸如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设立专门服务于自贸区企业发展的专业咨询机构,为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境内外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法律咨询、风险规避和有效竞争等服务,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相关优惠竞争策略,有效利用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自身权益,降低成长成本,最大限度规避成长风险。
三是加快涉外经济、法律、贸易规则的专门人才培养。重庆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大量通晓涉外经济、法律、贸易规则的专门人才。因此,重庆市要继续坚持人才强市战略,以重庆市自贸区企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投入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准培养一批适应重庆市自贸区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通过人才资源的精准供给和优化配置推动重庆市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四是精准宣传《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建议市社科联普及部将《条例》宣传普及工作纳入年度申报指南,并在后期立项上优先考虑。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重点围绕管理体制、投资促进、贸易便利、金融创新、内陆开放和营商环境进行了规定。要按照类型化和精准化宣传策略,确保《条例》的精神和内容重点引进自贸区管理机构,并向自贸区企业及其高管人员、普通公众宣传,从而为重庆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博士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