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020-03-11袁冬梅覃琳

重庆行政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袁冬梅 覃琳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分,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涣散加剧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边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2]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而且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在中央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揭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厘清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区文复乡的实践经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逻辑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逻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这既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决定,又是由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形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千千万万群众组织起来,领导农村经济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等坚定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推进党和人民各项事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应以乡村诉求为根本遵循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地主的压迫,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不仅政治上饱受压迫,而且经济上极端贫困,这一时期的乡村诉求为“耕者有其田”。因此,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组织和领导广大农村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比如,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到乡村“去结交农民!团结农民!教育农民!而且最重要的是研究农民!”[3]

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发展基层政权,乡村诉求是将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党的主要任务是农村土地改革。土改完成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但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52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从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虽然正确认识到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但受“左”的思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农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大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状态,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一时期党的基层组织不仅是一个政治组织,而且成为政治支配、行政管理、经济控制的“全能型”组织,主导了农民的就业、参军、上学和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后,党的中心任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的乡村诉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的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承担着贯彻执行上级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能,而且承担着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职责。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随着乡村振兴实践而不断发展

在推进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的使命职责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基层党组织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及农村基层自治实践的成熟而不断发展。

从1978年至1984年底,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的农村政策以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为取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是积极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1985年至1992年初,“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向农村社会各方面的渗透,有力地瓦解了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和价值”[4]。国内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一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落实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政策,同时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乡镇企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从1993年到2002年,由于此前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农村政策主要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取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发展乡镇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2002年至今,农村政策以统筹城乡发展、共享改革成果为取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5]。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随着乡村振兴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并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党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治理经验优势融入乡村振兴,并为其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价值整合的保障。针对当前农村被边缘化和衰落的现状,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利用政策和制度的“硬”性优势,而且需要发挥社会文化的“软”性支持。“因为乡贤文化、家族文化和忠孝文化等价值观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未随之消失,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6]。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减少价值冲突和隔阂,将乡土价值文化与城市文明的价值进行有效融合,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利益整合的保障。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布局,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眼前与长远、西部与东部等诸多矛盾。作为党组织的向下延伸,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按照党的意志统一上述利益,在行为方式上超越自我利益的狭隘视野,正确处理上述矛盾,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资源整合的保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诸多经济、政策和社会资源。作为党的意志的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能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能够坚定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行动上,能够时刻体现乡村振兴目标;在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对上联系上级党组织、对下联系人民群众,进而引导社会资源向乡村流动,实现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实践逻辑:文复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做法与存在的问题

文复乡地处重庆市武隆区东部,面积109.9平方公里。下辖六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人口约9445人。全乡下设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90人。近年来,全乡经济形成了以生猪、甜柿、烤烟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文复乡通过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文复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做法

一是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塑造优良干部队伍。近年来,文复乡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乡党委引导农村经济组织采取资源资产流转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集体经济连年增收创收;抓牢抓实党建,以每年大约10%左右的比例积极推进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以保障“书记项目”高质量完成。从机关支部下派支部书记,增强班子战斗力,确保“书记项目”高效落实;以党建助推脱贫攻坚,从严管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确保吃住在村、尽职履职、推动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项目发展环境,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和摸排力度,建立村社干部选用联审机制,定期对村社干部认真摸排,对有线索的干部进行分类处置,打造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是以“美丽家园”为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每季度组织各村开展“美丽家园”评选,对于表现优良的农户进行物资和精神激励,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优美的现代村居环境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多方筹资对村民的房屋及院坝环境进行改造,包括房屋风貌建设、涂鸦美化、生态绿化等,部分农户还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房前屋后风景。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由农户和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将垃圾袋装至垃圾桶(勾臂箱)。乡上组织收运人员定时进行收运,将垃圾运至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幅度减少露天焚烧和随意倾倒等违规行为。

三是以“党员联系产业”为方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以文复乡西山村为例,该村下设五个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固定产业的农户(该村的农户产业分为烤烟、万寿菊、莲藕、甜柿、农家乐五个),党员作为技术骨干牵头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党员带头抱团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西山村还充分利用全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乡村旅游;该村村主任带头流转农田,打造莲藕示范基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全村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

(二)文复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不足。第一,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党组织活力不足。例如铜锣村共有党员56人,其中五十岁以上党员占比76.8%,高龄党员往往组织动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客观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第二,后备力量培养力度不够。楠木村支部书记已67岁,支部没有合适的支部书记后备人选;高隆村支部书记由机关支部下派党员担任,对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不够,成为制约基层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文化程度不高,基本都是初中、高中学历,间接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对乡村振兴的保障不足。第四,现任干部积极性不够。由于村干部的待遇与外出务工、经商做生意的待遇有较大的差距,且村里的事务性工作日益增加,村干部基本是全脱产干部,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有所下滑。

二是基层党组织的机制落实对乡村振兴保障不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许多相关制度和规定执行不到位。具体涵盖几个方面:基层民主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党员干部独断专行,侵犯党员权利现象时有发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三会一课”、党员培训等虽然有所落实,但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学用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党建工作难以短期“补课”,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开展扎实,但基础太薄弱,欠债太多,短期内难以弥补,有的村党建工作、重心工作都滞后,抓起来存在较大困难。

三是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媒介对乡村振兴推进不足。由于受经济水平、思想素质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媒介滞后,客观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推进。一些党员干部素质不高,互联网运用比较生疏,只有个别年轻党员能够简单操作互联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还十分传统,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效率;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党群关系融合机制、业务激励机制来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党建创新意识不够,没有围绕中心工作抓黨建,有的村支部就党建抓党建,与经济工作、中心工作的融合不够。

三、目标导向: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

乡村振兴,重在组织的振兴,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引领能力、生态建设能力、文化引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群众凝聚能力,以此夯实管党治党的基础。

(一)以“产业兴旺”为首要任务,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引领能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背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不仅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业参与主体,还应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的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经济功能。首先,要加强党对农村经济的领导。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农业政策的制定、农业产业规划的设计等宏观层面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主体,在实践中往往体现为通过专项补贴集体经济、设立专项贷款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党组织要积极寻找市场主体,务实地引进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农业龙头企业。企业资金入股,农民土地入股,集体组织人力和协作管理入股,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的影响力。其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为脱贫致富而奋斗;统筹协调村内、村外的人财物资源,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金融资本、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定位好本村的优势产业,提升农户的市场化水平。

(二)以“生态宜居”为基本准则,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将“生态宜居”作为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增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首先,落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机制。村两委班子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各行政村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各村小组组长为成员;各个工作小组要统筹安排、分工明确、形成合力,通过上级督导和正面激励来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实施“三清一改”。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工作责任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要以垃圾清理工程、溪道清理工程为重点,全面清理村落积存垃圾,定点填埋处理;完善农村垃圾管理系统和处理设施,增设垃圾桶;清理农村溪道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保证水流通畅。再次,加强环境的绿化美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好环境绿化美化的服务引导工作,对于农村主干道、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地方进行绿化美化;引导农户对自身房前屋后美化绿化,做到整齐美观。

(三)以“乡风文明”为价值取向,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能力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象征,而且是其发展的支撑。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刻认识乡风的价值,根据各地乡风的特点设计其发展模式,提升农村乡风文化品质。首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道德建设能力,要加强党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净化文化氛围,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强化农民的爱党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其次,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构建乡风文化能力,要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实农村网络设施全覆盖、文化广场和村民书屋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培育农村本土文化人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队伍,积极从优秀文化人才中发展党员;通过宣传标语、广播、村民会议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的发挥乡村文化的思想教化、凝聚人心的作用。再次,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塑造社会行为能力。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组织管理,发挥党员的头雁效应,引导农村社会文化向好向善发展。针对农村存在的大操大办、人情攀比、赌博等现象,要及时予以引导和整治。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本方向,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须进一步凸显政治功能,确保农村社会的安定有序与和谐发展。首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优化组织设置,结合“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乡、村、社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平台,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及时对党组织和党员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对党员进行量化管理。其次,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针对地域社会文化和基础,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动员和建设能力的社会组织(如乡贤理事会等)和经济合作组织(如合作社),借助这些谙熟地方性知识的社区组织负责人(族老、乡贤理事会会长、合作社理事长)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实践中可以采取股份合作、项目开发建设带动、资源资产流转出租等方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再次,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妥善协调配套班子关系,结合“四民”行动,确定机关干部“包社走访”工作机制,进行“逐村、逐社、逐户”的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建立问题台账,召开党委会集中研究解决,在户长会上进行反馈。

(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目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群众能力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生活富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聚力投身乡村经济社会建设。首先,找到凝聚群众的切入点。以文复乡西山村为例,未来可以将联系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乡土感召、政策优惠等形式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发展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域设置党小组,创新“互联网+党建”的活动形式,促进其先富带后富的实施。其次,做好凝聚群众力量的组织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基础,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汇聚群众集体智慧,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武隆区文复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包社走访”为基础,通过农户资料更新、定期召开户长会、专题研究解决等形式,做好凝聚群众力量的组织工作,提升群众凝聚力。再次,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树立先进典型,另一方面要关心贫困群体生活,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将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萬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关乎党的现在,还关乎党的未来。夯实农村管党治党的基础,一定要正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设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基层党组织。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南方局支部工作的实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XKS03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

[2]人民网评: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EB/OL].[2019-03-08]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308/c1003-30966059.html.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91.

[4]贺雪峰.论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与功能[J].天津行政学院报,201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88-689.

[6]王冠中.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J].探索,2006(2).

[7]钟涨宝.在“四个全面”布局中推进农村社会建设[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作者:袁冬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

覃琳,重庆市武隆区文复乡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