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思考
2020-03-11
(云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整体性是一门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理论逻辑,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研究视野。从整体性视角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逻辑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在场”
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问题是一个关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它不要求把每一个论题简单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实践开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重点探索和研究其核心主题,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存在与全面发展。因此,在内涵上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科、实践的逻辑一致性。
(一)整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体化为整体性逻辑。
1.研究逻辑的整体性。研究逻辑的整体性要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题要有整体性视阈和整体性思维。一是研究视阈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要有世界眼光,能从多角度多视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要有整体视角,无论所从事的研究属于何种论题、交叉何种学科、借鉴何种理论,研究都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二是研究思维的整体性。辩证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根本思维方式,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贯彻和运用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以系统形态存在,系统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善于以系统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跳出单一论题局限,统筹不同研究论题形成综合研究,聚合多个研究队伍形成整体力量。
2.研究问题的整体性。研究问题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理论问题也研究实践问题,既研究宏观问题也研究微观问题,追求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之间达至平衡,形成整体。一是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理论问题,又研究实践问题,它在实践研究中证明理论研究的真理性,在理论研究中提供实践研究的方法指导,凡是把二者截然分开的研究现象,都不过“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二是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逻辑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宏观问题,也研究微观问题,在宏观上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治国理政,在微观上则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问题研究以微观问题研究为基础,微观问题研究以宏观问题研究为关照,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之间始终保持逻辑的高度一致。
3.研究范式的整体性。40余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一批志同道合、长期耕耘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聚合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共同体”,逐渐形成共同体成员所支持、认可、共有的研究范式,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整体性。一是公认研究范式趋向共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完善,某些研究范式“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2],如“人学范式”“教育学范式”,但同时,“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又促使其他合理的研究范式被部分共同体成员所认可并予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范式采借与转换中逐渐形成以“人学范式”和“教育学范式”为中心,辅之以其他范式的整体性范式体系。二是共有研究方法渐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属性决定唯物辩证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系统形态存在,系统特性决定系统分析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综合性特征,综合特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善于借鉴多学科方法展开研究。
(二)整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3]是一门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综合性学科,由相互联系着的分支学科和理论构成,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
1.学科对象的整体性。一门学科及其理论,首先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研究面临的特殊矛盾及其现实的运动规律,具体而言就是既研究个体的思想品德如何形成、如何发展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规律,同时又研究如何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研究的这两个规律之间具有整体联系性。一是两个规律相互区别。前者从微观上透析人的思想品德产生、形成、发展、完善的具体过程,分析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内外要素,解析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机理。后者则从宏观上透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趋势。二是两个规律相互联系。前者是基础,只有厘清个体思想品德如何生成、如何变化、受何影响,才能针对性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后者是归宿,只有透视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奥秘,才能更好地指导个体思想品德臻至完善。
2.理论基础的整体性。理论基础是一门学科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筑基立魂,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与方向。一是坚持以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筑基立魂。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筑基立魂的马克思主义充溢整体性特征,必须包含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本质规定性”、最全面的“基本原理”、最鲜明的“基本特征”,是三者的内在统一。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成果筑基立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契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各具体成果生成背景不同、内容体系有异,但其精髓及主线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展史产生筑基立魂作用,夯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根基。
3.学科范畴的整体性。任何一种理论,只有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融为整体的范畴,并使这些范畴形成体系才能走向成熟,发展为学科。作为对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由基本范畴和一般范畴组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范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形成具有整体性的范畴体系。一是不同层次范畴彼此依赖,相互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规定和指导一般范畴,一般范畴依赖和从属于基本范畴,是基本范畴的延伸与深化;众多一般范畴组合成对偶性基本范畴,使对偶性基本范畴呈现出整体性。二是同一层次范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中,从起点范畴经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到终点范畴,不同范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起点范畴就没有终点范畴;在对偶性范畴中,思想与行为、个人与社会、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等对偶项相互依存,教育与自我教育、外化与内化等对偶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整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逻辑
作为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它既包括理论学习活动也包括社会锻炼活动,二者共同构成培育良好思想品德的整体性教育实践。
1.教育目的的整体性。任何活动皆有其目标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活动与社会锻炼活动看似截然不同,实际上具有共同的目标统领,体现出教育目的的整体性。一是根本目的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愿景中,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能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提升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二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二是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都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与途径。
2.教育内容的整体性。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传递给客体,并借之以影响客体的要素。它以分门别类的形态存在,却整合为一体发挥整体性效应。一是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不同要素构成,在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哪些要素可以成为内容体系的组成部分,哪些要素应该排除在内容体系之外都必须作出科学有据的甄别和选择,应该坚持在“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下科学选择教育内容,根据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目的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使教育内容整体涵盖各方面内容要素,避免要素缺失,形成“合力共振”效应。二是教育内容作用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由不同具体要素组成,不同要素在一定规律下的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的内容结构,教育内容能否为教育对象接受并发挥作用,有赖于内容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的内容结构所发挥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具体内容要素简单加和的功能。
3.教育过程的整体性。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共同参与的整体性活动过程。一是过程环节的整体性。由教育活动策划、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环节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性过程,它包含了教育活动的起始、过程、终点以及反馈,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脱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二是过程影响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双向作用过程,既包括主体对客体的教育引导过程和家庭、社会、网络等自觉或非自觉因素的影响塑造过程,也包括客体对主体的反馈逆推过程。主客体双向互动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促成主客体教学相长。
二、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空场”
历经40余年改革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学科建设蓬勃发展、实践活动不断深化,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仍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种种整体性“空场”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缺乏整体性把握
“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相对确定的研究范式、相对集中的研究成果、有关研究方向相对薄弱、学术发展的支撑性研究条件相对缺失。”[5]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从不同侧面映射出整体性研究思路的缺失。
1.研究论题缺乏呼应。深耕基础问题是一门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纵深发展的逻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即重综合又重分化、既重整体又重分门别类的研究生态,基础理论研究越加深厚,应用技术研究加速发展,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充分彰显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但是,这种研究生态也衍生出片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分门别类研究的现象,各论题的分门别类研究往往忽略不同论题间的理论关联和逻辑呼应,抬高本论题的研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泛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这不仅损害了研究论题之间的整体一致性原则,而且因为过度抬高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误解乃至嘲讽。
2.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科学研究必须形成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经验研究法、思辨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从实际情况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以思辨研究为基本方法,经验研究是重要方法,实证研究与交叉研究渐受重视。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运用相对单一,逻辑思辨的多,科学考证的少;经验总结的多,交叉借鉴的少;部分学者使用实证研究法展开研究,通过调查获取思想政治教育量的数据,却失之对思想政治教育质的深刻把握;多数学者使用逻辑思辨方法展开研究,深入研究对象规律、本质等的质性追思,却失之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个性、现象等的量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基本形成共有研究方法,但不同方法之间仍然缺少相互借鉴和综合运用。
3.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联不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种不同向度,前者以理论问题为导向,致力于解决知识体系建构问题,后者以实践问题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实践效果提升问题,两种向度既有区别,需要合理定位,又有联系,需要相互补充。但在现实研究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脱离,“单向度”发展。忽视实践应用的基础研究日益聚焦理论的纯粹性,忽视理论探索的应用研究则日益聚焦对策的操作性,二者都忽略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原本就是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向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整体性建设
科学共同体成员的接续努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取得了学科建设的显著成就。但是,学科体系缺乏整体性建设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1.德智体美劳缺乏整体性推进。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构成整体性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但是,某些错误的教育观念狭隘地把教育理解为知识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又使人们孤立地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始终是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德育工作的地位不被重视,德育无法发挥对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方向保证作用,德育工作存在偏重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实践开展的倾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本来是教育和谐发展的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遗忘了促进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德智体美劳缺乏整体性推进。
2.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缺乏整体性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6]。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各个二级学科理应整体推进、协同建设,但在具体学科建设过程中各二级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有较大差异,各学科还停留在独立耕耘和分门别类研究的阶段,甚至产生某些“学科轻视”“学科隔阂”等违背整体性原则的现象。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论,其他二级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不够充分,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但传播效果尚有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整体性建设仍有待加强。
3.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衔接。作为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初中思想品德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前后衔接的整体性课程体系。《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划分还不够准确,内容安排还不尽合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交叉和脱节的问题。”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如何突破纵向的体系衔接与横向的内容贯通,如何优化课程设置,使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适度超越的整体性体系,仍然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整体性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乏整体性推进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悠久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实践过程的整体性缺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
1.实践推进缺乏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突出的社会活动,实践性要求它不应成为纯粹书斋里的致思活动,理论性则要求它不能成为缺乏深度的机械操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需要与理论研究相互印证,需要科学理论为其提供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推进过程中存在理论“乏力”现象,或者缺少相关科学理论,或者理论工作者所建构理论无法适应实践发展要求,或者实践工作者缺乏对理论的掌握与运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者较少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经验性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科学理论指导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彼此割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主渠道和主阵地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主阵地,理论上二者各有侧重但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但从现实情况看,二者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实践过程少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授的理论知识难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得到验证与深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没能以经验事实有力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极少借助思想政治理论指导,理论提升乏力。二是实践环节不同步。课程开设与实践开展缺乏协同共进,既没有根据同期开设的思政课程设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也没有针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深化提升。三是实践主体少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有效沟通,前者专注宣讲理论,后者深耕实践活动,彼此交流的渠道、平台、意愿极为有限。
3.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处于不同地位,各有优势,相互补充。但在具体实践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脱节,彼此孤立。一方面,显性教育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受到研究者关注,但实践应用尚显薄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有限,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理论上的“显”中有“隐”和“隐”中有“显”模式无从落实,如何在显性教育中实现内容隐化?如何在隐性教育中保证导向强化?二者在实践开展中仍然是相互脱节。
三、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复归”
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空场”问题,需要以整体性关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以及实践开展。
(一)从整体性出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促进研究论题的有序融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分化到综合遵循了学科成熟的正确进路,成熟的分化研究为综合研究奠定深厚基础,并推动分化研究走向整体性综合研究。这要求打破分门别类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术壁垒”,能够从研究论题间的整体联系思考问题、深化研究。例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从要素出发,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结构—功能的科学逻辑展开研究,并根据功能发挥状况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在总体上,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研究,核心在于聚焦研究论题,即所有研究论题皆应聚焦到促进人的自由存在与全面发展上,所有研究必须在这一核心主题下实现有序融通。
2.实现研究方法的有效整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整合与综合借鉴。一是继续坚持共识性研究方法,发扬思辨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的巨大优势。二是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合理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存在形态决定系统分析方法是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法;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的改变、生成、提升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适合于对这种长期现象进行“直接观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兴科技手段。三是探索多种方法的整合运用。要打破单一研究方法的“孤岛”现象,探索多种方法在同一研究过程的糅合使用、递进使用、分层运用,聚合多种方法实现研究目标。
3.注重研究论域的整体关照。时代是问题研究的底版。任何研究都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但结合背景不是“空戴帽子”,更不是盲目的论域扩张;需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借鉴,但多学科交叉不是无原则、无边界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它学科理论,更不是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中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统筹兼顾各种因素,运用整体性思维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本质问题、最关切的理论问题、最聚焦的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分析,坚持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整体性的研究范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二)从整体性出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1.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努力方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素质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贯彻“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的理念,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在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中挖掘思政元素,培育“课程思政”,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教育的方向保证作用,同时又以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均衡发展反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
2.根据一级学科体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7],与这四个二级学科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它是一门教育学科,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各二级学科的理论统领和学科统领,建构各学科一体化建设体系,培养本硕博一体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广泛运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充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3.依托思想政治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为支撑,需要各门课程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融为整体。一是思想政治课程要坚持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与内容体系中找到共同的整体性目标:促进人的自由存在与全面发展。二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要相互衔接,融为整体,各级课程既要根据年龄阶段强调具体内容差异又注重不同内容联系,按照由浅入深的步骤建构内容体系,避免不同课程间的重复教学。三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既前后相继,又严格坚持先后顺序,保持严密的逻辑联系。
(三)从整体性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1.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促进实践发展。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破除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活动者之间的藩篱,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互动中促进实践发展。一方面要强化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引导实践工作者关注理论、研究理论、善于使用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实践活动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要发挥鲜活实践对理论的支撑作用,鼓励理论工作者研究下探,深入基层开展实践研究,把鲜活的实践经验提炼、升华为新的理论,提升理论研究的实践厚度。
2.在主渠道与主阵地相配合中提升实践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需要主渠道与主阵地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广泛关注日常实践,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设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主题,教师通过引导讨论、点评发言、深入讲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过强实践性偏弱的不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计活动主题,在每一项学生活动中渗透一定思想政治要求,通过广泛的活动参与引导学生熟悉社会规则、树立责任意识、锻炼思想道德践行能力。
3.在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中改进实践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结合,构建“显”中有“隐”和“隐”中有“显”的实践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发掘显性教育中的隐性内容,丰富显性教育方式;可以加强隐性教育中的显性管理,强化隐性教育方向;可以积极开发各种隐性教育资源,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借助隐性因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各种隐性因素,转化负隐性影响因素,优化正隐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