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健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0-03-11熊晶占足平谭聪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山市中山粤港澳

熊晶,占足平,谭聪

(中山市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3)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作为中山支柱产业之一,健康产业正步入全新的黄金发展期。中山健康产业连续多年以超过30%的年增幅快速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找准城市定位,聚焦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大湾区科技、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做大做强健康产业集群,以健康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建设、大发展中,实现经济的再次腾飞,建设更宜居更具有活力的健康型城市,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山健康产业获益于该城市多年工业制造的发展与基础积累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红利。早在中山市“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医药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和中药现代化。1994年,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是我国首个按国际认可的GLP、GCP、GMP和GSP标准建设的国家级综合健康产业园区。目前,中山已逐步形成制药、器械、食品、健康保健与服务等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健康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期。2018年中山市生物医药总产值已达900亿元,拥有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发展平台。

一、中山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中山健康产业目前覆盖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等四个产业分支,产品涵盖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生产、生物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中药饮片加工、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医药流通等领域。2018年中山实现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超过900亿元,已聚集医药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医药企业23家,产值超10亿元以上医药企业8家,上市企业有12家,布局了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翠亨新区医疗器械装备园区等高端产业平台,目前正在创建中山市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全市有药品批准文号超过1000个,聚集了一批有研发能力和规模的健康医药企业。

(二)产业行业分支齐全

中山医药产业目前聚集生物制药企业约150家,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超过100家,健康医疗信息化企业超过50家,健康产业行业分支较为齐全。拥有世界500强诺华山德士制药公司、世界5大肽类药物企业之一的瑞士辉凌制药公司、国内首家多糖药物和手性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和博制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医疗设备、诊断试剂、医学检测服务等特色产业体系。

(三)产业集群初步建立

目前,中山已形成近千亿级的健康产业集群,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国家、省级产业园,形成涵盖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保健品、数字医疗、医药流通、健康服务业等多领域的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建立起了涵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金融资本、孵化加速等过程的创新体系。

在科研机构方面,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华南分院、生物大分子新药研发平台、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建立了工艺技术服务、检测技术服务、cGMP生产服务、临床试验服务中试研究服务、技术后勤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人才集聚方面,中山健康产业已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初步形成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集聚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产业发展平台方面,陆续规划发展了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山翠亨医疗器械产业园、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几大基地,形成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二、中山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一)优良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在政策投入、教育和科研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中山市对健康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支持力度,健康产业从产业形态、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条、产业平台等方面均获得一定发展。创新型企业占比较高,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的三百余家企业中,72%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山集群在健康科技产业领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拥有多项世界领先、闻名全球的关键性核心技术。

(二)优越的区位条件

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是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毗邻港澳,是珠江口“A”字型交通格局的重要节点。随着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中山正在构建涵盖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口码头在内的现代化、立体式、综合型大交通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中山市计划投入1500亿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综合交通枢纽。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的陆续建设与开通,中山将成为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自贸区紧密相连的重要节点城市,必将成为串联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桥头堡,交通和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支持

国家产业政策层面, “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始向健康产业重点支持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政策,为未来五年发展生物和健康产业指出明确方向。同时,“支持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写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山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广东省产业政策层面。广东省先后发布了《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系列文件扶持生物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山市产业政策层面,2018年中山市出台的《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支持政策支持达16项,从优质项目落地、技术改造到对新药研发、产业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际认证及境外产品上市等都有相应的资助或奖励。在《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建设国际医疗小镇,打造大湾区西翼国际医疗中心。

(四)良好的港澳合作基础和前景

201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林郑月娥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崔世安分别率队赴健康基地园区企业考察调研,表达了与中山深化健康产业合作的意愿,促成三地合作的新高潮。2018年1月,中山市与澳门在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签署《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打造粤澳深化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及健康领域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生物医药研发集聚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际一流的医疗科技服务集聚区等。7月,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与中山市共建的“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正式启动。12月,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项目在中山市正式落地,计划在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建立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同时,中山市继续推进中智药业集团和澳门科技大学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双方共建“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智药业集团中药质量研究联合实验室”。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山健康产业与港澳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日益频密,对于中山健康产业未来吸引更多高端创新资源和开展国际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生态环境

中山旧称香山,是伟人故里、人文之城。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同时也是著名的侨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宜居”著名,中山还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荣誉。中山市的光照、温度,流域、风光、降雨量、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动植物资源,中药材资源等天然要素都为发展康复医疗、照护、养老、保健、中医养生、医疗旅游、中医药等相关健康服务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中山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形式较为单一,产业链配套有待补充

作为一个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大健康产业在中山当前还处于医药产业的发展阶段,医药制造业从2010年才纳入政府统计公报中,且当前医药产业还不足以构成中山支柱产业。目前中山健康产业以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生产为主,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很少进行新药研发和新型技术开发,已成规模的企业产品均来自于上世纪末的研发成果转化;健康产业的生产与流通、服务、消费脱节,只注重生产,没有实现生产和市场一体化。同时,健康医药产品安全性要求较高,对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洁净生产车间等产业配套设施要求也高。目前的配套设施与服务针对性不强,公共产业配套缺乏,原本可以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的产业配套(如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水、原料储备等)只能由单个企业自己投入人力物力来做,这样既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构建形成制约。

(二)产业未形成集聚效应和中山地域品牌,国际化水平不高

中山市除了核心区国家健康基地的医药企业已经形成聚集效应以外,其他片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企业分散、产业聚集度不高的问题。健康医药产业重点领域间协调发展能力不足,上下游配套能力不强,产业园区由于用地指标不足,企业难以扩建,发展受限。中山市健康产业领域的本土龙头企业以及细分行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远远不足,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如生物医药行业,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相比,发展规模小、实力弱。同时,中山健康产业与“伟人故里”、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这些中山特有的健康元素的优质资源未有效连通起来,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虽然有“国家健康基地”的牌子,但是健康产业的“中山品牌”尚未形成。

(三)创新协同体系建设不足

一是相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健康产业是极具竞争性的产业,尤其是医药产业,自主研发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目前市域内多数企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比例较小,自主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形成。许多医药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新产品开发仿制居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偶有拥有创新引领技术的医药创新企业,但尚未形成规模和带动效应,科研优势尚未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二是人才支撑不强。中山市健康产业发展中仍存在创新氛围不强、无专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缺乏原始创新基础学科的科研支持等问题。由于地处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附近,受虹吸效应影响较大,本地大专院校培养健康医药专业人才数量匮乏,缺少高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仍不多,产业创新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跟不上,造成“引才留才难”。

(四)产业区域性竞争加剧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是全国各健康基地都在抢占的重点领域,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因此区域竞争极其激烈。而因载体不足、政策奖补力度不突出等问题使中山与其他地区竞争时处于较为被动局面,目前中山已经明显落后于上海、深圳等地。中山市紧邻广深地区本应充分吸收周边高技术产业领先地区的溢出效应,但是,在产业聚集过程中,虹吸效应使得优势产业要素向深圳、广州等地强势聚集,影响到中山高技术人才、资金与项目的流入,也使中山健康产业面临各种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山健康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打造产业链闭环,构建现代健康产业体系

未来的健康产业价值链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健康生态圈。中山健康产业应站在原有的医药产业基础上,从医药生产、医疗器械生产、医疗保健领域逐步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到医药研发、健康管理、教育培训、营养保健、养老康复、咨询服务、论坛、展会等大健康领域。中山市应充分发挥政府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组织研究型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投融资机构、健康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共享行业信息,共享研发平台,开展健康医疗养生领域的全面合作,发展战略性融合的健康产业集群。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展医疗健康旅游、养生旅游,建设一批包含健康主题的特色旅游城镇、主题酒店、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二)打造国际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打响中山健康品牌

可以将翠亨新区作为中山市健康产业高端发展主阵地。翠亨新区北承广州南沙新区,南接珠海横琴新区,东经深中通道承接深圳前海新区,西连火炬开发区,与周边海陆空交通枢纽紧密环绕,地理交通优势突出。同时,翠亨新区坐拥625.6公顷的国家湿地公园,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合作平台,未来将打造成中山城市新中心,具备优良的生态基础和发展前景。可以将翠亨新区作为健康产业高端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引入国际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专科医疗机构或团队、健康管理机构等,打造大湾区西翼国际医疗中心,搭建国际化、高端化、市场化的开放式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打响中山健康品牌,作为中山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门户”和“名片”。

(三)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空间。中山应充分利用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期,努力向上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等相关意见,为深圳健康产业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提供支撑。随着深中通道的建设和开通,中山日后与深圳的合作将日益紧密,中山可以针对健康产业发展,划出一片区域设立深中健康产业合作创新试验区,加强与深圳战略合作,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大胆改革开放,积极向国家申请健康产业相关创新政策试点,把握产业发展先机。

(四)加强与港澳资源合作,提升健康产业国际化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的紧密合作,中山可以加强与港澳合作,引入更多港澳医疗资源和科研院所,进而通过港澳作为“超级联系人”,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港澳有国际一流的高校科研资源,但是由于本土产业空心化和单一化,很多科研成果难以落地。中山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产业链齐全,可以加强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共建健康医药产业实验室,开展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跨境的产学研合作,加速中山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山市可以借助澳门作为“超级联系人”,大力开拓葡语系国家市场,同时利用国外生产成本优势,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山健康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五)加强健康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健康产业人才梯队

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城市间的人才争夺将更加激烈。中山应根据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殊需求,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制定专门的健康产业人才引入政策,如放宽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外国高层次健康医药人才在中山的居留和工作许可限制;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中山高校和中职院校中设立相关的生物医药、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专业;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和引导健康产业科技人才创业;加快构建贯穿整个创新链条的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六)设立健康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争取港澳资金支持

发挥政府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由政府出资成立健康产业发展母基金扶持中山健康产业发展,通过银证企合作、科技保险、投资引导、股权有偿资助等多种支持方式,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各种资源。鼓励中小型金融机构及金融配套服务机构落户中山,为健康产业构建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澳门充裕的社会资金作用,鼓励港澳资本进入健康产业开展创业投资,扩大政策导向和杠杆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聚焦投资中山健康产业领域。

猜你喜欢

中山市中山粤港澳
《中山寂雪沁梅香》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编读往来
中山君有感于礼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