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国家治理的政协新篇章
2020-03-11吴显标
吴显标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赋予了重大使命、搭建了广阔舞台。立足新时代新起点,锚定新定位新方向,人民政协要自觉承担新使命新责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续写政协新篇章。
在凝聚共识中加强国家治理意识。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培育人民群众的国家治理意识,把人民群众充分组织动员起来,汇集全民智慧,凝聚磅礴力量。人民政协是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联系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界别优势、党派优势和群众优势,具备上达党政、下连各界、位置超脱的特点,是各党派、界别、群众表达意愿的平台,在培育民众国家治理意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形成当前最大的思想政治共识。人民政协学习践行全会精神,就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履行政协机构职能,更好发挥政协委员影响力,大力宣扬“13个显著优势”,努力在培育人民群众国家治理意识上下真功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情感“四个认同”,切实筑牢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政治协商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过程中政治协商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提升政治协商主体的参与能力,完善政治协商参与的运行机制。虽然经过近70年的发展和完善,人民政协已构建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有比较成熟的协商议事规则,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有许多亟待加强改进之处,如人民政协为人民如何进一步体现?参政议政如何更有实效?对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如何落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为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人民政协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不断筑牢国家治理体系的政协制度基石。
在民主监督中优化国家治理制度。治理必治权,治权必监督。监督是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加强对公权力及公职人员的监督,可以使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5000多字,“监督”一词就提到了52次,释放了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强烈信号。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这种监督不同于执政党的党内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也不同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社会监督,而是具有“独特优势”的协商式监督。人民政协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在协商中监督、在监督中协商,监督范围广、接受认可度好、群众满意率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建立了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政协要重点围绕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的制度设计,明确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环节程序规定,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增强民主监督功能,同时健全党委政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的约束机制,在有效监督中确保国家治理制度落到实处。
在参政议政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人民政协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直接体现出政协履职的实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人民政协要深刻理解把握四中全会提出的总体目标,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参政议政之中。要把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诉求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紧扣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聚焦大事同向给力,紧盯难事精准发力,关注实事群策群力,更好地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