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翻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策略研究*
2020-03-11杨明托
曹 进 杨明托
【内容提要】全球化进程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世界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意味着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家文化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国际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是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威胁世界和平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国际因素依然活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跨文化翻译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对文化安全负有责任。跨文化翻译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并将其与跨文化语境意识结合起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升翻译的语言水平,尊重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跨文化翻译事业要重点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打破“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翻译要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在推进翻译事业的过程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坚定中国模式和文化产品的自信心。跨文化翻译事业将融入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通过对精品文化的内外流通严格把关,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相遇,或者说,跨文化传播就是人与人的相遇。不同文化构建了不同的文化语境。语境意识决定了翻译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语言表述。在跨文化传播中,往往会遇到跨语言的文化传播以及跨文化的语言传播。树立有效的语境意识对准确辨识与翻译文化意义重大。文化差异的存在表明不同文化各有所长,优秀的文化成果值得其他文化借鉴和学习,应当在文化语境间传播和交流。文化间语言文字的差异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发展,跨文化翻译承担起了文明交流的重要责任。与此同时,文化间的差异也会导致文化误解,滋生相互之间的猜疑,引起跨文化冲突。存在文化差异时,更应该加强文化双方的对话,通过跨文化翻译消除文化间的隔阂。“中国威胁论”就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扭曲,将中国的成就翻译成中国的“威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跨文化翻译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一方面,跨文化翻译要实事求是,翻译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发展的种种看法,还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使中国民众明确当前的国际形势,加强政府和公民的文化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另一方面,跨文化翻译始终是为跨文化交流而发生的,它的初衷是要为文化的共同繁荣而服务,冲突不是问题的根源,要明确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未来的常态,也是当下国际社会的共同理想,跨文化翻译最终还是要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而努力。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并非是彻底安全的,文化威胁依稀可见,文化的柔性渗透更加难以提防,会无形中塑造弱势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破坏民族内部的同质性,威胁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
总之,跨文化翻译的责任已不是单纯的交流,它涉及文化安全的诸多要素,必须重视跨文化翻译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它在国家安全建设中的力量。因此,有必要强调跨文化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它是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中坚力量,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将跨文化语境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国际形势。跨文化语境意识是基础,它能够觉察文化间的细微差异,在第一时间发现文化间潜在的危机。特别是在相对和平稳定的时代,跨文化语境意识能够捕捉强势文化的恶意渗透。在文化语境意识之上要突出文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翻译工作者的文化语境意识为文化安全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要突出强调跨文化翻译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明确翻译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要发挥翻译者在维护文化安全方面的优势作用,就要综合培养其文化语境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从翻译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铸造一道文化安全的屏障。
一 跨文化翻译与语境
跨文化翻译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间的深层次交流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不同文化成员之间要做到民心相通,就要充分地发掘文化语境中的异同,做到求同存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中指出:“民心相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新华网,2017年5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5/c_1120976534.htm。翻译要服务于跨文化传播,就要尊重文化语境间的差异。翻译人才应当保持对于文化语境因素的敏感度,疏通文化间交流的阻碍,避免因文化语境差异而造成意义的曲解,使一种文化语境中的意义能够被另一种文化语境中的成员正确理解,始终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善意往来而服务,拉近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距离,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跨文化语境中的意义阐释
布伦尼斯洛·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中,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②[英]布伦尼斯洛·马林诺夫斯基:《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赵肖为、黄涛译,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1页。概念。1935年,马林诺夫斯基明确提出情景语境之外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文化语境,语词的定义取决于文化语境”。③Bronislaw Malinowski,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Volume 2),London:Allen &Unwin,1935,p.58.文化语境由情景语境来体现,文化成员的言语行为习惯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表现出来,二者共同确立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约翰·鲁伯特·弗斯(John Rupert Firth)扩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指明语境不仅包括上下文语境和参与者的活动,还包括部分社会环境,语言的意义也受到社会环境的约定。④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罗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在构建言语交际行为模式时,也充分考虑了语境的重要性。⑤[俄]罗曼·雅柯布森:《雅柯布森文集》,钱军、王力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语境创造意义,再由语言表达意义,它始终是意义得以确立的先决条件。詹姆斯·马丁(James R.Martin)认为语境是“以语言作为表达层面的内涵符号”,①James R.Martin,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pp.493-495.语境中的意义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构成语境的三个变量分别是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语式(mode)。语场关心的是语境中发生的事件,基调是指语境中参与者的身份和角色,语式则指语言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文化语境因素会影响情景语境中的三个变量,情景语境通过配置语场、基调和语式来确定意义。总体来看,情景语境体现更高层面的文化语境,语义体现情景语境,语法系统体现语义。语法在及物系统、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和主位系统中体现情景语境的语场、基调和语式。因此文化语境上的差异会在语言层面上体现出来。而翻译的过程涉及两种文化语境,翻译是要通过语言在两种文化语境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因此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而翻译的过程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语境。这种混合式的语境包含了两种不同文化的要素,身处此类语境的人们同质性不高,除了经语言编码所传递的意义之外,很难让另一种文化的成员理解其意义。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跨文化语境中相同的意义须用不同的语言符号来编码,在两种语言的及物系统、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和主位系统层面均表现出文化特色。
拉里·萨默瓦(Larry A.Samovar)认为“跨文化传播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②[美]拉里·A.萨默瓦、[美]理查德·E.波特、[美]埃德温·R.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贺文发、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跨文化交际的双方谙熟各自的文化语境,如果语言形式超越了文化语境的可认知范围,意义便难以理解,跨文化传播便会中断,交际意图就无法实现。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制约。言语行为不仅发生在特定的情景语境中,而且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文化语境是确立意义的基础,理解语言的意义常以文化语境作为参照,翻译需要借助语境传播正确的涵义,确保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译者要熟悉源语和译语的文化语境,正确解读源语的意义,并将之编码为译语文化中恰当的语言形式。译者需加强自身的文化语境意识,发掘源语的真实意义,留意源语和译语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文化因素造成的语言障碍。
意义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差别就在于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传播中,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高度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在跨文化翻译中,要做到对源语语篇的正确理解,译者首先要熟悉源语文化,语言意义受到文化语境的约束和管辖。
就西方国家制造的“中国威胁论”而言,在该复杂语境中,中国崛起的真相反而“一是中国的制度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没有向资本主义靠拢。另外一个是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并没有趋同于西方的政治价值观”。①莉雅:《美前高官驳斥中国威胁论:中国决不会主宰世界》,人民网,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7011746.html。中国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中国发展语境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威胁论”是冷战思维鼓吹者的产物,是跨文化语境中的偏见,代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一贯看法,不利于开展国家间的合作。“中国威胁论”是西方社会应对文化差异的一种消极态度,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否认中国文化的优点。其实,正是文化差异构成了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人们愿意尝试文化差异带来的体验,是出于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因此应该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合作,通过翻译帮助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构建一个多元和谐的跨文化语境,而不是片面肯定或否定某一种文化。
(二)“中国威胁论”的两种范式语境
西方国家竭力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脚本。在西方政界和智库人士中,“中国威胁论”多年来一直甚嚣尘上。从“黄祸”“红祸”到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的“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历久不衰,并且根据其政治需要,不断翻新花样,变换版本。就近些年而言,“中国威胁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赤裸裸地渲染“中国威胁论”,担忧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走向极端;另一方面,给“中国威胁论”披上新装,有意拔高中国的各项能力,开始“捧杀”中国。
第一,随着冷战结束,中国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继续存在,中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后高速增长和国力快速提升,“中国威胁论”开始在国际上“泛滥”。一个“强大中国”的范式正在取代“弱小中国”的范式,成为西方传播“中国威胁论”的思想基础,以至又出现如何“防范”中国的热议。此等言论,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例如,2017年12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于中国的描述,“中国和俄罗斯意图塑造一个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的世界”,②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p.25.这明显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认为中国以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来发展自己的实力,把中国的崛起视为破坏地区和平、改写国际秩序的霸权主义。作为跨文化传播前哨的翻译人员更要特别警惕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警惕对中国文化的“妖魔化”。
第二,开始“捧杀”中国,也就是有意拔高中国的各项能力,意欲让中国朝着这个方向拼命走。2008年伊始,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与参与国际事务的表现大加赞赏。美国《新闻周刊》称“2008年属于中国”,①Fareed Zakaria,“The Rise of a Fierce Yet Fragile Superpower,”Newsweek (Pacific Edition),Vol.150,No.27,2007,p.39.《外交》杂志则认为“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上演的伟大戏剧之一”。②G.John Ikenberry,“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Can the Liberal System Survive?”Foreign Affairs,Vol.87,No.1,2008,p.23.在此轮赞美中国的热潮中,从欧美到亚洲近邻几乎众口一词。西方媒体凭借其国际传播力的优势,鼓吹中国在复兴历程中取得的成绩。成绩固然是存在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但是西方媒体的报道是失真的,片面解读数据的增长,将进步夸大为标志性的事件。它们并非不清楚实际的发展情况,而只是想借机宣扬中国在某个领域的国际地位,并顺势推卸给“新晋大国”无理的责任。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现实是中国有13 亿人口,人均GDP 不到日本的1/10。③涂露芳:《我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载《北京日报》2011年2月15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1/02-15/2844193.shtml。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强调,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任奇:《外交部: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载《京华时报》2011年3月3日,中国日报中文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1-03/03/content_12107126.htm。然而,西方媒体的“糖衣炮弹”依然不绝于耳。《环球邮报》称,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不应该再接受援助。⑤朱晓磊:《加拿大认可中国为第二大经济体 将停止对华援助》,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3-21/4664364.shtml。
除此之外,自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身上所承担的责任被无限放大。外媒指责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是能源消耗第一大国。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应该对能源消耗过快负有大部分的责任,应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实际上美国的能源消耗仍然高于中国。不难看出,外媒普遍质疑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进步,将“能源消耗国责任”推卸到中国身上。“中国责任论”是西方国家开出的“药方”,其目的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寻找替罪羊和推卸责任,维持现有的世界格局和利益分配模式,并企图让中国为它们的污染行为买单。外媒通过新闻报道制造了“中国经济责任论”的文化语境,并拉拢其他国家在此语境中结盟。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2019年5月,在刘欣和翠西·里根(Trish Regan)的电视论辩中,翠西也不忘在电视辩论中攻击中国:“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觉得什么时候中国会停止称自己为发展中国家,会不再向世界银行借钱? ”①《刘欣跟Trish 算人均GDP 账追问对方如何定义发达国家?》,央视网,http://news.cctv.com/m/a/in dex.shtml?id=ARTlfsgcxQMceFfwDVVX7Efi190530。翠西的言论充分说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语言意识实际上是存在于生动的言语活动中,与语言规则一致的抽象的形式体系根本没有关系,而是在使用该语言形式可能出现的语境的综合意义上,与语言、言语密切相关。”②[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张捷、张杰、华昶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8页。那些吹捧中国经济发展的言论,在“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的文化语境中暴露了其真实的意图。
这一事实提醒我们,跨文化翻译事关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任何成就面前都应当保持冷静的翻译态度,发扬中华民族谦逊而不失立场的文化传统,同时应高度警惕那些包裹着“真理”的文化偏见,树立民族自信心,切实做好跨文化翻译工作,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跨文化翻译消解“文明冲突论”语境
文化语境包孕了一个民族集体的智慧结晶,约定了文化成员的行为习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了一套模式,为文化成员共同拥有。文化模式的构建在于指导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明确彼此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尊重和包容差异,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通过翻译来寻求共识,携手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文化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文明冲突,相反,正义的文明之间会自觉地走到一起,通过跨文化交流谋求和平发展。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是文明互鉴、和平发展的象征。翻译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避免文明冲突而发生的。跨文化翻译的存在就是对“文明冲突论”最有力的回击。文化差异更需要文明之间的交流,“善意往来的文明之间不会冲突,冲突往往是因为一方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损害对方,这才是要害所在”。③李少威:《被回避的问题:究竟谁是魔鬼?》,载《南风窗》2019年第16期,第53页。美国始终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始作俑者。特朗普在2017年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说:“你们见证了我所推行的‘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我们优先考虑美国公民的利益和美国的主权。”④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p.I.“文明冲突论”的根源在于对文化差异采取何种态度。“文明冲突论”无需深厚的理论基础,便能够如“预言”般实用,是因为对于冲突的解释是基于人的天性,是基于人性中对于陌生文明的恐惧。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试图在印太地区取代美国,扩大其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的势力范围,并以对它有利的方式改写地区秩序。”①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 p.25.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Kiron K.Skinner)说:“这是一场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是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我们将第一次拥有一个非白种人的大国竞争对手。”②Tara Francis Chan,“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 on China Threat:for First Time U.S.Has ‘Great Power Competitor that is not Caucasian’ ,”Newsweek,February 2,2019,http://www.newsweek.com/ china-threat-state- department-race-caucasian-1413202.基伦·斯金纳是要将中美贸易摩擦归因于文明冲突,用人种差异来区分中美关系与美苏冷战时期的关系,是带有“欧美中心主义”的“种族主义中国威胁论”。她用“a fight within the Western family”来形容美苏冷战时期的关系是西方世界的内部矛盾,用“非白种人”排斥中国。非白种人即黄色人种,而黄色在西方象征着病态,更容易引起西方社会的恐惧心理,通过“白种人”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加强“中国威胁论”的语境,遏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文化的普世主义有悖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会损害其他文明的价值观。美国意图改造非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思想,必然导致文明之间的碰撞。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在2017年12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坚持推行“美国第一”的思想,从一开始就强调美国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用一种带有偏见的眼光评价中国在地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举措会削弱其他国家的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美国政府对那些“威胁”到“美国第一”的国家非常敏感,认为中国有挑战“美国第一”的意图,不惜以贸易制裁的手段迫使中国为美国的利益让步。中美贸易冲突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实施,“美国第一”的单边主义思想是遏制中国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把全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各个国家已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③习近平:《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9/0608/c1024- 31125369.html。充分证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的国际合作关系,倡导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仁政”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提倡“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观,为欧亚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因此,翻译人员应当注重翻译中国和平发展的相关素材,为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传播新时代的“中国声音”,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传播的跨文化翻译语境。
除此之外,要加强中国文化和理念的对外翻译工作,严格要求对外翻译中的用词。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依然保持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应当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社会普遍遭遇了经济发展的挫折。在这种不平衡的跨文化语境中,两相对比的反差容易造成西方社会的恐惧,担心中国会借机取代其在国际社会的领先地位。例如,美国政府使用“取代”(displace)、“扩大”(expand)和“改写”(reorder)等带有扩张性质的动词,①原文为:China seeks to displace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expand the reaches of its state-driven economic model,and reorder the region in its favor。参见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 p.25。通过语言的及物系统虚构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事件,恶意夸大中国方面的国际主张与合作,企图讲述一个背离事实真相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美国在其中的政治意图,在对外翻译中及时还原“中国故事”的真相,坚持使用传达和平意图的词语,努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品质,不因对方的挑衅而失去维护和平的立场,做到有理有据地回应质疑。
中国在《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中声明:“中国愿同地区国家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扎实推进安全对话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的良好局面。”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539907/1539907.htm。这表明了中国对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政策主张是致力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该声明的英文翻译中使用了“mutually beneficial results”(共赢)、“peace and stability”(和平与稳定)等名词作为行为的目标,均表明了和平发展的愿望,展现了跨文化语境中为了和平而努力的一面,同时使用了一些动词,如“working together”(合作)、“safeguard”(维护),这些动词所描绘的动作指向和平与合作之类的目标,描述了亚太地区的真实状况。这些翻译都传达了中国维护和平之义,符合稳定和长期发展的语境。
总之,跨文化翻译要尊重文化差异,推动多边协商与合作,反对逆全球化的势力,为可持续发展凝聚力量;要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共同应对人类社会的问题和挑战;此外还要传播“一带一路”所提倡的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表达中国要构建的是繁荣稳定的发展环境,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全球化建设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二 语境对跨文化翻译的作用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真。“跨文化翻译是文本的话语及其文化语境的转换……文化语境是指文本所具有的语言与文化特性。”①方汉文:《跨文化翻译中的历史阐释》,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6页。译者应当有强烈的文化语境意识,不仅熟悉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及其内涵,并在翻译中充分考虑两种文化语境之间的异同,通过翻译加强文化间的沟通。在翻译过程中,自然会有文化的交叉、碰撞与冲突,如何恰当地处理并化解这种碰撞与冲突,就要求译者增强文化语境意识,提高文化语境素养。
(一)语境的释义功能
语言性语境专指语篇自身所构成的环境,也称作上下文语境,包括词、短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前后关系。位置发生变化,意义也随之改变。语言中不乏一词多义的例子,在它们未进入语篇之前是孤立存在的,意义的选择具有多种可能,一旦词嵌套在语篇中,便会受到上下文语境的限制,其意义也在语境中得到确定。语境具有帮助人们确定语言意义的功能,甚至可以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断出语言内容。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话语意义推理的先决条件。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做到对源语语篇的正确理解,译者或听者首先必须熟悉异域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②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在跨文化传播中,译者要熟悉源语的文化语境,正确理解源语的意义,同时也要熟悉译语的文化语境,确保译语的意义是正确的和恰当的。译者要正视文化间的差异,搭建文化间沟通的桥梁。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语境意识,要能够意识到潜在的文化冲突,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规避文化语境因素导致的文化误解。
源语内容产生于源语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传播要受到源语社会的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地域环境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而译文则是在译语社会、文化背景下传播的。要实现两种文化的相对平衡,就需要译者评估两种文化语境的异同,在熟悉源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正确解读源语的意义,并将源语的信息用译语重新编码,使译语在其文化语境中实现相似的表达效果。萨默瓦的观点是,“翻译不仅仅是模仿,或者利用我们的话模仿别人的话,它还是对外文语境的再创造”。③[美]拉里·A.萨默瓦、[美]理查德·E.波特、[美]埃德温·R.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贺文发、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文化语境属于非语言因素,没有语境,词就成了无源之水。在现实生活中,“代码、语境和意义只能被看作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④[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语境塑造”是翻译的关键操作,也是翻译过程的重要步骤。在翻译过程中,要让受众正确理解源语的真实意图,译者就必须为受众提供文化语境,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总体讯息中的显性部分包含的信息,既非不足又非过分”。①[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跨文化翻译不但要求精通两种语言的用法,而且强调精通两种文化的内涵,熟悉两种文化语境下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掌握两种语言字里行间的文化含义,清晰准确地传播源语的“话中话”“话外话”或“意中意”。巴西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Carlos Drummond de Andrade)写道:“在词语的皮肤下,有着暗号和代码。”②[巴西]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胡续冬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154页。2008年9月,《时代周刊》发文称,中国在“2005年,男孩女孩的出生比例是118∶100,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男性过剩,新娘数量不足——更不用说未来缺少女奥运选手了。”③Beech Hannah,“China’ X Factor:Girl Power,”Time,Vol.172,No.8,2008,p.38.作者利用这种表述,攻击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见,“明褒暗贬”“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偷梁换柱”是美国媒体经常采用的攻击中国的修辞或措辞伎俩,译者一定要注意源语文化语境下的“暗号和代码”,留心原作者的真实意图,警惕带有文化偏见的语言。跨文化翻译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语境认知能力,顺应和协调文化差异,使双方文化产生必要的意义关联,使翻译内容更加适应当下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
(二)动态语境中的跨文化翻译
理解源文与译文的文化语境是做好跨文化传播的必备条件。要实现顺畅的跨文化传播,就无法脱离文化语境。因为无论是词语还是话语,离开了语境就无从谈意义。文化语境与翻译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译者应该具备跨文化语境的认知能力,要熟悉源语与译语文化语境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洞察不同文化间的细微差异,意识到可能造成文化冲突的因素,甚至要培养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适应能力。不同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突出体现在跨文化翻译中,语言的内涵来源于文化语境;译者对于源语言文化的谙熟是正确理解源语言意义的基础,也是辨别源语言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文化储备,更是决定了翻译者是否具有敏感的文化语境意识。因为开始翻译活动时,任何翻译都要面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问题。核心价值观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的,具有足够的普遍性的,清楚标明了特定文化成员身份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④[美]拉里·A.萨默瓦、[美]理查德·E.波特、[美]埃德温·R.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第六版),闵惠泉、贺文发、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要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自己的话语向世人讲好中国的故事,通过我们的讲述使得包括西方人在内的世人能正确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要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翻译的中介,但这里所说的翻译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更是一种跨文化的再现和重构”。①王宁:《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及海外传播》,载《外语教学》2018年第5期,第1页。
跨文化交流中不乏消极意义的语言,这种消极语言是破坏性质的,危及译入语国家的主权、形象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会影响到国家文化安全。消极语言的意义有显性的也有隐含的,隐含的消极意义在西方文化语境下才会凸显出来,这就要求译者具备文化语境意识,了解西方世界眼中的中国,警惕跨文化语境中的消极语言,切实从作为跨文化翻译者的立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跨文化翻译中构建一道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外语翻译困难重重,对多义词的不恰当翻译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些都属于语言的对等问题,其中包括词汇对等、习语和俚语的对等、语法—句法对等、经验—文化对等以及概念对等。”②[美]拉里·A.萨默瓦、[美]理查德·E.波特、[美]埃德温·R.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闵惠泉、贺文发、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尤金·奈达(Eugene Nida)认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③[美]尤金·A.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严久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文化语境不同,受众对概念的理解大相径庭,遑论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差异之大。翻译语境论的本质属性包括主观性、受译者自身文化背景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此外,翻译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它是动态和变化的过程,“语言使用的(相互)适应过程或语言表意功能过程的中心问题是,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④[比利时]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动态性是指翻译语境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话性则指翻译语境是主观的和动态的,语境的构建并非一次就能实现,而是要适应文化语境的变动,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例如:对于“小康社会”,中共十四大报告译为“a well-off society”,中共十七大报告改译为“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对于“反腐倡廉”,中共十四大报告译为“fight corruption and build a clean government”,中共十七大报告改译为“fight corruption and uphold integrity”,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改译为“fight corruption and uphold Party integrity”,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语境发生了变化,翻译时遣词造句也同样会发生变化,可以说用词和意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Jr.)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 Context)和低语境(Low Context)。①[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2-102页。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有各自的突出特点。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显得多言而冗余、喧阗而累赘。在低语境文化里,人们往往对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视而不见。低语境国家对个人隐私、个人的独立自主看得很重,非常注重保护面子。这些国家的文化遵循线性的时间观念,会制定详细的时间表,严格地按计划执行,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文化兼具高语境和低语境的特点,比如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因此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要特别注意语境的“生成和解释、暗示和引导、创造和过滤、协调和转化、省略和补充功能”。②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8页。
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类型。“高语境里的人谈自己心中的思虑时,往往期待与他交谈遇到的麻烦,他用不着把话挑明。结果,他转弯抹角兜圈子,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触及了,唯独不谈最关键的一点。把最关键的一点摆到最恰当的位置,这是他的谈话伙伴应该扮演的角色。”③[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高语境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不喜欢直接坦承自己的观点,喜欢别人去“猜”或“悟”,低语境国家的人就会觉得对方说话不够坦诚直接,是在兜圈子,造成交流失败。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路透社记者的提问为例:
Reuters:Does China believe that the US needs to withdraw its military forces in South Korea?(路透社记者:中方是否认为美方应该撤离驻韩的美军?)
王毅:现在又到了检验各方是不是真心希望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关键时刻。和平必须争取,机遇需要把握。(Wang Yi:Now is a crucial moment for testing the sincerity of the parties.Every effort must be made for peace,and the opportunity must be seized.)④李潇:《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翻译研究院网,2018年11月7日,http://www.catl.org.cn/2018-11/07/content_70795364.htm。
该记者直接从朝鲜半岛核问题来发问中国政府的态度。王毅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陷阱式提问,而是从问题本身提出的背景来质疑对方,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意味着半岛核问题来到了关键时刻,王毅用了一个高度意愿词“真心希望”,被翻译成了“the sincerity”。将原来“希望还是不希望”,转译成了“有没有诚意”,语气强度更进一层,将问题的矛头又转回到对方,即美国的军事行动将表明其诚意。从此例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高语境特点,对于尖锐的国际争端中国不会去激化,而是将自己的态度置于语境中,暗示对方去发现中国谋求和平的态度。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意味着交流中的意义有一部分是通过语言编码的方式传递的,还有一部分意义潜藏在语境中。中国人会在对话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开尖锐的话题,会顾及各方的利益和感受,不会在公开的场合表达冲突的意愿。中国文化以和为贵,这也是中国与外来文化交往的大背景,只有在向往和平的前提下会话的内容才会明朗。对于别有用心的外来文化,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包容的态度,不会采取尖锐的态度破坏文化间的友谊,而是围绕主要矛盾,从侧面澄清事实从而化解矛盾。
三 跨文化翻译中文化安全语境意识的塑造
文化安全语境意识是在跨文化语境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够提升跨文化翻译工作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意识,从跨文化翻译层面增加一道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仍然是时代前进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中国文化趋同于国际跨文化语境,要求展示更多共同的国际文化元素,而文化多元化则鼓励中国坚持传统文化的底蕴,继续传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一过程关涉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中国文化既要融入国际跨文化语境,同时也要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体是要在国际文化环境中提高中国文化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同时不失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特色,由此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越发凸显出来。跨文化翻译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沿,跨文化翻译工作者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需要具备文化语境意识,熟悉文化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培养跨文化安全语境意识,对于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保持敏锐的辨察力,进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译者应该从跨文化翻译的实践中培养文化语境意识,体验文化间的异同,保持对潜在文化冲突的高度警惕,逐渐形成敏锐的翻译感知、科学的翻译认知和技术性的翻译手段。文化语境意识的塑造是由内而外的。译者应当将文化安全语境意识树立为一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使其内化为一种文化翻译的精髓,引导译者的翻译实践。译者要认知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价值观,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确定跨文化语境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安全语境意识的塑造有利于克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要求译者认识到:
第一,翻译工作者除了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培养文化认知能力,适应两种文化的环境,要能够准确地掌握文化术语,认识到词语被赋予的文化内涵。译者要克服跨文化语境中的语言转换问题,更要有能力化解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文化翻译问题。通过文化语境意识的塑造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有效应对文化间的差异。当译语的意义难以理解时,译者应调整翻译的策略,将缺失的文化语境信息补缺完整,为受众提供理解译语的语境,避免因文化语境的缺失导致文化误解。
跨文化翻译中文化语境的误读会加深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严重阻碍文化间的沟通与合作。2019年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发布的《中国军事力量》报告,①原文为:It is a Chinese Dream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Chinese Dream is to make the country strong…Without a strong military,a country can neither be safe nor strong。参见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China Military Power (2019),p.v。开篇便直接引用了《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对于中国军事建设的描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强军才能卫国,强国必须强军。”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http://www.mod.gov.cn/auth/2015-05/26/content_4586723_2.htm。这段描述原本是中国基于近代遭受侵略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但是美国方面断章取义,有意屏蔽中国的文化语境,刻意引用这句话来构建“中国威胁论”的语境。该报告将“中国梦”直接等同于“建设强大的国家和军队”,在翻译成英文时,采用了一种绝对的语气,把“强军才能……”翻译为“without a strong military”,刻意渲染了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一种中国军事力量会“威胁”地区和平的假象,进而增强“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语境。富强是每个国家都在追求的理想,只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才会遏制其他国家的进步;美国时刻防范现行的国际秩序受到“冲击”,从而影响“美国优先”的利益。因此,中国的译者必须补缺中国践行的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不会走国强必霸的霸权主义道路。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为避免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军事建设的误读,补充上了新时代中国的国防战略是防御性的,并直接表明中国国防建设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安全,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aims to meet its rightful security needs and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the world’s peaceful forces.”③该报告指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发展,始终着眼于满足自身安全的正当需要,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防》(201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http://www.mod.gov.cn/regulatory/2019-07/24/content_4846424_7.htm。表明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初衷是为了保家卫国,而绝非为了走霸权主义的道路。
第二,在翻译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译者在认同本族语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尊重译入语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译者自身是文化交往、文明互鉴的“使者”,要努力构建文化互通互惠的桥梁,消除针对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偏见和种族歧视,保持一种公平和宽容的态度。译者对于促成有效的、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负有责任,其对文化的态度体现在译入语中,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语境。公平公正的跨文化交流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有赖于译者客观公平地对待文化双方。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搭建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失客观地看待其他文化会严重影响两国的正常对话,不利于开展国际合作。美国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污蔑中国,声称“它将继续追求军事现代化,以便在近期取得印太地区的霸权,并在未来取代美国获得全球主导权”。①The White House,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p.2.该报告对中国持有一贯的偏见,充斥着强烈的冷战思维,刻意抹黑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将中国的战略思想做极端化的解读。可以看到美国有意抹黑中国文化语境,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语境翻译成霸权主义,制造“中国威胁论”语境。跨文化翻译应当实事求是,保持客观的翻译态度,将主观的判断降到最低。培养文化语境意识,警惕带有文化歧视的源文。针对“中国威胁论”的诸种指责,在对外翻译中制定好相应的翻译对策。
第三,译者要善于利用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促进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相互流动。正是文化的包容性推动了跨文化传播,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进步。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在论及马来群岛诸文化和语言的生存状况时指出,马来群岛的各部族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考察的证据就是语言的相似性。②Wilhelm von Humboldt,On Language on the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pecies,Peter Heal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pp.11-22.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保证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中国文化求同存异,秉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学术兼容精神。译者应当继承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秉性,在对待外族文化上敞开胸怀,发扬百家争鸣、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敢于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营造一个文化交融、博采众长的跨文化语境。
第四,跨文化翻译的环境较为复杂,应当根据翻译的需求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跨文化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手段。译者要认识到“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对立统一、互相补充的,能够满足跨文化翻译的需求,协调两种文化语境中的元素,实现更恰当的文化交流。“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强调保持源语的文化底蕴,译语要迁就源语的语言特点,使用一些更接近源语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两种文化间的差异,突出异域文化的风格与特点,让读者最大限度地体验源语文化的不同之处。“归化”的翻译策略更注重译语的文化语境,采用译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传播源语的信息,译者会明显地向译语文化的方向靠拢,增强译语的表达效果。“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都服务于跨文化传播,是从语言和文化层面来认识翻译的,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要想采取其中之一的翻译策略贯彻到底是不可取的,要始终明确二者具有“融通点”,位于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之间,是可以根据翻译的需求进行调整的,但总归要做到不妨碍译文的可读性,又不失原文的文化韵味。
对于西方国家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译者要侧重“异化”的翻译策略,让中国民众能够清楚认识到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明确当今国际环境的形势,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程,从而激励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表露出了单边主义的色彩,只强调美国的国家和公民利益,公然违背国际合作和发展的原则。该报告指出:“我们的根本责任是保护美国人民,保护家园,保护美国人的生活方式。”①原文为:Our funda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to protect the American people,the homeland,and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参见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p.4。译文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美国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呈现出来,能够让中国民众感受到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其中“American people”(美国人民)、“American way of life”(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的翻译忠实了原文,从语义层面形成了“自私自利”的语义场,保留了美国追求单边主义发展的意图,突出了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fundamental responsibility”(根本责任)表达了高强度的意愿,突出了美国政府只顾及美国人民的利益,完全背离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异化”的翻译策略还原了当前中美关系的真相,暴露了美国压制其他国家发展的动机。
在对外翻译中,还应加强“归化”翻译的意识和技巧,将中国的国情与国策翻译为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恰当表达。特别是在中美关系紧张、容易加剧“中国威胁论”的语境下,要发挥“归化”翻译策略传播“中国声音”的作用,最终还是要为建设和平的发展关系而服务。2019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201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1/document/1000032/1000032_1.htm。将“科教兴国”翻译为“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将“人才强国”翻译为“fostering people with capabilities”,英语译文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译文放弃了四字短语押韵的格式,转而使用了“developing”“fostering”这类简单的动词,在保留源语意义的基础上,注重译文在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可读性,避免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产生偏激的误解。
第五,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翻译工作者,要具备坚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文化语境意识,在翻译活动中发挥作为“双文化”精通者的作用。只有主动地树立了文化语境意识,才会在翻译、生活或工作实践中自觉地思考语境因素并加以恰当运用。2019年中华网新闻报道:“中国前锋武磊跟随西班牙人俱乐部来到英国参加热身赛,受到了当地中国球迷的热烈欢迎,不少球迷挥舞着五星红旗迎接。而武磊签名时的一个细节,意外被全网‘赞爆’了。原来,一名男球迷想让武磊在助威的两面五星红旗上签名,武磊连忙表示拒绝:‘国旗上不可以(签名)’。”①《“国旗上不能签!”武磊一句话,被网友赞爆了》,中华网,https://news.china.com/social/ 1007/20190731/36725723.html。正因为武磊具备了对国旗的高度尊重意识,才能得体地拒绝球迷的要求。跨文化翻译更是要熟悉两国的文化语境,确保译语的准确性与可接受性。优秀的翻译必然既是双语言的精通者,也是双文化的传播者,应当非常熟悉两种文化的行为规范,并按所在的文化语境来调整翻译语言。
文化内涵是在特定语境下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在跨文化翻译中,词语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意义在语境中生成,同时语言又会构造特定的语境。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间交流的机遇也随之增多,语言和文化同属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应当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统一考察。在跨文化环境中,涉及多种语言和文化间的比较,要重视文化语境的作用,尊重和理解文化语境的差异,避免极端化的种族优越感,注意带有文化偏见的源语。警惕西方文化丑化或妖魔化中国的发展成果,跨文化传播人员也要高度警惕西方刻意扭曲中国的文化语境,努力减少文化冲突,更好地开展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 跨文化翻译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魅力对内体现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体现为国家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无论是外来文化的对内传播,还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都有赖于跨文化翻译活动。正是跨文化翻译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为中国文化输入国际元素,发掘自身文化的潜力,激发中国文化的创新能力。同时跨文化翻译也将中国的文化元素向世界传播,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世界格局正经历重大变革的今天,跨文化翻译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服务于国家文化安全建设。
(一)跨文化翻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跨文化翻译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形象在国际社会的感召力。根据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的观点,国家形象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①Joseph S.Nye.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p.75-83.跨文化翻译是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媒介,跨文化翻译的可读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地位,从而间接影响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了获得更多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就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遵守和维护国际规范。跨文化翻译也应当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通过翻译将中国求和平、谋发展和促合作的理念传播出去。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也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依然能够为国际社会输送正能量,这更显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但是,国际舞台上仍然不乏抨击的声音,甚至破坏中国的国家形象。这就要求跨文化翻译通过国际舞台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向国际社会提供中国的“方案”,把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全方位地叙述中国为世界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跨文化翻译提升国家的话语权。中国特色词汇多限于议题的表述,缺乏普世的价值,很难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也就难以参与全球治理。跨文化翻译应当将英语这一通用语言作为中国向世界发声的媒介,分享中国特色词汇的内涵意义,展现“中国方案”的优势,强调中国为全球治理所作出的贡献,增强“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的感召力。具体要做到传播内容和传播语言的中国化,应当承认英语的国际地位,广泛地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并借助英语的国际地位传播中国的“声音”。对外的跨文化翻译还必须意识到,“中国声音”的受众是西方社会的民众,他们拥有另一套文化价值观念,仅依靠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显然不够,还应当将中国特色的理念被文化“他者”所理解,可见跨文化翻译的核心仍然是中国话语的内容。中国特色词汇凝聚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彰显了当下中国发展的理念,表达了中国愿意参与国际合作的诚意。通过跨文化翻译传播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可以逐渐让“中国方案”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同,达成一种普遍的认识,进而参与国际对话,开展深层次的交流,打破“沉默的螺旋”,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跨文化翻译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让世界听懂“中国声音”的基础,也是建立尊重和信任关系的前提,更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在跨文化翻译中,首先,要坚持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积极地总结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其次,根据“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西方国家易于理解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利用英语的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的智慧,为全球治理难题贡献力量,逐步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争取正面的国际舆论,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跨文化翻译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各自文化的优势,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繁荣贡献一份力量。外来文化的优秀品质是值得借鉴的,它能够弥补本民族文化的不足,改革不合理的部分,激发民族的创造力,从而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回顾中国的近代历史,跨文化翻译的作用功不可没,从西方引入民主与自由的理念,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发展民族工业。跨文化翻译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输入源头活水,保持了中国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华夏大地上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有效地对中国文化进行“编码”和“封装”,使其成为其他民族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一种共享的“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振兴的前提,只有文化传播出去,在国际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持续地扩大影响力,一个国家才能成为文化大国,进而跻身世界强国。
(二)跨文化翻译维护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观的要义在于保存和延续中国文化的特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语言文字安全。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符号系统,凝聚着民族集体的智慧,代表着持久的文化特质。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主要的交流工具,中国文化面临其他强势语言的冲击,应始终坚持汉语在语言多样化环境中的一席之地。语言文字安全要特别注意外来词的翻译。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产品中存在外来文化的低俗语言现象,其汉语意思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相违背,应当采取功能对等的翻译策略,不必翻译其真实的汉语意思,而是用表达相同功能的汉语词来代替。除此之外,应当坚决抵制恶搞汉字的言语行为,保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第二,风俗习惯安全。风俗习惯安全包括民族风尚和礼节等,它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寄托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归宿,增强了民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向心力,具有保持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文化特质。风俗习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每一种风俗习惯都代表特殊的文化内涵,约束文化成员的行为,将同一文化成员凝聚在一起。跨文化翻译应当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风俗习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不应全盘否定违背风俗习惯的外来文化,而是要去粗取精,汲取优秀的文化元素。
第三,价值观安全。价值观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态度,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传统价值观不受霸权文化的侵蚀,同时又不反对与现存价值观念的融合发展和进步。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应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翻译符合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外来文化,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服务。
第四,生活方式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是文化特质的外在体现,文化间的差异集中表现在生活方式上,主要包括物质、精神、经济、政治、私人和公共领域中的生活方式,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学习科学的生活习惯,保持一种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跨文化翻译应当有利于促进中西方生活方式的融合,西方科学的生活理念值得借鉴和翻译,但是违背中国文化道德准则的生活习惯不宜翻译。
跨文化翻译应树立大语境观,为实现文化安全树起第一道屏障,在此基础上维护文化安全和社会的繁荣稳定,需要从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方面去落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根本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传统安全观中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资源安全等要素,同非传统安全观中的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等要素整合为更加系统的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并将文化安全同军事安全和社会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保障,文化安全必然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李文良:《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载《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3期,第65页。
(三)跨文化翻译解构文化霸权
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是在侵犯其他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渗透会逐渐地塑造新的价值观,与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分歧,危害民族内部的团结和统一。文化侵蚀会破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改变文化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传统文化的根基遭到破坏时,就会危及意识形态的安全,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当前,美国的文化霸权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领域。我们应该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发挥翻译策略的优势,树立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语境意识和安全意识,抵制美国文化的渗透和腐蚀,维护好国家的文化安全。
美国文化霸权首先强调自身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对外宣扬“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观念,借助全球化趋势推销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美国对外包装和渲染资本主义的社会体制,把自身塑造成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主导全球化的趋势,吸引其他国家复制美国的社会制度。美国人崇尚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全球的社会体制一分为二,其中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相似的国家被认为是好的,而与美国资本主义相“对立”的国家被认为是邪恶的,所以美国经常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帜,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跨文化翻译要完成好传播的使命,需要站稳政治立场,培养理论辨察力,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层面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王岩:《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路径》,载《理论参考》2014年第11期,第11、16页。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生长的土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另一方面要在意识形态层面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凝聚中国力量,形成对于腐朽糟粕文化的抵抗力。为此,跨文化翻译既要在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保证国家的权利不受侵犯;又要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坚决维护国家的社会制度;还要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时刻注意维护中国文化的形象,在保证传统文化安全的语境中开展翻译工作。
美国文化产业霸权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主导着国际文化商品的流行趋势。美国拥有文化产业的垄断地位,不断向国际社会输出美国元素,进一步助推美国文化霸权的实施。美国在推销文化产品时,不仅宣扬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利己主义等美国形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且还以霸权主义的文化产品抢占中国文化娱乐市场。美国善于凭借自己在文娱产业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包装自身文化的主题思想,对于异域文化进行渗透,有意识地营造一种“亲美化”的跨文化语境。美国诱使大众认可和消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品,引导大众的价值观念,培养大众形成美式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严重影响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威胁到中国文化安全建设。面对美国的文化产业霸权,中国应呼吁文化产品“走出去”,鼓励翻译优秀的中国文化产品。首先,要做到提升跨文化翻译的水平,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翻译出去。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手段,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准确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同时确保海外受众走近、了解和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翻译要行文流畅,贴近现实生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吸引更多的海外消费者;翻译要注重传达细腻的情感和文化产品的深层底蕴。其次,要翻译精品文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进行翻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特色文化产品,使其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符号,推动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最后,跨文化翻译也应当搭建规范化、高水平的翻译平台,严格把关精品文化和翻译水平,同时准确把握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品的贸易。
五 结语
文化安全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即使在和平的跨文化语境下,也应当居安思危,将其作为国家安全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当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通过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质量,打造自己的文化产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对糟粕文化的自觉屏蔽。要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就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尊重文化间的差异,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要确保译语的可读性,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到“走进去”,让西方国家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生活方式。跨文化翻译应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把文化语境意识同文化安全观结合起来,培养翻译人才的文化安全意识,在翻译活动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中国文化安全建设。当前,中国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保持了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政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但是同时也应当申明传统文化的主权地位,削弱外来文化的恶意渗透。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要坚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坚定走出去的信心,通过跨文化翻译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筑起抵御腐朽文化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