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3-11徐兴林王金跃潘萧羽李友仕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民办高校政治

徐兴林,王金跃,潘萧羽,李友仕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4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乃至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49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占全国高校数的28.13%;民办高校在校生649.60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2.95%,硕士研究生在学1490人。[2]在民办高校教职工群体中党外知识分子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对其全覆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必要。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在民办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尚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具有较高学历或较高职称,以传播、研究、创新专业知识或从事行政管理为职业的劳动者。民办高校如何开展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份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3]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办高校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一、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趋于年轻化,人数众多,普遍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管理能力,在思想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主体意识较强,注重追求个人利益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一般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大多分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第一时间接触最前沿、尖端的信息,掌握较大话语权。民办高校中部分较有影响力的党外知识分子针对世情民意、社会动态等借助网络阐发个人观点,在师生群体中关注度较高,进而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然而,也有个别党外知识分子集体观念不强,过分张扬个性,强调自我价值,一心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民办高校教职工中4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七成以上,现行工资待遇水平相对公办院校差距较大,以现在的保险基数标准退休后待遇会更低,教职工有严重的后顾之忧,人才队伍稳定性差,导致不少业务水平高的党外知识分子考取公务员、事业编或选择其他职业而跳槽,对民办高校和谐、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二)思想认知活跃,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新时代面对多种社会思潮与多元价值冲击,民办高校中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与批判精神,能够坚持真理,崇尚学术自由,在认知上具有多样性。据调查,在民办高校,有一定数量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宗教信仰或者宗教情节,还有极少数党外知识分子上课时对学生忽视爱国主义教育,甚或极力推崇“西方模式”。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下,党外知识分子极容易走入误区,缺乏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甚至有极个别的党外知识分子将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传递给学生,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影响极坏。

(三)有参政议政热情,“四个意识”有待加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完善,使党外知识分子在为民办高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基础上,为自身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多时机,他们通过人大、政协、党政机关挂职等途径主动参与地方事务,日益受到重视,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长期受成长环境影响,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有较强的政治独立性和自主性,对各种政治规矩不太敏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待强化。民办高校教职工中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党外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喜欢大肆宣扬“西方模式”“西方民主”者,对我国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度设计颇有微词,挑战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底线,[4]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极其不利。

(四)具有分散性、交叉性,组织难度较大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隶属于不同部门,从事的具体工作也不尽相同,比较分散;另外,还有不少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有广泛的联系和影响,既是专家学者,又是民主党派成员,同时还担任着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具有多重社会身份相交叉的特点,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和综合性的。[5]以上因素不利于民办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集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很具有挑战性。

二、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目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在组织、宣传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统战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受到各方重视,经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1.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不断完善。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尤其是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在组织建设上,有些民办高校已经按照相应的组织发展程序,采用培养与选拨任用相结合、民主推荐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对党外知识分子中政治素质高、政策把握能力强的民主党派人士重点进行考察、选拨、培养、任用,以这些人员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石,组建知识结构全面、综合业务能力突出的后备干部队伍。譬如,青岛黄海学院中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在本校内部按照组织程序推荐、发展会员,迄今已发展了5名会员,其中3人在二级单位领导岗位上任职,发挥了积极辐射作用,在此基础上正筹建民建支部。

2.建立了党外知识分子舆论宣传阵地。不少民办高校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纳入重点工作,重视利用各类平台、渠道将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统战理论向党外人士进行宣讲教育。譬如,青岛黄海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全国高校首家雷锋纪念馆,形成了常态化学雷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校党委统战部领导下,学校党外知识分子知联会会同雷锋纪念馆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品牌、争先锋”等系列活动,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响应,传承红色基因,常态化进行革命精神教育,成效明显。

3.构建党内外联动机制。部分民办高校积极构建党外人士交流联动机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联系交友制度,从而更加直接地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和诉求,便于听取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譬如,青岛黄海学院建立了校党委领导下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无党派人士)担任会长,定期开展活动,为党与党外知识分子密切联系、增进友谊打造了平台,也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库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民办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重使用轻培养、重物质激励轻精神引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是“不敢做”。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较为活跃,组织纪律性不强,做这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很有挑战性,工作人员存在畏难情绪,不敢触及深层次问题。二是“不会做”。面对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民办高校由于成立时间较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比较匮乏,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放,在针对性、吸引力与实效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2.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够完善。调查发现,尽管民办高校已初步构建了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纪检部长与二级党组织的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纪检委员等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但统战工作起步较晚,各支部委员普遍年轻,工作经验、精力和经历有限,还不能准确研判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较少民办高校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全校思政工作的规划中,在思政专职人员、专项资金、工作场所、设备、资料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民办高校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主动性不够,活动教育效果尚不理想。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亟待加强。民办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现有的培训教育不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单调,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存在忽视党外人士思想动态、个性诉求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有机结合,效果不理想。

三、民办高校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民办高校要认真遵循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恪守基本原则,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途径、方法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理性辨别社会思潮相结合

民办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潜心立德树人。面对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冲击,要引导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性辩证分析问题,尤其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与鉴别力,主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6]

民办高校要创造软硬件条件,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强化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注重加强实践锻炼,可采用挂职锻炼、参政议政、党派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促使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修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为。民办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治理体系之中。在校外,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专长,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水平,努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

(三)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7]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面临着职称职务晋升、政治安排等个人发展诉求,心理难免焦虑。作为家庭顶梁柱,党外知识分子面临生产生活、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果遇到家庭问题自身难以有效缓解而又无外部支援,就会导致思想上压力过大、认识上迷惘困惑、经济上难承重负。为此,民办高校要从统战工作大局出发,既要对党外知识分子加强政治引领与思想疏导,又要对党外知识分子在工作、生活上给予必要的政策帮扶与关怀慰问,切实有效地帮助党外知识分子解决实际问题,使其减轻经济负担、消除心理困扰、获得归属感、安全感。

(四)坚持提升政治能力与发挥智力优势相结合

民办高校要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政治引导与理论学习,使党外知识分子能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理解认识,创造条件畅通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与政治协商的路径,提升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文化程度高、知识渊博、思想活跃、学术素养良好,其中很多是相关领域的学术骨干或带头人。民办高校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民办高校协同发展。

(五)坚持党的教育与党派自我教育相结合[8]

一方面,民办高校党委、统战部门要充分彰显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功能;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对其成员及无党派人士的自我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民办高校党委要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使其成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民办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信任、组织上培养,事业上重托,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怀,[9]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实际,整合资源,不断丰富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供给端的质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一)构建党领导下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民办高校要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动态数据库,为党外知识分子发展拓展空间与搭建平台,筑牢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民办高校党委要强化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列为统战工作重点,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分类培养,纳入工作考核体系。民办高校统战部门要强化组织协调、督促落实职能,细化分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抓好组织实施;还要主动与基层党组织进行沟通联络,争取多方支持,确保场地、经费、教育有序实施。民办高校党委要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明确基层统战工作职责,激发工作活力,调动积极主动性,使基层统战工作扎实推进。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要不断创新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机制,建设稳定的统战信息化管理队伍,建立政治舆论筛查监管机制。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10]民办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彰显公益性,师生员工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立德树人。民办高校统战部门要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把专业技术知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之中,做到知行合一。民办高校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完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主阵地与考核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政治培训为主,系列开展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新时代统战理论、政策及所在民主党派的章程,努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及素养。在培训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可采取以中短期培训班为主、集中与分散结合,做到按需施教,分类培训,重点突出、协调推进、全面落实。在培训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要灵活多样,既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报告、理论辅导,又要安排个人能力拓展训练、实地考察教育等实践活动;既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又布置课后分组讨论和外出考察学习的任务;还可通过设立 QQ 群、微信群讨论组、编发学习简报,撰写结业论文等方式,增强学习交流互动与实效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积极选送党外知识分子参加中央、省、市级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民办高校要构建合理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力求实效。

(四)创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与策略

针对党外知识分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民办高校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策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注重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使用,完善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民办高校要选拔推荐党外人士通过民主选举程序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选拔党外人士在校内行政、学术、咨询机构兼职锻炼,还可委派到政府机关、友好合作单位挂职锻炼,施展才华,丰富阅历,提升能力,增强素质。二是注重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发挥积极作用。民办高校要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对民办教育领域及社会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形成符合实际、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发挥建言献策积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三是注重树立优秀典型人物。民办高校要将业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党外知识分子树立为典型,培养成“旗帜”人物,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彰显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四是注重与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民办高校要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机制,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使党外知识分子更加准确了解党的主张;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掌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听取党外知识分子意见建议,增强相互信任和感情,巩固党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团结联盟。五是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目前,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非常喜爱并经常使用新媒体这种快捷高效的联络方式。[11]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更加直观、便捷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民办高校要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更加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五)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大统战格局

民办高校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与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大统战格局。一是打造优秀的统战工作队伍。民办高校要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习效率高、业务本领强、勇于实干担当的统战人才队伍,能够根据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行为变化,不断学习完善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具备和高层次人才对话交流、组织协调的业务能力,能以求实创新、实干担当的工作精神不断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二是创新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民办高校要与时俱进创建新媒体管理应用模式,注重新媒体技术在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高效与广泛使用,重点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坚持爱国主义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理性表达,展示正面形象,传递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并注重甄别党外人士的差异性,能够按照民主党派与无党派知识分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完善统战工作制度建设。民办高校要及时总结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升华为制度规范,建立教育培训制度、通报会制度、主题座谈会制度、联谊交友谈心制度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责任追究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以党委领导、党政协同、民主协商、新媒体沟通为主要模式的机制体系。[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全覆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办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不忘初心,树牢家国情怀,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全身投入、奋勇拼搏,以新的担当和作为,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13]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努力开创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民办高校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