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2020-03-11毛文碧
文/毛文碧
我于1964 年大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工作。至2000 年退休,历时36 个春秋,亲眼见证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变革与发展。我将以我的个人视角,带大家到我记忆中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游历一番。
初到
1964 年秋天,落叶纷飞的季节里,大学毕业后的我被分配到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位于今天的西土城路8 号院。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大门口悬挂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另一块写着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领导成员由院长马奔同志、副院长王能何同志和黄屏同志组成,黄屏同志还兼任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后来这个研究所改称为“交通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当时,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研究院所都是院所室三级制,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是院室两级制。我当时经验尚浅,便问了院内老同志,他们告诉我,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成立时,正赶上精简机构,所以只能实行院室两级制。
变革
1971 年6 月22 日,原交通部和铁道部合并成立新交通部,新交通部决定自1972 年1 月1 日起,将原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和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合并后成立新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合并后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把原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大院分配给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
由于原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是院所室三级制,所以合并后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分别成立了公路科学研究所、水运科学研究所和科技情报研究所三个所。
1975 年1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恢复铁道部和交通部,于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又分开设立了。此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就搬离了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大院。但是,由于合并时期交通部把原来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大院分配给了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而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拒绝搬走,理由是这个大院是交通部分配给他们的办公用房,要搬离的话,交通部要给他们安排去处。权衡之下,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就在惠新里申请新建了办公大楼(即现在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原为院室两级制,也是交通部的一个局级单位。于是中编办只给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编制,其中包含了公路科学研究所和水运科学研究所的。由于中编办只承认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一个局级单位,所以公路科学研究所、水运科学研究所和科技情报研究所这3 个单位只能由交通部直接管理。当年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章在交通部,原来是交通部科技委主任高原兼任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后来改为交通部科技司司长张德洪同志兼任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院长。
我亲眼见证了交通部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发自内心觉得,这一系列变革确实使交通部的结构变得更好了。
据我所知,后来公路科学研究所的领导为了获得中编办的编制指标,付出了许多努力。
1999 年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重组揭牌
重组
1999 年10 月,交通部人事司和机关党委找我谈话,计划重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并且要求我务必在1999 年12月28 日前组建完成并挂牌。
此次重组不是由我一个人完成,还有刚从美国回来的周伟同志协助我工作。要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部信息研究所、交通部标准研究所等单位整合在一起,面临机构重复、干部多等重重困难,光筹建班子就有以下9 人:周伟、徐世强、杨满忠、杨洪义、宋晓良、王本华、袁顺才、陈锁祥、毛文碧。其中,张定邦任巡视员。
以3 个局级单位为主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是时间紧迫,两个月内必须完成重组;二是机构重叠,除了原单位特有的机构软科学研究室、信息资料室、舱容站等,还有机关单位的人事室、后勤处、科研处等。这一大批重叠干部该如何安置,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9 个人开会,研究关键问题,他们都看着我的态度。为了解决机关干部多的问题,我再三权衡下,提出了一个建议,保留各个单位的特殊机构,重新确定机关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由于正式编制有限(大概不到500 人),男同志超过55 岁就不再任现职,女同志超过50岁就不再任现职。由此,干部多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需要抓住核心问题,尽快按时完成组建工作。非常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依旧按照院室两级制进行重组,这给现在主持工作的领导带来了一些麻烦,我对此深表歉意。
按照当年交通部的要求,1999 年12 月28 日新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重组完成,很荣幸由我出任院长。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的张春贤同志出席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