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应用观察
2020-03-11石世芬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108
江 延,石世芬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8)
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脊髓在躯体运动、躯体感觉以及内脏运动等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配作用,是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1],一旦受损,将会累及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组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脊髓损伤发生率逐年攀升[2],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临床强调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除常规治疗外,辅之以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肌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选取脊髓损伤患者80例引入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4~73岁,平均(45.84±6.26)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1.33±0.24)年;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4岁,平均(45.91±6.15)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1.37±0.3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诊断及检查确诊为脊髓损伤[3];②患者临床资料及病史、检查记录等资料完善,检查前患者已了解且同意加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①经诊断合并心、肝、肾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②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碍患者;③合并其他类型外伤患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方法:对照组:给予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共涉及到骨科、康复科、泌尿外科、心理科、门诊科等多个医护团队,成员均为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团队分工明确,为每位患者建立档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门诊护士主要负责患者接待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测,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等;康复科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心理科医师负责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调节与情绪疏导。骨科护士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知识讲解、并发症护理等。泌尿外科护士主要针对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予以指导。①心理护理: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心理状态,尊重、理解每一位患者,在与患者交谈时应面带微笑、热情大方,向患者说明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影响。针对存在悲观、绝望心理,配合度不佳的患者,要主动询问患者或通过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顾虑,耐心劝导,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家庭支持、情感支持等,增强治疗信心。②肢体功能康复:康复科医师、护士、治疗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肢体康复训练计划,卧床阶段协助患者摆放体位,进行肢体按摩等被动训练,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治疗中后期,对患者肌力、耐力的训练,采用膝踝足矫形器锻炼下肢运动功能;在对患者进行关节运动训练时,动作要轻柔,以患者耐受为宜。③膀胱功能康复:对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予以定时检测,做好相应的记录,制定饮水计划,进行膀胱充盈训练。通过播放流水声、洗温水浴声等辅助性措施实施排尿反射训练,督促患者养成按时排尿的习惯。④生活自理能力:针对病情严重者可以借助万能袖带完成吃饭、洗脸、刷牙等;对于残存功能患者可在家属及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床上翻身训练,指导患者独立完成穿衣、穿鞋、如厕等生活技能,患者恢复后指导其自行进食,进食时不宜过快,防止呛咳。⑤健康教育: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向患者介绍脊髓损伤相关知识及诱发因素,告知患者相关并发症预防策略,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护理技巧,提升患者自护能力。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张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肌张力评分指标在护理前差异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均下降,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张力评分对比
注:与护理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ADL评分、GQOL-74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ADL评分、GQOL-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ADL评分、GQOL-74评分对比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29例,基本满意9例;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21例,基本满意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首要处理原则为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尽可能减轻脊髓功能的丧失、增强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恢复,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通常,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有研究证实脊髓损伤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肌张力,增强预后[8]。此次研究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引入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其主要指的是针对同一临床疾病,由多个科室、团队进行科学探讨,最终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康复护理措施,体现了集中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原则,将患者的需求作为导向,在心理科、门诊科、骨科、康复科等多方参与下,其康复护理涉及到患者心理、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膀胱功能等多个方面,覆盖患者生理到心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肌张力评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患者ADL、GQOL-74评分大幅度提升,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对患者肌张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作用。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5.0%,表明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更为认同。综上所述,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是提升患者肌张力、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