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情景模拟法在重症医学科拟定科人员岗前培训中的实施效果
2020-03-11马硃艳姚慧俐
马硃艳,姚慧俐
1.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上海 200090;2.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血液风湿科,上海 200090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核心部门,亦是多学科交叉联合科室,具有收治的患者为危急、疾病种类多、病情发展快及教学资源丰富等科室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标准的急救护理质量,同时也要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及反应能力,进而为医学科整体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保障。传统教学模式仅限定在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重视让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训练,而完全忽视了如何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为有效提高拟定科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有必要给予一种将理论结合实际,且具有直观、生动及形象为一体的教学方案,对于拟定科人员岗前培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间该文主要对该院44 名重症医学科拟定科人员分别进行传统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医学重症科拟定科室人员按照该次教学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n=22)与观察组(n=22),其中参照组年龄20~24 岁,平均年龄(21.56±0.64)岁。观察组年龄20~24 岁,平均年龄(21.59±1.41)岁。 纳入标准:①均由一个带教老师负责对所有拟定科人员进行讲解知识,针对疑难病例中共用探讨、分析及演练,并依据自制考核标准评价考试成绩;②均有护士资格证,且无注册。排除标准:均排除中途退出岗前培训者。 各组拟定科人员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传统教学模式即带教老师常规遵照教学大纲进行赶鸭子上架式教学,将专科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予简单解答及处理,促使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状态直至岗前培训结束。
1.2.2 观察组 实施情景教学模式:①小组制。分成4 个小组,并由一名带教老师负责对所有拟定科人员发放案件资料,并派出一名组长负责对各个小组模拟情景工作进行合理分工。组1 负责对急诊接诊、护理评估以及初步急诊处理;组2 负责将患者从入院到病房护理查房;组3负责对患者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现场施救;组4 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知识宣教工作。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各小组的任务分工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2]。 ②首次模拟实训。 各个小组进行模拟培训时,另外小组成员进行认真观摩、思考,并将自身出现的问题及漏洞做好笔记,以便在实践中及时纠正。 ③情景回顾与案例探讨。 模拟培训结束通过多媒体情景回放,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自我评价优缺点,并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辩论,最后由带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和总结[3]。
1.3 观察指标
统计及评价两组拟定人员教学后考核成绩(专科理论知识、急诊技能操作、团队合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教学质量满意(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评判思维、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情况。
1.4 评判标准
①通过带教老师自制考评标准对两组拟定科人员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包括专科理论知识、急诊技能操作、团队合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5 个维度,总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拟定科人员考试成绩越好[4];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拟定科人员对教学满意评价展开调查,包含(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评判思维、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归纳能力5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拟定科人员对教学质量满意评价越高[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拟定科人员教学后考核成绩评分情况
观察组拟定科人员教学后考核成绩分别较参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拟科人员满意教学情况
观察组拟科人员满意教学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因受到一定局限性,带教老师在护理教学领域中常常促使拟定科人员处于“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 这与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始终处于旧思想、旧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 随着近几年临床教学的不断推崇与更新,全面走向“以人文本”护理模式,不仅要求拟定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科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更注重全面培养护理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健康促进能力,故为适应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提高拟定科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必将是作为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7]。
表1 两组拟定科人员教学后考核成绩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拟定科人员教学后考核成绩评分对比[(±s),分]
组别专科理论知识急诊技能操作团队合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观察组(n=22)参照组(n=22)t 值P 值95.16±2.48 79.52±3.16 26.406<0.001 93.65±4.12 81.26±3.46 15.619<0.001 94.16±3.21 80.61±3.04 21.096<0.001 93.46±2.58 82.46±3.15 18.322<0.001 94.16±3.44 81.30±1.28 23.763<0.001
表2 两组拟科人员满意教学质量情况对比[(±s),分]
组别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评判思维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观察组(n=22)参照组(n=22)t 值P 值92.14±3.15 75.64±4.16 21.446<0.001 93.62±3.12 73.46±5.20 22.547<0.001 92.36±3.14 75.24±5.16 19.223<0.001 95.15±2.13 74.59±6.25 21.118<0.001 95.26±2.01 76.16±5.13 23.511<0.001
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教学中是一种全程以“自编自导自演”为切入点,通过逼真的场景表演进行演习、录制及回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为一体的教育方式,亦是一种全面注重拟定科人员的职业情感、临床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扮演角色功能,充分阐明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促使彼此能够更好相互协作与沟通,共同做好重症科医学科护理工作的共同目标,实现为专科护理培训开拓出新的道路[8]。
该次实验组证实观察组拟定科人员实施教学后专科理论知识评分、急诊技能操作评分、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应急处理能力评分等5 个方面考核成绩均较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拟定科人员实施教学后理论结合实际评分、激发学习兴趣评分、提高评判思维评分、巩固理论知识评分等对教学质量满意情况均较参照组评价更高(P<0.05)。 由此能够得出,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拟定科人员理论与操作水平考试成绩,同时还增强了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能力,进而更能从容地面对在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突发事件,不仅充分发挥出拟定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应急能力,同时充分体现出带教老师的专业化,显著避免了抽象、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较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将情景模拟法贯穿于整个医学重症科教学带教中,不仅能够激发拟定科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更有利于适应医院重症科护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