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11卓玛
卓玛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0 引言
随着人民群众医疗意识的提高,其已逐渐认识到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手段帮助自身提升健康水平,抵御疾病发生[1]。而现代医学模式也根据这一现象不断进行改变与完善,由传统的治愈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在此过程中,藏医“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未病先防、已病防治、既病防变”的思想完美符合疾病预防的理念,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将其投入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管理中[2-3]。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关于“治未病”理论在老年人群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即以此为题开展了相应实验,旨在弥补研究空缺,现有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周边社区32例老年居民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51~72岁,平均(60.37±3.40)岁,其中高血压7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高脂血症2例。
纳入标准:①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沟通愿望,具备完全认知和行为能力;②对本研究实验方案完全知情且自愿参与健康管理与问卷调查;③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④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
1.2 管理方法
对所有居民实施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其内容包括成立管理小组、藏医养生指导、辨证施治、饮食干预、锻炼指导,具体操作如下。
(1)成立管理小组:建立以专业藏医医师为首的健康管理小组,小组对本次研究的居民资料加以采集,采集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与锻炼习惯等,同时测量居民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使用体质测评表评估其健康状况。将上述内容加以整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将居民分为健康、亚健康、慢性疾病、高危人群四个群体,分别拟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藏医养生指导:医师为居民开展以“治未病”理论为基础的藏医养生指导,内容包括“治未病”概念、藏医养生重要性、常用养生手段、老年人易发疾病及防范措施等,让居民了解自身健康状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对每一位居民做到点对点干预,并进行追踪管理。
(3)辨证施治:对于健康人群以常规健康教育为主;亚健康人群则主要为其讲解日常养生手段,如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旨在改善居民体质,帮助其恢复健康;慢性病患者需指导其正确用药以及日常控制病情手段,可视情况给予藏药、霍麦、涂擦等方式治疗;高危患者需加强心理干预,帮助其调整心态,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4)饮食干预:健康管理小组成员为居民制定科学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如指导患者多食用鸡肉、鱼肉、牛肉、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高盐、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此外,饮食还需根据藏医“三因”学说及四季变化理论进行选择。
(5)锻炼指导:健康管理小组成员为居民分发健康运动知识手册,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锻炼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散步、慢跑均可以有效改善自身体质。日常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与运动时间。锻炼多选择清晨或傍晚,切记不可饮食后立即运动。
1.3 研究指标
所有居民均由健康管理小组评估其对藏医保健知识、疾病知识、运动知识、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指导居民填写健康调查简表(SF-36),其可以评估居民生活质量,共包含躯体健康、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精神健康、精力、疼痛、总体健康8个维度的内容,各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居民相应指标健康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计量单位分别以(%)()表示,χ2、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老年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实施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后,居民掌握藏医保健知识、疾病知识、运动知识、饮食知识的例数显著多于管理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32例老年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n(%)]
2.2 管理前后老年居民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实施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后,居民躯体健康、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精神健康、精力、疼痛、总体健康八项指标评分均高于管理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32例老年居民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2 管理前后32例老年居民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项目 管理前 管理后 t P躯体健康 75.46±3.66 84.67±3.49 10.302 0.001情绪功能 72.94±5.38 79.20±4.11 5.231 0.001社会功能 73.60±4.07 76.95±3.28 3.625 0.001躯体角色功能 77.81±3.59 81.30±4.46 3.448 0.001精神健康 73.67±2.14 80.19±5.10 6.669 0.001精力 79.82±4.50 85.02±4.34 4.705 0.001疼痛 69.35±3.19 74.36±5.21 4.639 0.001总体健康 75.94±3.23 82.57±4.30 6.974 0.001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疗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特别是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居安思危[4-5]。现代医学基于此,也将着眼点从治愈疾病转移到了预防疾病上,众多学者开始探讨有效的预防手段。在此过程中,“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6-7]。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中强调了“未病先防,已病防治”的重要思想,因此被广泛应用到藏医预防保健管理过程中[8]。
本研究将“治未病”理论运用于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中,其主要分为成立管理小组、藏医养生指导、辨证施治、饮食干预、锻炼指导等步骤,通过对居民进行养生指导,使无病患者防患于未然,督促存在发病可能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指导已病患者加强疾病监控,防止病情恶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后,居民掌握藏医保健知识、疾病知识、运动知识、饮食知识的例数显著多于管理前,且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过程中结合“治未病”理论,可以帮助老年人群培养健康观念,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已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特点开展相应干预手段,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该理念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与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