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例老年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增龄性变化特征分析

2020-03-11邓先金劳程强刘颖芝黄秀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缺血性心电图心率

邓先金 劳程强 刘颖芝 黄秀芳

不同年龄组24 h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AECG)特征横向时间对比不同样本量均有较多报道,而同一组患者随年龄增长24 h AECG特征纵向时间对比报道文献较少。本文根据在我院住院行12导联24 h AECG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同一组老年患者AECG增龄性心率、心律失常、ST段缺血性压低变化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行12导联24 h AECG检查资料,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 本地常住;② 首次AECG年龄≥60岁;③ 同一患者至少有两次AECG检查,其中首次与末次检查时间间隔至少5年;④ 无心脏起搏器植入;⑤ 有完整的生活日志,包括作息时间、日常活动及症状发生的起止时间等。设定本地常住户籍目的是尽可能减少生活方式差异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动态心电图工作站,记录盒型号:10电极12导联BI98000。

符合条件者共98例,其中男42例、女56例,首次检查年龄60~79(67.0±10.2)岁,末次检查年龄68~87(76.0±9.8)岁,时间间隔6~10(7.8±2.7)年。调阅患者住院病案,统一标准,再次逐份分析AECG。疾病分布情况见表1。

1.2 判断标准

室早按Lown和Wolf分类法[1],Ⅰ级:单形,偶发(<30次/h);Ⅱ级:单形,频发(≥30次/h);Ⅲ级:多型或多源;Ⅳ级:成对或短阵室速;Ⅴ级:RonT现象。

表1首次与末次24 h AECG检测时疾病分布病例数变化比较n(%)

Tab.1Comparisonofdiseasedistributionbetweenthefirstandthelast24hoursAECGtest

心肌缺血指标(ST段指标)[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 mV;持续时间≥1 min;两次发作时间间隔≥5 min。正常心率ST段下移测量点为J点后80 ms,当心率>120次/min时为J点后50 ms。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次心电图心率比较

两次24 h AECG检测的24 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对比见表2。结果显示3个指标均呈减慢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2 首次与末次24 h AECG检测的心率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last 24 hours AECG detect

项 目首次末次t值P值24h平均心率73.3±9.468.8±9.29.775<0.001平均最快心率119.7±16.8106.3±12.38.143<0.001平均最慢心率55.0±12.051.4±10.14.818<0.001

2.2 两次心电图心律失常情况

两次24 h AECG检测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对比见表3。结果显示,各种心律失常均呈增多趋势,其中Lown分级≥Ⅲ级室早从无增加到10例,而合并3种及以上心律失常从18例(18.37%)增加到67例(68.37%)(χ2=28.247,P<0.001)。

表3 首次与末次24 h AECG检测心律失常病例数比较n(%)

Tab.3Comparisonofthenumberofarrhythmiabetweenthefirstandlast24hoursAECGdetect

项 目首次末次χ2值P值窦性停搏+窦房阻滞2(2.04)19(19.39)13.762<0.001室上性早搏73(74.49)96(97.96)3.1300.077房性心动过速10(10.20)27(27.55)7.8110.005阵发性房颤2(2.04)7(7.14)2.7780.096一度+二度1型房室阻滞3(3.06)10(10.20)3.7690.052二度2型房室阻滞1(1.02)7(7.14)4.5000.034左束支阻滞02(2.04)--右束支阻滞1(1.02)2(2.04)0.3330.564Lown分级<Ⅲ级室性早搏48(48.98)69(70.41)3.7690.052Lown分级≥Ⅲ级室性早搏010(10.20)--合并3种及以上心律失常18(18.37)67(68.37)28.247<0.001

2.3 两次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发作昼夜分布变化

ST段缺血性压低24 h AECG首次检测有28例(28.57%)共125阵次;末次检测有60例(61.22%)共272阵次。SMI、有症状心肌缺血ST段缺血性压低阵次随年龄增长均增加,其中SMI增加显著(χ2=58.865,P<0.001)。所有患者ST段缺血性压低均呈昼夜变化规律,但随年龄增长昼夜变化规律呈减弱趋势,其中SMI昼夜变化趋势明显减弱(χ2=2.187,P=0.535)。首次24 h AECG:SMI日间(06:00—22:00)总阵次73次(4.6次/h),夜间(22:00— 6:00)9次(1.1次/h);有症状心肌缺血日间总阵次39次(2.4 次/h),夜间4次(0.5 次/h)。末次24 h AECG:SMI日间总阵次164次(10.3 次/h),夜间50次(6.3 次/h);有症状心肌缺血日间总阵次49次(3.1 次/h),夜间9次(1.1 次/h)。两次24 h AECG检测,ST段缺血性压低发作昼夜分布增龄性变化特征见表4。

表4 首次与末次24 h AECG检测ST段缺血性 压低发作昼夜分布变化特征 n(%)

首次与末次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比较:χ2=58.865,P<0.001;首次与末次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比较:χ2=2.228,P=0.136;χ2、P值为4个时间段阵次比较结果;P1,2、P1,3、P1,4、P2,3、P2,4、P3,4为4个时间段阵次两两比较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中,患者随年龄增长,24 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均呈减慢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人心率变化趋势一致[3],但减慢趋势更明显,与文献报道的情况相似[4]。既往多个研究已证实,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窦房结、房室结纤维组织逐渐增多,而神经元组织数量逐渐减少,这是心脏传导系统增龄性退行性改变的结果。本组患者绝大部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加速了这个过程。

正常人24 h AECG室上性早搏平均发生率为67.7%,老年人达81.2%;室早平均发生率33.6%,老年人为45.2%,增龄性改变明显[3]。廖丽红等[5]应用48 h 长程AECG监测发现阵发性房颤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加的趋势,张桂云等[6]报道70岁以上老年人室早发生率是49岁以下成人的9.8倍,另有文献报道80岁以上高龄组患者Lown分级≥Ⅲ级室早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4]。本研究中患者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呈增多趋势,与文献报道类似。

众所周知,不是所有心肌缺血都有心电图表现,即心电图正常也可能存在心肌供血不足,而ST-T改变是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的主要表现。许多研究已证实AECG在检测心肌缺血尤其是SMI上的优势,并且同一时间段不同年龄组SMI检出情况有显著差异,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7-10]。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同一组老年患者时间跨度5年以上的两次AECG检测的ST段缺血性压低情况,进一步证实了心肌缺血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对SMI的检出有显著意义。本研究显示,ST段缺血性压低总阵次从125次增加到272次,SMI、有症状心肌缺血ST段缺血性压低阵次随年龄增长均增加,其中SMI增加显著。本研究还显示,所有患者ST段缺血性压低均呈昼夜变化规律,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8-9],但这种昼夜变化规律随年龄增长而呈减弱趋势,其中SMI减弱趋势更明显,与邓玉等[11]对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发作特点的研究结论相似。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体力下降、活动减少及心脏神经功能减退而导致休息或睡眠时SMI发作增多。

吴稚华等[12]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AECG昼夜分布规律分析时发现,心肌缺血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又可加重心肌缺血。本研究显示,>60岁的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24 h AECG对心律失常、ST段缺血性压低检出率均明显增加,本组患者绝大部分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人常见的基础疾病,除增龄性生理衰退因素外,疾病本身病理性进展可能为其重要原因,尤其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触发活动改变,甚至形成局部微折返等心脏电生理改变,各种心律失常显著增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互为因果,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显著增加。刘俊双等[13]对265例老年患者AECG心律失常的分析中,80岁以上老年患者房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较80岁以下的老年患者有下降趋势,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不一致,作者分析原因之一是与长时间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及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相关。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问题更加突出,本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人(尤其有心血管相关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定期AECG检查有重要价值,而进行AECG应用的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多因素对照研究以获得老年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临床干预方案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规范化管理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缺血性心电图心率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率多少才健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离心率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