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耦合模型的陕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研究

2020-03-11萌,王怡,2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耦合度陕南耦合

郭 萌,王 怡,2

(1.商洛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2.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摆脱贫困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农业收入。因此,贫困地区农民要脱贫,就必须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以优势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脱贫。陕南地区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限制开发地区。虽然地理条件复杂,发展基础薄弱,贫困分布较广、程度较深,但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陕南地区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占到陕西省的95%以上,平利女娲茶(2010)、商南茶(2011)、镇安象园茶(2015)先后登记注册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汉中仙毫”品牌价值更是高达20.77亿元,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第17位,陕南地区旅游收入依存度和旅游业贡献率亦均高于全国和陕西省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成为陕南地区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力量。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研究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于推动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实现贫农户增收减贫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表1 2009~2018年全国、陕西省、陕南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对比 %

注:数据依据2009~2018《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得出。

1 茶旅融合的耦合模型构建

耦合是指若干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程度。茶旅耦合表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学术界关于茶旅耦合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易开刚等[2]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浙江省茶旅融合状况进行测度。庞娇等[3]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熵值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对四川省茶旅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赵俊远等[4]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信阳市茶旅融合情况进行了定量测评。表2为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情况。参考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结合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构建耦合模型如下。

1.1 产业评价指数

产业评价指数是对产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5]。设产业评价指数为Ui,计算公式为:

其中,Ui为第i个产业的评价指数;m为第i个产业评价指标的个数;ωj为第i个产业第j个指标的权重;Xj为第i个产业第j个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无量纲化数值。

1.2 耦合度

耦合度是对若干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度量指标[6]。设耦合度为C,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第1到第n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度;Un为第n个产业的产业评价指数。

1.3 耦合协调度

耦合协调度是预测不同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程度的度量指标[7]。设耦合协调度为D,计算公式为:

T=αU1+βU2,α+β=1

其中,D为不同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T为不同产业的产业综合评价指数;U为产业评价指数;α和β为商定系数。本研究参考陕南地区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认为在陕南茶旅融合的互动发展中,茶叶产业处于从属地位,旅游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因此α=0.4,β=0.6。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2 陕南地区茶旅融合的耦合实证

2.1 茶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参考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产业内涵,以及茶旅产业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最终选取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以及茶叶产值3个指标反映陕南地区茶叶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选取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限额以上住宿企业数和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数6个指标反映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表3)。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和陕南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指标数据之间的统计口径不一,因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差标准法进行无量化纲处理,为了避免标准化处理结果的无效性,在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统一加上0.01,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为第i列第j个数据;Xmax和Xmin分别为该指标的最大和最小值。

2.3 熵值法确定权重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可以减弱主观赋权法中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8]。选取2009~2018年10年间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获得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2.4 评价结果

按照耦合模型所列计算公式,计算陕南地区2009~2018年10年间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业评价指数

由表4可知,陕南地区茶叶产业10年来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9年的0.0100逐年递增至2018年的1.0100。陕南地区旅游产业在2009~2018年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亦呈现出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9年的0.0119逐年递增至2018年的1.0100。但是,2009~2012年这4年间的数据显示,陕南地区茶叶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低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从2013年开始,陕南地区茶叶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开始高于旅游业发展水平。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变化见图1。

3.2 耦合度

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99,证实了陕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从表4可知,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旅产业的耦合度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状态,在0.4975~0.5000之间徘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波动幅度很小。此外,陕南地区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协调指数T值处于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说明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并且协调度越来越高。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旅产业耦合度变化见图2。

3.3 耦合协调度

从表4可知,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旅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等级从极度失调变化为中级协调,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充分说明了近10年来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互动的程度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茶旅融合的实践成效卓著并且有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见图3。

图1 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变化

图2 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旅产业耦合度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对陕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2009~2018年10年间,陕南地区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且都达到了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陕南地区茶旅产业的耦合平稳,但耦合度不高,说明陕南地区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各自具有一定的孤立性,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作用不够强烈;茶旅产业的T值上升幅度较大,说明陕南地区茶旅产业的协调水平逐年平稳提升;茶旅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平稳上升,从极度失调发展到中级失调,但提升空间仍然很大,这说明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发展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阶段,需要茶旅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和互动协调发展。

4.2 建议

4.2.1 强化政策引领,推动茶旅融合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9],茶叶产业或是旅游产业也不例外。陕南地区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茶旅融合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就业,推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对于“精准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陕南地区在茶旅融合互动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强化政策引领,将茶旅融合有效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在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资金供给等方面予以倾斜,促使陕南地区的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图3 2009~2018年陕南地区茶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

4.2.2 科学规划项目,不断完善茶旅融合配套服务设施 茶主题旅游是在传统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生态休闲旅游新业态,但传统茶叶产业大多集中在地理区位较偏、生态环境较好的特殊区域,例如汉中峡口镇、安康牛蹄镇和商洛富水镇等地,这些区域远离中心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形成典型的矛盾。因此,陕南地区的茶叶产业要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就必须从科学规划茶旅融合项目开始,在顶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茶主题旅游的区位与交通便捷性,在景区规划中要加强茶旅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茶旅融合项目全面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从而为茶旅融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10]。

4.2.3 提升文化内涵,积极开发茶旅融合特色产品 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是陕南地区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先天优势,但陕南地区的茶旅融合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茶旅融合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文化内涵不足、产品设计滞后、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产业链较短等,这些问题是陕南地区茶旅融合互动发展的短板。因此,陕南地区在推动茶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茶旅融合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伸茶旅融合产品的产业链,开发并打造出具有陕南地区文化特色的茶旅融合产品,从而为茶旅深度融合创造优势条件。

4.2.4 引进专业人才,精心打造茶旅融合文化品牌 专业人才是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11]。茶旅产业作为一种融合经济下的新业态,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商业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然而,陕南地区茶旅产业现有的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构成对其发展壮大和深度融合的有力支撑,茶旅产业中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非常少。因此,大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改善当前陕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解决产业规划不合理、营销策划不科学和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具有直接的作用。此外,虽然陕南地区整合培育了“汉中仙毫”“安康富硒”“秦岭泉茗”等知名茶叶品牌,旅游产业也精心打造了“两汉三国,大美汉中”“秦巴明珠,生态安康”“秦岭最美是商洛”等旅游文化品牌,但茶旅融合产业尚没有比较突出的特色品牌。因此,培育打造茶旅融合特色品牌,对于推动陕南地区茶旅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耦合度陕南耦合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