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2020-03-10蒋丽琳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本土资源区域游戏活动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建议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设本土区域特色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熏陶;完善本土特色区域游戏指导,制订更丰富的、符合幼儿需求的游戏活动方案,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效率。

【关键词】本土资源 区域游戏 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5-015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务必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客观需求,最大化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对儿童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游戏是教师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除了课堂中较常见的传统教学资源之外,教师还应挖掘、收集和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游戏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更具趣味性的区域游戏环境,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学效率。以下,笔者谈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策略。

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

山区幼儿园里花草、竹林、树木等随处可见,这为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同收集具有本土特色资源,投放到区域游戏活动中。如利用周末带领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叶投放到美工区,并耐心地教导幼儿在美工区制作装饰品。在创作区,可以引导幼儿将圆柱形的小木头或竹子锯成圆筒,制作成花瓶或笔筒。在生活区里,有的幼儿从家中带来面粉、擀面杖,有的幼儿带来小笼屉等烹饪工具,教师可以一边引导幼儿制作美食,一边为幼儿讲述这些传统美食的由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带领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贝壳、细腻的河沙等物品,一一投放到游戏区域,后期再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利用收集来的贝壳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利用河沙进行沙画创作等,由此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与艺术创作力。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挖掘、收集本土资源,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亲子情感,进一步提高挖掘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在组织“晒秋”活动中,教师利用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组织家长带领幼儿共同参与,教师将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发布在幼儿家长交流群中,并向家长讲述本次活动的设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号召家长积极支持并配合做好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活动通知刚一发布,便有家长积极响应,有的送来簸箕,有的借来笸箩,丰富的活动材料为带领孩子制作家乡美食、弘扬家乡美食文化做好了铺垫。此次活动中,正是有了家长的积极参与,教师能及时收集本土资源游戏材料,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活动材料,为活动增添了趣味性。

二、创设本土特色区域游戏环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环境。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游戏区域的设计比较单一,除了摆放游戏道具、玩具等物品外,还有很多空间未被充分利用。幼儿教师可以依据本土资源特色及游戏区域的实际空间,创设特色区域游戏环境。由于地处壮乡,我园开设了壮家小屋、绣坊两个公共区域,各班也在班级公共区域开设了壮文化特色区域,如壮家小戏台、嘹歌台、壮家美食屋等。教师带领幼儿利用平时收集的本土材料,对壮文化区域墙壁进行趣味装饰,如进行自由绘画,利用黏土、竹条等制作手工艺品等,使游戏区域更具观赏性、更有本土文化气息。

在民俗物品展示区域,教师摆放家长亲手制作的笸箩、簸箕等极具本土民俗气息的物品,让幼儿在日常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本土资源文化的熏陶;特色饮食文化区安置摆放架,摆放了金黄的小麦穗、糖葫芦、面饼等塑料模具;在传统民俗区,张贴当地民俗风情图画,摆放竹制桌椅板凳以及小石磨、石舂、织布机等传统劳动工具。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在活动区域与幼儿共同观看本土民俗风情影视资源以及图片资源,从中获得灵感,實现方方面面对游戏区域的本土资源特色环境大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充满着浓厚本土资源气息的游戏教学环境中,幼儿感受到了本土资源文化特色,自然而然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自由快乐地成长。

三、完善本土特色区域游戏指导

对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而言,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交流会,便于教师之间积极沟通交流,分享自身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更为完善的区域游戏指导教学方案,进一步优化游戏教学效果。我园开展了壮族三月三“航单”活动(“航单”是方言音译,意为一年一度的大型赶圩活动),在第一年的“航单”活动中,我园旨在让幼儿感受“航单”的热闹,初步了解传统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抛绣球、唱山歌、踩高跷、走板鞋、跳竹竿舞等,并让幼儿品尝各种本土特色美食,如“翻叽嘟”、“哞咩”、五色糯米饭、槐花粉等。第二年,教师通过交流、讨论,拓展了幼儿“航单”游戏,要求幼儿参与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如设计绣球、壮锦袋、壮锦条、铜鼓面等。第三年,教师商讨出让幼儿提升学习能力的策略——提高幼儿的服务意识,从活动的筹备到活动结束的各个环节,幼儿都积极参与其中。经过一年又一年的“航单”活动,教师加深交流,拓宽思路,并在活动中不断摸索和磨合,共同探讨出更加丰富的、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游戏活动方案。

在区域游戏指导环节,幼儿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观察者,他们不仅需要维持区域游戏的有序进行,还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行举止,分析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从而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为幼儿创造更加宽广的兴趣发展空间,由此给予幼儿更为贴心的关怀,帮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健康地成长。

综上所述,将本土资源合理应用于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中,既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又有利于构建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新环境,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大胆尝试与创新,带领幼儿走进家乡生活,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让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心灵深处扎根、发芽。

【参考文献】

[1]王吉花.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20(6)

[2]陈懿婷,佘云山.陕南地区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和运用——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8)

[3]王婧茹.浅析如何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及应用湛江本土文化资源[J].教育现代化,2019(A2)

[4]傅丽华.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分析[J].名师在线,2019(34)

[5]许莉莉.“栖霞山文化”背景下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践[J].教育观察,2019(38)

作者简介:蒋丽琳(1984— ),女,壮族,广西靖西人,大学本科学历,幼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本土资源区域游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依托本土资源 提升科学素养
有效借力本土资源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
浅谈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走廊环境
语言艺术化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